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中国名胜古迹

描写用语
描写用语: 自然世界 » 名胜古迹 » 名胜古迹
描写分类: 短语赏析 
   长城    万里长城,以它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和悠久的历史著称于世。它从我国西北戈壁,翻过祁连山遥遥向东……直达鸭绿江畔。它像一条巨龙,越沙漠,穿草原,盘旋在高山之上,黄河岸傍和渤海之滨。
    卞佩才《漫话长城》
    古长城是千百万劳动者用血汗和身躯塑成的一条巨龙。它东起山海关,“老龙头”伸进大海,如饮沧波,直搅得涛澜浩荡,海天晃漾。巨龙蜿蜒一万二千余里,伸至大西北的茫茫戈壁,便以嘉峪关为龙尾而收束。龙尾不比龙头,因处于貌似平静的沙漠,留给人的最初印象,似乎是沉稳的、静默的。
    杨闻宇《大漠雄关》
    我们这次访问包头,曾经登临包头市西北的大青山,游览这里的一段赵长城。这段长城高处达五米左右,土筑、夯筑的层次还很清楚。东西纵观,都看不到终极,在东边的城址上,隐然可以看到有一个古代废垒,告诉人们那里在当时是一个险要地方。我在游览赵长城时,作了一首诗,称颂赵武灵王,并且送了他一个英雄的称号。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以全国的人力物力仅仅连接原有的秦燕赵的长城并加以增补,就引起了民怨沸腾。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着一个孟姜女,控诉这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而赵武灵王以小的赵国,在当时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下,竟能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有挨骂,不能不令人惊叹。
    翦伯赞《内蒙访古》
    夕阳西下的时候,爬上了一座很高的大山,还没有爬到山顶,就看见前面出现了一条用长方石块砌成的城墙。它蜿蜒起伏在高高低低的山脊上,矫健雄伟地向东西两边伸延开去,真像一条伏卧在千山万岭上的长龙。在夕阳的斜照下,山是紫褐色的,龙是金黄色的,衬着满天彩霞,一片秋意,金光闪闪。两排整齐的垛口是龙的两条脊鳍,每个垛口都有个黑色的箭眼,像是脊鳍上的斑点。每隔不远有一个高出城墙的方形碉堡(后来我们才知道,它既是碉堡,又是烽火台),真像是长龙的骨头关节。啊,这就是长城!
    秦兆阳《往事散记》
    我曾到过八达岭长城,但这里的长城,却还是第一次看到。它不止是险要雄伟,更有着一种原始的美。那漫山遍野的荒烟野蔓,古木乱石,而风雨侵蚀的断墙残垣,敌楼烟墩,都更能激发人们的怀古之幽思,增加古朴野趣的美感。我们都为这古长城的原始美所倾到。所有一起来的人,无不连声叫好,齐口称赞。谁都会觉得,置身于这雄伟壮丽原始古朴的景色之中,人们仿佛自己也平添了一种雄浑豪迈之气,古朴纯净之心。
    峻青《塞外野店》
    我们走上八达岭的城楼高处,倚墙眺望,但见长城像一条长龙似的蜿蜒着。依山势的高低向远处伸展开去,忽起忽落,千形万状,至为壮观,怪不得古人说“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转过头来向前面望去,隐隐约约的是一片广阔盆地,这时,不禁使我想起古人所描绘的“塞外风光”的景象,但如今不再是那荒凉的了。我又抬头看那碧蓝的天空,看那青青的山和那玉带般的长城,顿觉心旷神怡。
    王含英《长城春色无限好》
    “八达岭到了!”车上有人喊。我抬头看去,果然,一座巍峨的城门衔着向两翼山上伸展着的城墙,横在眼前。呵——这就是长城;这就是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朝朝暮暮,迎大海日出,送戈壁落照,或翘首于峰巅之上,或俯身于峡谷之中,跌宕起伏,延绵千万里的长城!这样的雄伟奇拔!这样的坚韧古朴!可在地图上看去,却像锈断了的锁链,被人遗弃在荒野里。面对着象征伟大民族的智慧和气概的伟大形象,我的心被征服了。
    我们穿过人流,踏着被游人踩凹了的砖阶向北四楼攀去。长城外侧呈喇叭口形排列着两座大山,八达岭西城门正好锁住山口,向西瞭望,地势渐趋平坦,而长城脚下则怪石兀立,山坡陡峭,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上的态势。有了这道坚固的长城,对于抵御没有火器装备的军队是非常有利的。这一带有许多关于古代英雄可歌可泣的传说,远处那依稀可辨的农田,当年也许就是兵戎不绝的古战场吧!
    禾子《长城,留在我们身后》    天安门
    天安门焕然一新:光亮耀眼的琉璃瓦,吊着金黄流苏的大红宫灯,朱红的宫墙,汉白玉的金水桥,秀丽挺拔的华表,都放出夺目的光彩。天安门,真是雄伟壮丽,气象万千!
    李水清《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升起》    人民大会堂
    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会堂的轮廓从蔚兰的天空中勾画出来。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孙世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三十七点九四米,有十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四点二四米,纪念碑是一万七千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六十吨重、十四点七米高的碑心石上,有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这八个字是碑的主题,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
    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周定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故宫
    在首都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紫禁城是明朝和清朝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有午门,北面有神武门,东西有东华门,西华门。整个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周围环绕着十米多高的城墙,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个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
    黄传惕《故宫博物院》
    沙滩通故宫的马路两旁,整齐地排列着一行行翠绿的洋槐树。夜晚,盛开的洋槐树花在行人的头上发散着清爽的迷人的香气。穿过这些沁人心脾的洋槐树,道静和晓燕就时常悄悄地出现在故宫的河沿栏杆旁。有时在朦胧的月光下,她们一同眺望着那庄严美丽的故宫景色——那高大的黄色的琉璃瓦屋脊多么富于东方的艺术色彩;那奇伟庞大的角楼,更仿佛一尊尊古老的神象,庄严而又神秘地矗立在护城河上的夜空中,又是多么令人神往呵。每当她们这样静静欣赏的时候,她们都会被祖国的悠久文化和伟大艺术深深感动着,于是各人沉浸在各人的想象中,两个人许久功夫都不出声。
    杨沫《青春之歌》    故宫博物院
    从储秀宫出来,向东走不远,就是御花园。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截然不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参观的人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紫禁城也是一个文物宝库。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有绘画、书法、雕塑、铭刻、陶瓷、织绣,有宝石、珍珠、翡翠、珊瑚,有钟表、古玩、金银器皿,等等,应有尽有,共九十多万件。故宫还保存了九百多万件明清两代的档案资料,这是研究十五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初五百多年中国历史的重要原始史料。
    黄传惕《故宫博物院》    雍和宫
    名闻遐迩的雍和宫,长期以来披着一层神秘的轻纱,多少人想一窥其真貌。
    这次重访京华,我终于有一睹“庐山真面目”之幸。“建筑绝巨”、“气象巍然”,野史的记述颇真。进入门口,就是一个广场,南面竖着一座高大的影壁,可以想见,大门原在影壁的后边,但现在已堵塞了。广场的东、西、北面各有雕着“龙凤呈祥”图案的大牌楼,在阳光映照下色彩斑斓,极有气魄。……门后是一个庭院,钟楼、鼓楼左右分立。它们的后边是碑亭两座,亭内各有龙首龟蚨海兽驮着一座石碑。再往北就是天王殿,一对张牙瞪目的铜狮踞守于大门两侧,从天王殿开始才是主体建筑。
    杨光治《雍和宫驰笔》    谐趣园
    顺着流水走几步,就是园北端的玉琴峡了。
    一块镌有“玉琴峡”三字的巨石映入我的眼帘。后潮的水经此峡引入谐趣园。水从高处堆叠的山石流下,水声高低扬抑,犹如琴韵。我想这大概就是“声趣”了。玉琴峡四周绿树交柯,鸣蝉噪鼓。置身此地,静听着流泉拨清韵、古槐弄清风,呵,这是怎样一种美的享受啊。漫步在谐趣园里,我渐渐理解了欧洲人为什么那样推崇“中国自然山水式园林”。
    刘林君《漫步谐趣园》    北海白塔
    白塔高三十五点九米,底座占地1422平方米,台基分为三层高达九米,台基上是造形雄浑的复莲座,莲座和五条环带托起状若白玉净瓶的巨大塔身。塔身外形粗壮,稳重浑厚。塔顶承托华盖,直径九点七米,四周透雕花纹,上置铜板瓦,作攒尖状。华盖周围网以华鬘,像串连的挂钱,每挂下悬铜铃一枚,微风拂来,铃声悦耳。华盖中心有一座五米高的鎏金宝顶,用长达八米的粗铁链把金顶固定在铜盘上,在蓝天白云下,闪闪发光。元代名僧迈祥称颂道:“檐挂华鬘,身络珠网,珍铎迎风而韵响,金盘向日而光辉。亭亭高耸,遥映于紫宫;岌岌孤危,上凌于碧落。制度之巧,古今罕有”。
    吴及第《北京名塔拾萃》    天宁寺塔
    天宁寺塔在北京现存古建筑中年代最为久远。它是八角十三檐的斗拱密檐式塔,是辽代佛塔中的典范作品。全塔高五十七点八米,建在一个方形平台上,下部是须弥座,座上是斗拱勾栏的平座和三层仰莲瓣,用以承接塔身。相传塔在初建时,莲瓣为铁制,可注油燃灯,乾隆重修时才改为砖砌。塔身四周设门,门旁雕有菩萨、云龙和金刚力士等形象,刻工精湛,造形生动,尤其是那威武的金刚力士,怒目圆睁,肌内隆起,充分显示出古代武士的强健体魄和英武性格,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塔身以上出檐部分共十三层,檐下施以斗拱,塔身藏而不露,由下即上,斗拱逐层递减,形成丰满有力的“卷杀”,塔顶则饰以金珠形的“塔刹”。站在远处望去,整个宝塔庄严稳重,挺拔雄伟,那修长丰腴的塔身配以明暗相间的层层密檐,更是饶有情趣,引人遐思。
    吴及第《北京名塔拾萃》    龙门佛像
    我们来到了奉先寺。
    当人们登上高高的斜坡,踏上了最后一级石级的时候,抬头一望,谁都会惊喜地对呼起来:“啊!你看!你看!”原来在我们的上面,有一张端庄安详、微露笑容的脸庞出现在我们的眼前,那就是奉先寺著名的卢舍那雕像。高十七米,膝部以下虽已崩落,但全部体态仍十分匀称平衡;尤其是脸部,仿佛有无限的魅力,你一见那张慈爱温厚的脸容,内心就不禁油然地滋生出一种喜悦的情绪。这是七世纪七十年代的产物。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虽经长时期的风雨剥蚀,然而不管你从哪个侧面看上去,它总是那样匀称!那样慈爱温厚和那样端庄安详!甚至当我们走到伊水的对岸,站在看经寺洞前来回望它的时候,它那慈祥的脸容,却依然是那样动人。
    萧殷《龙门印象》    晋祠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那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飘着的吧!
    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中的“三绝”。
    一是圣母殿。它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宁元年(一一0二年),这是全祠的主殿。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柱子。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间,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四十二个侍女,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她们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歌舞,形态各异,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生动,衣纹流畅,真是巧夺天工。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雕于宋元祐二年(一0八七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近千年,鳞甲须髯,仍然像要飞动,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与工艺的精巧。三是殿前的鱼沼飞梁。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沼上架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下面由三十四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桥边的栏杆和望柱形制奇特,人行桥上,可以随意左右。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梁衡《晋祠》    敦煌莫高窟
    我们下午访问,不,应该说是朝拜了敦煌莫高窟。我虽然是个无神论者,但是对这人类艺术宝库,实不能不令人浮起一种虔诚之感。当我徘徊于彩绘斑斓,雕塑明丽的洞窟之中,就恍如进入神话天堂。在一个洞窟中,我环顾窟壁和穹顶,画满千千万万的小飞天,你愈看愈活,一个个千姿百态,凌空飞翔。一刹那间你自己也仿佛两腋生风,随飞天而飘舞,在另一洞窟,我为一尊泥塑所吸引,那慈祥的眼神,智慧的微笑,特别是那圆润的臂和柔美的手,你感到有生命、有血脉,手指就像在微动,我应该说我的整个心灵为这艺术的奇妙所迷醉。这一夜梦寐中仿佛听到飞天飘舞的微声,看到雕像温柔的微笑。第二天上午,我们又奔赴莫高窟,攀缘于回廊复道之中,留连于岩窟洞天之内。洞窟的每一角落都充满彩绘,真是珠玑满目,金碧辉煌,特别是以青绿山水揉合精致线条,构成繁复绚烂的画图。在这雕塑林立的地方,有多少无名的弥盖朗琪罗啊,如果说梅迭契墓上的“日”与“夜”表现了西方气质,那么,敦煌的雕塑则展示了东方的风度,但共同之处是创造者赋予艺术以生命。
    刘白羽《昆仑山的太阳》    华清池
    现在所谓华清池是个紧靠着骊山的花园布置。纯粹中国式,有假山、回廊、花栏、荷池、小桥,亭馆全用彩椽,当然,浴室也包括在里头。花栏里菊花、西番莲、美人蕉开得正有劲儿,还有些粉红的大型月季——这时候还开月季,可见地气之暖。荷池里只剩荷梗了,几只鸭悠然浮在池面。这池水是从温泉引过来的,因而想起“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
    叶圣陶《小记十篇》    蒲松龄故居
    参观蒲松龄故居最好趁秋高气爽时。故居门前数株古槐枝繁叶茂,蓊蓊郁郁,似乎把周围的空气都染绿了。进入月洞门,迎面数茎太湖石潇洒而立。甬道两旁一排排、一株株各色各样的名贵菊花争妍斗丽。月洞门旁有个绿藤缠绕、绿叶纷繁的瓜架,吊在上边的十几枚南瓜个头儿一般大,圆圆整整,端端正正,红红艳艳,熟得透了,熟得实在,真极了反而像是假的。南瓜上的“聊斋”、“柳泉”字样,是坐果时镌刻上的,随南瓜而长大,长得天衣无缝,倒像固有的一样,有后墙的绿屏为陪衬,这些南瓜更平添了一种“万绿丛中数点红”的韵味儿,受到特殊礼遇的游客可以讨得其中一枚,置于案头,越冬不坏,成为朴素而别致的装饰品,并可时不时体味“豆棚瓜架雨如丝”的意境。进入第二个月洞门,“聊斋”豁然在目,门前左右各有一株石榴树,挺拔而匀称,树叶将落未落,特意留在树上的石榴裂着嘴儿,似笑迎佳宾。
    马瑞芳《蒲松龄故居漫笔》    蓬莱阁

    天上,灰色的云还没散,低低压着蓬莱阁;空中,飘着柔细的雨丝。大海、丹崖、古阁都没入湿漉漉的静悄悄的雨雾中。
    丹崖下,古代水城卧在小海孑上,眼前仿佛出现舟船列队,海波滔滔,鼓角喧鸣的场面,出现戚继光率领的水师勇战倭寇的英姿。丹崖上,千年的蓬莱古阁在四周的殿、亭、庙、祠的簇拥中,形成“众星拱月”之势。烟云在楼阁中飘飘忽忽,那丹崖,那古阁,怎能不使人疑是仙山琼阁呢。丹崖外,便是浩茫的沧海,陡峭的崖壁直插波涛中。忽然,又在波涌处冒出无数的奇岩怪礁,好像一群赤裸着身子的孩子,抽着神鞭,呼拉拉地赶海,捣得大海顿起洪波,回首惊叹孩子们的勇敢和力量。
    杨羽仪《蓬莱的童话》    黄鹤楼
    去黄鹤楼是不用问路的,它高高地耸立在蛇山黄鹄矶头,在江城武汉,到处都可以望见它的身影,宛如高筑于云空之中。
    时届深秋,龟蛇两山在长江两岸,依然耸翠如屏,浮青满廊,而镶在两山之间的长江第一桥,气派恢宏。我望着蜿蜒磅礴的龟山蛇山,不知怎么的,自然而然想起了《老残游记》中,描写千佛山的一段文字。那段文字是这么写的:“……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老残在写济南,但眼前的武汉,不也相似吗?只是少了雪白的梵宇僧楼,却多了金碧辉煌、耸峙于大江南岸的天下第一楼——黄鹤楼。
    登上黄鹤楼,一眺江城形胜,那景色,那襟抱,那欢愉,是无与伦比的。古人早就形容此楼之高峻,“上倚河汉,下临江流”,“坐窥井邑,俯拍云烟”,“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又说,“呼吸直通霄叹”,“婆娑可摘星辰”,“山月江风,演出数番世界;南鸿北雁,阅残几度春秋。”宋诗人范成大中秋过鄂州,写道:“天无纤云,月色奇甚,江面如练,空风吞吐,平生所遇中秋佳月,似此夕亦有数。”
    沈仁康《黄鹤楼小识》    赤壁

    这儿的确很有幽趣。地方并不大,在临江的一片紫红色的矶头上,簇立着楼、堂、亭、阁十座古代建筑。其间以粉墙曲折分割,以月形门豁然开通,使这些建筑布置得错落缜密,回环幽雅。……这儿没有一点宽阔地段。狭窄的路径,以青砖、片石砌就:石级层层处,常滋生青苔。仰首一望,绿叶盖顶,一片碧瓦朱柱,老树花窗,都沐浴在黄昏的暖色幽光里。从黄岗县的苍江旷野悠然走进这个环境,不由人不生出别有洞天的感叹。二赋堂、坡仙亭,挹爽楼、问鹤亭……构造算不得高大,却精致细巧,秀丽明艳,有一种别样的古色古香气。
    王维洲《赤壁秋月》    赤壁夜景
    现在赤壁院里清辉飘洒,万籁俱寂。这样良宵,正是缓步清吟。享受这独特幽思的好时光……脚步儿悄悄,在亭阁短墙的暗影中,转了两三个弯儿,我们来到了一个所在。顿觉凉风遍体,境界宽阔,一种秋初与泥土的气息沁入腑内。这已经是在赤壁的绝壁上了。我发现我是坐在一座这么可人意的小木亭里。只见西面的粉墙矮下来了,现出一派迷朦的郊野;南面的粉墙也矮下来了,现出一条夜的大江。江月漂漂洒洒,浮光万顷,像一江发亮的碎玻璃。看着,看着,大江仿佛浩浩荡荡地向我涌来。我恍若坐在一只飘摆沉浮的小船上,在宇宙间荡漾着,身心都舒展得像一个透明体似的,一尘不染。
    王维洲《赤壁秋月》    王昭君墓
    昭君墓坐落于呼市南郊黑河之滨。由于这一带地势平坦,墓身拔地而起,益发显得巍然壮观。遥望墓表,黛色蒙笼,若泼浓墨,故有“青冢”之称。青冢高三十多米,是夯筑起来的一座土台,上建凉亭。墓园迎面树碑一幢,上面用蒙汉两种文字镌刻着董必武同志的题诗。墓园之内,松柏苍翠,杨柳参天,百花繁茂,气味芳香。园内两侧有新建的文物陈列室和休息室,休息室的后院列有清代以来有关昭君墓的碑刻。沿两侧阶梯而上,可登墓顶,北眺青城,历历在目;南望平川,目穷千里,真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柯谷实《青城揽胜》    张家界
    张家界有数千座石峰,拔地而起,气势雄奇险峻,磅礴壮观。这里岩峰见奇,清水显幽,山溪、悬岩、飞瀑汇集在一起,蜿蜒曲折,东流而下,沿岩峭壁万仞,峰峦千迭,妩媚幽深,令人陶醉,恰似一幅水墨山水佳作,被誉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风景明珠。在那曲折多弯的山谷里,生长着各种芳草佳木,原始次生林和周围许多林场连成一片,碧波万顷,郁郁苍苍,极为壮观。人们还喜称它为大自然的“迷宫”。
    李荒^梦麟《武陵源原始自然风光》    九寨沟
    九寨沟四周群山耸峙,有几十座终年积雪、直插云霄的雪峰,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莲。从山间到河谷,遍布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在林木掩映中,是一处奇峰峭壁、幽谷、飞瀑与湖泊交织的壮丽景观。它那蓝天、雪山、林海和绿水绘织而成的百里画廊般的峡谷地带,它那朴实、美丽、宁静、又和谐的自然景色,真是当之无愧的“童话世界”。
    李荒^梦麟《童话世界——九寨沟》    乐山大佛
    初到乐山的人,看到这尊佛像,都会不约而同地喊出:啊,好大的佛像呀!
    这尊雄伟的佛像高七十一米,也就是快有北京饭店新楼那么高了,数十里外都可以看到。他的头长十四点七米,宽十米。头顶上每一个螺髻都可以放上一张大圆桌。他的耳长七米,耳朵眼里可以钻进两个人。他的脚背宽八点五米,可以围坐一百多人。他比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最高的立佛要高三倍,比外国的一些资料误认为是世界最大的阿富汗巴米安大立佛,要高出十八米(巴米安大立佛高五十三米)。乐山凌云大佛真是大得惊人。游人们在瞻仰它的时候,莫不对我国古代的雕塑师们在设计和塑造这尊佛像时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的魄力和高度的智慧,表示赞叹和钦佩。
    何礼荪《壮哉乐山大佛》
    四川多名山大川,峨眉秀,九寨神,三峡险,而我最感诱惑的是乐山大佛。整座青山凿为石佛,可谓顶天立地;面临两江汇合的湍流正日夜不息,逝者疾如箭,而大佛却忘记了时间。着烟波浩茫的江面,船工搏击波涛,令人叹生命之勇——不是吗?在这巨山的佛面前,人到底是弱小呢?还是强悍呢?
    弓着的脊染,撑持的腿,绷一根根纤绳,如琴之弦,是江风来弹拨么?否!是大佛来弹拨么?否!弱小的船工号子在我们心中轰响为雷鸣。
    大佛听不见,他那可以当作门洞的耳朵里,长着荒草……试想佛山初造,凌空飞锤,悬江凿石。怒涛之上石屑如涌,苍天之下匠人如鹰。白了头,枯了肉,尽了力,当芸芸众生的生命之花,在创造中怒放之后,如残花败叶葬于这江畔荒野——一座佛却诞生了。
    叶延滨《乐山大佛散赋》    峨嵋山普贤菩萨像
    在万年寺,我们又惊又喜,看到了一件宋代的铸铜艺术和一座明代的无梁砖殿。铸铜的艺术品,普贤菩萨骑白象:普贤盘膝而坐,坐在莲花座上;金身,披红袈裟,胸前佩红璎珞;头戴金冠,冠用花叶枝条编织成两层的花纹,中嵌小佛;普贤所骑白象与一般的巨象同样大小;白象佩金带,头部有金饰,翘起三对大象牙,背上披覆一条花毡,四足立在莲花基础上。上至普贤的金冠,下至白象的四足及其莲花形基础,这一切全部是青铜铸成的。全部铜塑高六·八二米,净重十二万五千斤。这件艺术品的比例精确不必说了。普贤的像匀整而丰满,如在呼吸;巨象的皮肤略有皱纹,如在运动。金冠之上,艺术家雕塑着异常复杂的图纹。在这件巨大的艺术品之上,覆盖着国内很少见的一座无梁的砖殿,上有半球形的穹窿顶,下有二十四龛砖龛。
    徐迟《直薄峨眉金顶记》    杭州灵隐
    六月,并不是好的时候,没有春光,没有雪,也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记起东坡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便想,东坡自是最了解西湖的人。实在应该仔细观赏领略才是。
    正像每次一样,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几天中我领略了两个字,一个是“绿”,只凭这一点,已使我留连忘返。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真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铮琮。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宗璞《西湖漫笔》
    细细想来。若论水,西湖不及太湖,不及洱海;若论山,双峰不及雁荡,更不及黄山。为什么西湖的名声特别,吸引着许多的游人?是因为掩映,相得益彰么?是因为阴晴明晦,湖山的变化四时无穷么?后来游灵隐,我才想通了这个问题。这里峰峦挺秀,树木参天,流水潺缓,正是“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山名飞来峰,下有许多石洞,最大的曰“龙弘”,其中倒悬着许多水柱一般的钟乳石。石壁上有千年以来历代的石刻佛像,其中不少艺术珍品。在洞的深处,有自然形成的裂隙,仰首窥视,可以看见一线苍天,所以名曰“一线天”。这么清幽的地方,谁见了能不惊叹!但是人们流连不去,不只因为有这山、这树、这泉、这洞、这石刻,还因有一座庄严的庙宇;又不只因为有这庙宇,还因为与这庙宇相关的有一个为人民所喜爱的人物,他对权贵嘻笑怒骂,对平民扶危济困,就是在传说中被神化了的济颠僧。自然的美,人工的美,伦理的美,这一切综合为美的极致。
    于敏《西湖即景》    杭州花港观鱼
    我的住所距花港很近,每天早晚在这里散步,每天都更觉得不忍离去。一带屏障的蔷薇架是入门的地方。蔷薇正盛开,吐出清冽的香气。入门以后,夹道是婆娑的修竹,是亭亭直立的雪松,是含苞未放的玉兰。一堵湖石山遮住去路,沿鹅石的曲径而上,见一古朴的敞亭,周围的色彩丰富极了。
    于敏《西湖即景》    苏州玄妙观
    玄妙观中原有二十五殿,是个建筑群,现在却只剩下祖师殿、真人殿、天后殿、雷尊殿、星宿殿、火神殿、机房殿、药王殿、文昌殿、太阳官,再加上一个最近失火被毁的东岳殿,已不到半数了。正中的三清殿,是最大的一个,俨然是各殿的老大哥。殿中供奉着三尊像,就是三清像,每尊各高五丈许,金光灿烂,宝相庄严。据旧时志书载称,殿高十二丈,用七十四根大柱子支撑着,这大概是原始的记录,足见建筑的雄伟。可是为了历代迭经改建,早就打了很大的折扣。殿上盖着两重大屋顶,四角有高高翘起的飞甍,屋脊两端的大龙头,还是宋代的砖刻,十分工致。正中有铁铸的平升三戟,也是古意盎然。殿内的承尘上,原有鹤、鹿、云彩和暗八仙等彩绘的藻井,所谓暗八仙,就是传说中的八仙吕洞宾铁拐李等所佩带的宝剑、葫芦等八种东西,本是丰富多彩的,却因历年来点烛烧香,乌烟瘴气,以致模糊得看不清了。
    周瘦鹃《苏州游踪》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说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得竹子花木,全在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它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以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沼池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叶圣陶《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叶圣陶《苏州园林》
    一曲曲的花径,一道道的走廊,一条条的桥梁,一堆堆的假山,一片片的池塘,一重重的花墙,一丛丛的花草,一株株的树木,一座座的厅堂楼阁,一处处的亭台轩榭,构成了装点苏州的许多园林。
    周瘦鹃《苏州游踪》    苏州留园
    从留园的短墙外边,跨过一道极平常的门槛,信步走入一带曲折的游廊。在右边的墙上,有一方方墨石,上面精工雕刻了文字,一会儿是赵子昂淋漓的行草,一会儿是文征明娟秀的楷书。你一一欣赏,会不知不觉地走到游廊的尽头,于是你进入了一个开朗的小天地。这儿四面是飞檐红楹,中间是一个清清的池塘。池上小桥曲折,通到凉榭。这时你大概转得有些头晕了,索性恍恍惚惚地绕过石桥,走进水榭,看看名色各样的窗子:菱形的、扇形的、榴花形的都有,可以任意挑选一个望出去,构成自己喜爱的画面。接着,你会不知不觉地走进一排湖石山,低下头来在山洞里左旋右转。刚走出洞来,忽然一道粉墙挡住了去路。也许到了尽头吧?其实不然。穿过一道小门,只见茅屋篱笆,院落里亭亭地立着百十竿青竹。沿着竹林上去,渐渐高起来,原来是座小山。山有乱石砌成的小径,任意走去一片枫林会把你揽入怀抱,把浓荫洒到你的身上。走出枫林,忽然又有曲折的游廊,你刚刚要走下去,却发现原来这就是开头的地方。这样曲折迷离,你不禁会叹息一声,扶在栏杆上回味一番,觉得什么都没有看仔细。要是没有游伴,你一定会转身回去,从头再看一遍。
    于敏《姑苏两日游》    苏州拙政园
    我们来到了拙政园。它是苏州最大的名园,建于明朝。我们一进拙政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参天的苍松翠柏,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我们走到荷花池边,看见水波荡漾,大鲤鱼在欢快地游着。我扔下一块面包,顿时鱼儿们争先恐后地来吞食这块食物。园内的假山、池水、绿树,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令人目不暇接,不愧是江南园林的精华。
    孙李靓《喜游苏州园林》
    走进“别有洞天”,就到了园的西部,沿着起伏的曲廊向西行进,就看到一座美轮美奂的花厅,分作两半,一半是十八曼陀罗花馆,庭中旧时种有山茶十八株,而曼陀罗就是山茶的别号,因以为名。另一半是三十六鸳鸯馆,前临池沼,养着文羽鲜艳的鸳鸯,成双作对地在那里戏水,悠然自得。池中种着白莲,让鸳鸯拍浮其间,构成了一个美妙的画面,正如宋代欧阳修咏莲词所谓:“叶有清风花有露,叶笼花罩鸳鸯侣”,真是相得益彰,而大可供人观赏,供人吟味的。
    周瘦鹃《苏州游踪》    虎丘
    走过千人石,往北便是一只小巧玲珑的亭子,名为“二仙亭”。亭子四角飞檐凌云,翘向高空,四根红褐色的柱子笔直、挺立。坐在亭中,人们会感到安适、惬意。往东是汪汪一碧的白莲池,池中一潭清水浮起白莲,片片荷叶托起朵朵贞洁的莲花,景色宜人,令人流连忘返;朝北是“别有洞天”,洞门上刻有“虎丘剑池”四个凹形大字,洞内两侧峭壁如斧削一般,中涵一池,形如宝剑,故名“剑池”;向上看是“飞桥串天”,藤萝顺着峭壁垂挂,景色幽深险峻;过桥则是古朴典雅驰名全国的虎丘塔。这样绝伦的奇景,真不可多得啊!
    刘萍《虎丘行》    南京夫子庙

    一座威严的庙宇出现在眼前,重檐飞翘,斗拱交错,巍峨壮丽。这是不是蜚声中外的夫子庙?夫子庙是古秦淮的核心,它是北宋时期的学宫,江东文人学子荟萃于此。因为有这么大批文人,商业和服务行业才在这一带兴旺起来,据说,“秦淮金粉”也是由此而产生的。但是,夫子庙不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被侵略者焚烧坍塌了么?我在沉思中,看到一群欧美游客,一群衣着华丽的港澳同胞,一个个举着照相机,对着庙后拍照。顺着镜头望去,原来是大片精巧的古建筑群,挨挨挤挤,有百十间,都是四方形镶黑框的马头墙,小瓦青砖,回廊花窗,曲折处,还飘出一面白布黑字的招牌布旗。这明显是明末清初中国古街市的样式。这里的人更多,真是水泄不通了。这条古街市卖的全是高档商品:珍珠玉器、金饰古玩、文房四宝……
    梁茂艺《千古秦淮》    上海龙华塔
    在我的窗口可以远眺龙华塔影,而欣赏它的身姿,几乎成了我的日课。龙华塔不论晨昏朝夕之时,抑或雪雨风霜之中,都以特异而不凡的风姿吸引着我:清晨,在朝阳的拂照下,晨霭缭绕着它的肩际与腰间,真像一个披纱临风的少女:黄昏,在晚霞的映衬下,夕阳镶嵌了它的飞檐和风铃,却又像一名披甲执兵的武士;夏日,在台风的吹袭下,雨帘笼罩住它的四向与周遭,颇似一竿破浪前进的船桅;冬夜,在冰霜的披覆下,皓雪装饰着它的尖顶与塔身,酷似一柄亮光闪烁的利剑……
    胡从经《风从何处来》    蓬莱清水寺
    清水寺在音羽山之巅,山上满植翠柏苍松;在万绿丛中,杂间几枝藤花,嫩紫之色,映日成彩,微风过处,松涛澎湃,花影袅娜。我独倚大悲阁的碧栏,近挹清香,远收黛绿,超然有世外感。庙宇之前,有滴漏,为香客顶礼时洗手之用。漏流甚急,其声潺潺,好像急雨沿屋沿而下。
    庐隐《蓬莱风景志》    千佛山石窟
    石窟和摩崖造像可分六区。第一区为大石窟。系一自然石窟,高约三米,宽约两米,长约四米,中间有一石缝,每到雨季一股清澈的细流淙淙而出,壁上镌刻“敛泉”二字。东、西壁镌大小佛像二十六尊,其中两米高的大佛像两尊,东为坐像,西为立像,佛像后面的石壁上雕刻着精致的梅花如意、飞龙戏珠和飞天图案,两尊大佛像头部左右的石壁上还有浮雕小佛像共五尊,完整无缺。窟内外佛像的共同特点是,庄穆而恬静,少有修长之感,刀法简朴而苍劲,衣纹折绉规则,具有明显的北魏时代雕刻艺术的特征。出石窟向东有小石窟造像,佛像一,侍者二。出石窟向西南为第二区,系摩崖造像一排。再向西为第三区,摩崖造像五排,最高的一排两尊雕刻佛像,两尊浮雕菩萨像,是这里年代最久的北魏正光四年的作品,也是这里保存最为完整的造像。再向西为第四区,石崖上镌有坐式佛像一尊,两旁有侍者,佛像仰面望着上面的五个裸体飞天,可惜脸部遭到破坏,据文献记载,这个佛像笑微微的,神态极为生动。再向西为第五区,上下佛像三排,上面也有飞天。再向西为第六区,有佛像一,侍者二。再往西还有佛像和飞天残迹。
    必须特别提及的是这里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飞天雕像,全是裸体半裸体的,挺健飘逸,迎风翱翔,神态潇洒,情状温柔,眉眼有神,口鼻传情,且各有各的动态,各有各的气质、表情、个性,呼之欲应,栩栩如生。从这些雕像的艺术特征来看,同洛阳龙门古阳洞、宾阳洞雕像为一个体系,在精美程度上也不亚于古阳洞和宾阳洞,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煦平《山外青山》    千佛山兴国寺

    由此出门即可进入东寺院。这里是整个寺院最东端的部分。南有一排古殿,北临数丈峭壁。峭壁之上是一条新建的九曲回廊,回廊中间座落着一座玲珑剔透的四面亭。在回廊古殿之间,有几株挺拔的柏树与殿宇亭廊交相辉映。其中一株最为高大,人称宋柏。由于山中石多土少,树干并不很粗,但是,它那累累的疤痕和苍劲的气势,却都是几经风霜的标志。它那参天蓬展的丫枝,一端斜伸出去,一端舒缓地铺散在殿宇顶上,越发显得老气横秋了。柏树靠着的大殿是舜王殿,昔日殿中祀有泥塑舜王的娥皇、女英,现在佛像虽废,但殿宇依旧。院中古殿伴着古柏,古柏衬着古殿,显出一派古色古香。
    翟元明《兴国寺访古》    济南灵岩宋塑罗汉
    这批宋罗汉像,是我国传统的采塑作品,共四十尊,塑在千佛殿内左、后、右壁坛上。壁上置有三至七排木制小佛像千尊,表现分身释迦牟尼集会讲法的热烈场面。中间供大佛像三尊,中为毗卢遮那佛,系宋僧惠从于治平年间造自钱塘;左为卢舍那佛,明成化十三年造;右为释迦牟尼佛,明嘉靖癸卯年造。虽然都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与“海内第一名塑”宋罗汉像比较,相形见绌,却恰好衬托了宋罗汉像艺术水平的高超。
    四十尊罗汉像,布局得体,大小一致,首先给人以动的感觉,栩栩如生,个个传神,又各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无一雷同。一人一个模样,一人一个姿势,一人一个动态,一人一种表情,一人一种气质,一人一种性格。有中国禅师,也有南天竺高僧。有的年老似饱经风霜,有的是壮年和青年,或精力充沛或腼腆天真。其动态,有的垂袖,牵裙,有的坦胸,露肘;或端拱,或拄杖,或屈一膝,或合掌,或跌坐,或伸手有所指,或双手高举额前入定,或口讲手指,或侧耳细听,或默默诵经,或昂然讲法,或深思熟虑,或热烈争论。其气质和心理状态,都表现得十分真切和鲜明,有的勇猛,怒目,有的老诚,低眉,有的舒颜展目,喜形于色,有的瞑目沉思,似内心充满创伤,有的清姿秀骨,有的强壮厚实,有的寒怆潦倒,有的雍容华贵……。它们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能工巧匠们卓越的技术和手法,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洫苹《灵岩揽胜》    济南锦屏岩摩崖石刻
    锦屏岩,真像是一道多折的巨大屏风。它约有七、八十米高,百余米长。在夏日晴朗的天幕下,安然矗立,形虽巨伟,仍不失屏风具有的优雅、娴静的韵味。上面摩刻的“辟立千仞”、“白云无尽”、“锦屏春晓”等巨字,对这巨崖来说,是当之无愧的。其中那半腰间醒目的“辟立千仞”四个字,刻于清代光绪二十二年,为济南人柳文洙所书。字的大小很难测知,当地有人说,每道笔划的宽度就能容一个人翻过身来,深度也容一个人站立。据说镌刻此字的时候,因为峭壁高陡不可攀,只得从崖顶援绳索而下。凿壁时,为了防止下视深谷的晕眩,还在下面搭起了高高的棚架,才完成了这一题名壮举。在宽阔的石壁上,有翠柏从石隙中伸出倒挂,灌木丛零星点洒,上午的阳光返照着纹痕交错的绀碧而黄橙色的岩石,也真像一幅缎纹瑰丽的云锦。我想,如果在晴朗的夜晚,素月的银辉从空中洒下,这屏风的画面,不就成了从凌霄高悬的千丈素锦吗?
    刘玉骅《龙洞探胜》    太湖鼋头渚
    这回望太湖,在无锡鼋头渚,又在鼋头渚附近的湖面上打了个转,坐的小汽轮。鼋头渚在太湖的北边。是突出湖面的一些岩石,布置着曲径磴道,回廊荷池,丛林花圃,亭榭楼馆,还有两座小小的僧院。整个鼋头渚就是个园林。可是比一般园林自然得多,又何况有浩淼无际的太湖做它的前景呢。在沿湖的石上坐下,听湖波拍岸,单调可是有韵律,仿佛觉得这就是所谓静趣。
    叶圣陶《游了三个湖》    济南龙洞佛峪
    龙洞、佛峪的红叶,是千百年来为人们传颂的,只是要深秋时节才能见到。不过,这种山林变幻的美景,是可以想像的。由无数的松柏、枫树、黄栌、柽柳、连翘等构成的树海,漫山遍野,接连不断,像是把近郊绿化得极美的千佛山、四里山等处的连绵山冈,都一齐搬了过来。那密密的浓荫,不露一点缝隙,就如连在一起的一块块巨大海绵;如果有奇峭的山石偶然从山上脱落,也能被它稳稳地托住。试想,当济南进入深秋的时候,这幽深的山谷中,万千的树木轮番变色,有深浅不同的红、黄、紫、褐,还有翠柏作为调润的衬底,再加上那林木大都高下数十米,绵延数里,随崖相对,顺谷纵横……那时该是怎样一种令人倾倒的奇观呀!
    刘玉骅《龙洞探胜》


上一篇:房屋
下一篇:外国名胜
收藏 意见建议

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不念过往 不畏将来,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加油共勉之! 靓仔美女 未来属于你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