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同属水路运输业。中国有大小天然河流5800多条,总长40多万公里,现已辟为航道的里程约10万多公里,其中7万多公里可通航机动船只,几乎是英、法、德3国内河航道总长的3倍;另有可通航的大小湖泊900多个(不包括台湾省,下同)。这些河流、湖泊,水量一般都较充沛,大多终年不冻。主要通航河流大部分布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且都由西向东流入大海,极利于实行河海联运。中国又是世界海洋国家之一,有漫长的海岸线,港湾众多,尤其是横贯东西的大河入海口,极有利于建立富于经济价值的河口港。早在4500年前,中国就能制造舟楫,商代即已有帆船;夏、商、周时,黄河已成重要运粮干线。春秋战国时代开凿了鸿沟、邗沟,秦代修通了灵渠,至隋代则开通了南北大运河,从而形成中国古代水运的兴盛时期。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为世界航海史册增添了光辉一页。总之,在内河航运和远洋航海方面,中国在历史上都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近百年来,中国水运事业日渐衰落,内河通航里程仅7。3万公里,1949年前没有远洋运输船队。经40年建设,1990年全国航道通航里程达10。94万公里,货运周转量达3460亿吨公里。远洋运输从无到有,现已拥有一支相当规模的远洋运输船队,1990年货运周转量8190亿吨公里。一个以港口、航道为主体、种类比较齐全、设备基本配套、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水运体系已基本形成。

  主要内河航运干线有下列6条干线:


  长江是中国“黄金水道”。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公里。干流自四川宜宾至入海口,全长2800余公里,可全年通航,是中国全年昼夜通航最长的深水干线内河航道;其中长江口至武汉航道可通5000吨级的船舶;汉口至重庆间航道可通3000吨江轮,在枯水期千吨轮船亦可上溯到重庆;宜宾至重庆间航道可通航千吨以下轮船。干流、支流、湖泊与人工运河相互贯通联结,组成了中国最大的水运网。1949年后,重点整治了重庆到宜昌段的险滩,改善了航道设施,大大提高了川江通航能力。长江干、支流航道同成昆、京广、川黔、成渝、焦枝等铁路干线相交,还通过河和局部地段的水陆联运,与淮河、珠江及浙闽水系相连。目前整个长江干流货运量比1949年初期增加约15倍,客运量增长12。6倍,沿线港口吞吐量增加12倍以上;所完成的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货运总量的42。6%。沿线主要港口有重庆、宜昌、沙市、城陵矶、武汉、黄石、九江、安庆、芜湖、马鞍山、南京、镇江、张家港、南通、上海等(见长江)。


  珠江是华南以广州为中心的最大水系、水运大动脉,通航价值仅次于长江。目前通航里程只及河长1/3,其中通航机动船只的仅占1/6,尚有很大发展潜力。


  西江是珠江水系主要内河航运干线。梧州至广州段可常年通航轮船,百色以下可通小型轮驳船,木帆船可上溯至云南境内。北江韶关以下可通轮船,韶关以上及各支流多可通航木帆船。东江除龙川以上至合河口只能通航木船外,龙川以下400多公里均可通航轮船(见珠江)。


  淮河自古即为重要通航河流,后因12世纪末黄河夺淮,又遭历代人为破坏,淮河遂成害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40年来的努力,干支流航运量增长较快,80年代后期比1949年增长7倍。淮河水运潜力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见淮河)。


  黄河航运价值远不如长江、珠江等河流。贵德以上基本不能通航,贵德到中卫间只通皮筏,中卫—银川、西小召—河口、龙门—孟津及孟津—陶城铺间可通木船,陶城铺—垦利间可通小轮,垦利以下航道水浅则不通航(见黄河)。


  黑龙江、松花江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通航里程约2200公里。松花江是黑龙江最大支流,可通航里程达1500公里,航运价值较大。黑龙江、松花江全年有冰封期5~6个月,冰封期间虽不能通航船只,但可发展东北地区特有运输方式——冰上运输(见黑龙江、松花江)。


  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路线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它的修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缺少南北纵向天然航道之不足,对沟通中国南北物资交流有重要作用。京杭运河自兴修以来,几经变动,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整治,季节性通航里程已可达1100公里,自邳县以南660公里则终年通航(见京杭运河)。


  海运主要航线与重要海港有沿海和远洋航线及8个港口:


  沿海航线中国沿海海上运输习惯上以温州为界,划分为北方沿海和南方沿海两个航区。北方沿海航区指温州以北至丹东的海域,它以上海、大连为中心,包括有:上海—青岛—大连;上海—烟台—天津;上海—秦皇岛;上海—连云港;上海—温州;大连—石岛—青岛;大连—烟台;大连—龙口;大连—天津等航线。南方沿海航区指温州至北部湾的海域,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有:广州—汕头;广州—北海;广州—海口等航线。按所承担的货运量来看,以北方沿海航区占绝对优势。货运的物资构成北方沿海航区由北而南,以石油、煤炭运量最大,其次为钢铁、木材等,由南至北为金属矿石、粮食和工业产品;南方沿海航区则以农产品比重最大,次为食盐、矿石和煤炭,其中除煤炭以外,其余物资大部分由各中小港口向广州、湛江集中转运内地。现在上海—福州、上海—厦门、上海—广州均有定期班轮航线;并已决定把南、北两个沿海航区连成一片,建设南北海运通道。


  远洋航线目前中国已开辟90多余通往亚、非、欧、美、大洋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的远洋航线。这些航线大部以上海、大连、天津、秦皇岛、广州、湛江等港口为起点,包括东、西、南、北4条主要远洋航线:①西行线:由中国沿海各大港经新加坡和马六甲海峡,西行印度洋入红海,出苏伊士运河,过地中海进入大西洋,沿途抵达欧、非各国港口。②南行线:由中国沿海各大港南行,通在东南亚、澳洲等地。③东行线:从中国沿海各大港出发,东行抵达日本,横渡太平洋则可抵美国、加拿大和南美各国。④北行线:由中国沿海各港北行,可抵朝鲜和俄罗斯东部各个海港。


  主要海港目前中国沿海主要港口有16个,计有大小泊位73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有284个。1990年各个主要海港的货物吞吐量达4。83亿吨,比1952年增长近34倍。


  ①上海港。是中国最大海港,世界十大港口之一。1990年吞吐量达1。4亿吨。其中外贸物资吞吐量约占全港吞吐量的20%,是中国最主要的外贸口岸。吞吐的主要货种有煤炭、钢铁、粮食、金属矿石、化肥、水泥、木材和杂货等(见中国交通运输地理、上海市、黄浦江)。


  ②秦皇岛港。位于渤海西北部,河北省东北端海岸,40年来,已由单一煤炭港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港口。进出以煤为主,还有钢铁、矿石、机械、化肥、粮、棉、建材、杂货等20余种货种,1990年吞吐量6945万吨,仅次于上海港,居全国各港口第2位。70年代新建有石油出口码头。为中国北方主要外贸口岸之一(见秦皇岛市)。


  ③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大连湾内,2万吨以下的远洋轮终年可以进出。每年吞吐量仅次于上海港和秦皇岛港,是中国北方主要外贸口岸之一(见大连市)。


  ④天津港。位于海河进入渤海的出口。全港由天津、塘沽新港2港区组成,其中新港是全港的主体部分,有万吨级泊位20个,其入港航道乃由人工开挖而成的单向航道,可随时进出吃水7。5米以下的船舶,吃水10米左右的船舶则可候潮出入,为中国主要外贸港口(见天津市、中国交通运输地理)。


  ⑤青岛港。位于山东半岛南部、胶州湾东南口北岸,港区包括大港、中港、小港几部分,其中大港是全港主要部分,目前山西、河北有大量煤炭和部分农产品在此输出,在青岛港至连云港海岸线之中点,利用外资兴建的石臼深水港正加紧建设,建成后年吞吐能力可达1000~2000万吨(每年可在此输出煤炭1000万吨,进口铁矿石500万吨)(见青岛市、山东省)。


  ⑥连云港。位于江苏省东北部、海州湾东南岸,陇海铁路和欧亚大陆桥的终端,是中国东部沿海脐部的重要海港和海陆转运站。经40年来的建设,港口吞吐量1990年为1137万吨。在此出口物资以煤、盐、建材和百货为主,进口则以粮食、木材、化肥、机械为主(见连云港市)。


  ⑦广州港。中国主要外贸港口之一。包括广州内港和黄埔港两部分。广州内港因航道淤浅,5000吨以上海轮须经外港——黄埔港转运。广州内港进出口货物主要有粮食、化肥、盐和杂货等。黄埔港进出主要货种则有煤炭、化肥、粮食、矿砂、五金机械和杂货等(见广州市、中国交通运输地理)。


  ⑧湛江港。1949年后中国继天津新港自行设计、建造的现代化海港,中国南方外贸港口之一。位于雷州半岛东北部广州湾内,是华南、西南物资外贸输出最便捷的港口;亦为中国从西欧、印度洋沿岸各国及澳新、东南亚进口物资航程最短的海港。进出物资以铁矿石、非金属矿石、盐、化肥、石油和杂货等为主(见湛江市)。


  (陆心贤)


  中国能源中国能源资源蕴藏丰富。煤炭地质储量约占世界煤炭地质总储量的12%,居第3位。水力资源占世界总量的30%,居第1位,水力理论蕴藏量6。76亿千瓦。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经普查勘探表明,石油的地质储量估计要比探明储量大得多。1990年新探明天然气储量达1900亿立方米。从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等常规能源的资源总量来看,中国可列入世界能源资源丰富国家之一。


  中国的能源资源虽然丰富,但按人口计算的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据1980年第11届世界能源会议和其他有关资料,中国人均占有煤炭经济可采储量(101吨)为世界平均量(222吨)的46%;人均占有可开发水电量(1955度)为世界平均量(2423度)的81%;人均占有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世界平均量的6。8%;人均占有天然气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量的1。5%。


  中国能源资源的地区分布既普遍而又相对集中。如全国煤炭探明储量的64%集中在华北地区,石油剩余可采储量的51%分布在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则拥有全国可开发水力资源和天然气可采储量的68%(见表)。中国煤炭和石油资源集中在北方,水力资源偏在西南,华东和中南是能源资源缺乏的地区。


  煤炭资源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目前中国的一次能源构成,煤炭占7。1%,石油占22%,天然气占3%,水电占4%。中国煤炭资源储量多,分布广,煤质较好,品种较全。以煤种论,从烟煤到无烟煤以及石煤俱备。在煤炭探明储量中,炼焦用煤占36%,化工用无烟煤占17%,动力煤占45%,石煤占2%。1990年全国原煤产量达10。8亿吨,居世界第1位。


  ①炼焦煤。中国的炼焦煤资源中,气、肥、焦、瘦煤各种牌号均有一定比例,但强粘结性的主焦煤和肥煤比例小,弱粘结性的气煤比例大。据1980年初统计,主焦煤占17%,肥煤占13%,瘦煤占12%,气煤占56%,未分牌号的煤占2%。气煤在各区炼焦煤储量中的比例,华东为78%,东北为67%,华北为57%,西北为53%,中南为17%,西南为13%。


  ②无烟煤。中国的无烟煤资源多属中灰(大于15~25%),中硫(大于1。5~2。5%)或低硫(小于1。5%),中等发热量(5000~7000卡/克),高熔点(高于1250℃),高、中机械强度(大于50~65%)和中等或较好热稳定性的煤,一般运用于作气化原料、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无烟煤储量较少。


  煤炭资源的分布中国大陆29省、市、自治区,除上海市外,都有煤炭资源。全国2000多个县,851县有煤炭探明储量,但分布根不均衡。山西、内蒙古煤炭储量分别为2000乡亿吨、1900多亿吨,贵州460多亿吨,安徽、陕西部在200亿吨以上,5省、区合计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75%,而江南9省、市、自治区的煤友储量合计却不到130亿吨,仅占全国的2%。按保有储量大小的顺序如下:山西省、鄂尔多斯北部、内蒙古东部、川滇黔边区、苏鲁皖边区、鄂尔多斯南部、豫中豫西、河北平原、贺兰山、天山南北、黑龙江省东部和沈阳市周围地区。除川滇黔边区外,其他11片煤炭基地都分布在北方地区。这12片煤炭基地的探明储量占全国总量的92%;炼焦煤占探明储量37%,无烟煤占17%。


  (1)山西省是中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包括大同、宁武、西山、沁水、霍西和河东6大煤田。现有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保有总储量的1/3,煤炭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6,均居全国第1位。山西煤炭牌号齐全,其中炼焦煤和无烟煤储量均约占全国同类储量的1/2。现已形成以大同的动力煤、霍西、平朔及西山的炼焦煤,晋东南及阳泉的无烟煤为中心的大型煤炭基地。


  (2)苏鲁皖边区是华东地区最主要的煤炭基地,包括皖北两淮、苏北徐沛、鲁西南兖州、陶枣、腾南、济宁等7个煤田,探明储量330亿吨,约占华北地区总量的80%,其中炼焦煤占90%。


  (3)豫中、豫西是中南地区煤炭资源最集中之地,北起安阳、鹤壁、焦作,南至新密和平顶山,共有煤田16个,探明储量160多亿吨,约占中南地区总量的70%,其中炼焦煤和无烟煤占75%。


  (4)内蒙古东部由呼盟的伊敏、大雁、扎赉诺尔,哲盟的霍林河,昭盟的元宝山和锡盟的胜利、巴彦宝力格、乌旗白音华8个煤田组成的褐煤基地,探明储量640多亿吨,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0%,为全国褐煤总量的76%。是中国褐煤资源最集中的地区。


  (5)川滇黔边区是中国西南煤炭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包括川南的芙蓉山、珙县、古宋、筠连、叙永,滇东的昭通、曲靖,黔西的织金、六盘水和兴义等煤田,探明储量530多亿吨,约占西南地区煤炭总量的80%。无烟煤占探明储量一半多,炼焦煤近1/4。


  (6)鄂尔多斯北部包括准格尔和东胜两大煤田,探明储量1160亿吨,占全国总量的18%,是中国第二大煤炭基地,均为动力煤。


  (7)鄂尔多斯南部包括陕北和渭北煤田,探明储量210亿吨,煤质以弱粘结煤为主,其次是炼焦煤和贫煤。


  (8)贺兰山东侧包括内蒙古的桌子山、宁夏的贺兰山、灵武、固原和萌城等煤田,探明储量330多亿吨,煤质为炼焦煤和不粘结煤。


  (9)天山南北包括乌苏、乌鲁木齐、阜康、奇台、南山、托克逊、吐鲁番—哈密7个煤田,探明储量120亿吨,为炼焦煤、弱粘结煤和褐煤等。


  (10)河北平原包括开滦、京西、邯邢3煤田,探明储量140多亿吨,以炼焦煤和无烟煤为主。


  (11)黑龙江省东部包括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和虎林等煤田,探明储量100多亿吨,以低硫、磷炼焦煤为主。


  (12)沈阳市周围地区包括抚顺、沈北、铁法、本溪、红阳和阜新等6煤田,探明储量60多亿吨,煤种有炼焦煤、褐煤和长焰煤等,是中国目前主要的炼焦煤和动力煤产区之一。


  石油资源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石油资源的地质勘探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东部的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至80年代初期,全国已在19省、市、自治区发现了油、气田,投入开发的达122个。主要油田有大庆、胜利、大港、任丘、辽河、克拉玛依、冷湖、玉门、吉林和南阳、江汉、江苏等。自1978年以来,中国原油的年产量均超过1亿吨,1990年产量1。396亿吨,居世界第5位;稠油产量734万吨,占世界第4位。


  在近海大陆架石油勘探中,先后发现了渤海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南海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和莺歌海盆地6个大型含油盆地,展示了中国海上油气资源的广阔前景。


  中国石油资源的地理分布不均衡,勘探程度差别更大。目前石油探明储量多集中在黑、鲁、冀,这3省油田探明的剩余可采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70%。位于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储量和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一半。大庆油田从1960年开始开发,原油产量平均每年递增28%。大庆油田及随后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和任丘油田的开发,使中国石油不但完全自给,且有少量出口。80年代末以来,又开始开发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哈密盆地的油田。


  中国石油资源前景虽广阔,但不如煤炭资源。当前石油工业的后备资源不足,石油可采储量的增长速度不及一些老油田产量的递减速度,储采比历年下降。


  天然气资源中国的油系天然气和煤系天然气均有蕴藏,当前列入平衡表内的天然气储量是油系天然气,包括气田气和油田气。气田气主要分布在川、黔两省,储量约占天然气总量的70%。油田气分布在辽河、大港、南阳、青海、胜利、大庆等油田。与石油一样,目前中国油系天然气的后备资源不足。


  中国煤系天然气资源相当可观。今后在固定碳比高的地区选择埋藏较深的良好圈闭进行钻探,将会为中国寻找天然气资源开辟新领域。1990年天然气产量已达147亿立方米。


  油页岩资源中国的油页岩资源较丰富,含油率一般为5%,已探明的储量折算成页岩油,相当于目前天然石油的可采储量。油页岩储量主要分布在吉、粤和辽3省,合计占全国总储量的90%以上。此外,陕、鲁、新、甘、内蒙古等地,也有油页岩资源的蕴藏。


  水力资源中国的水力资源,1949年前估算的理论蕴藏量仅1。49亿千瓦。1955年普查了全国较大的河流共1598条,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0%,河道总长度22。6万公里,年总水量2617立方公里,按河流平均流量计算的理论蕴藏量为5。4亿千瓦。1977~1980年对全国各省(区)又进行一次普查,其范围包括理论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大小河流共3019条,估算全国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76亿千瓦,相应的年发电量为5。9万亿度。全国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单站装机容量在500千瓦以上的大中小型水电站共7600余座,总装机容量3。78亿千瓦,年发电量1。92万亿度,为理论发电量的1/3,相当于每年提供7亿吨标准煤的能量。1990年全国水力发电量1267亿度,约占全国发电总量的1/5。


  中国各省(区)都有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但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占68%),其次为中南(15%)和西北(10%)地区,再次是华东(4%)和东北(2%)地区,最少是华北地区(占1%)。目前中国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尚低,1980年全国水力发电量还不到可开发水电量的3%。


  ①金沙江流域是中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从虎跳峡到向家坝可建8级大型水电站,共可装机4900万千瓦,年发电量2600亿度。②长江干流从宜宾到宜昌段,包括三峡在内可建4级水电站,连宜昌附近的支流清江在内,共可装机3380万千瓦。其中有葛洲坝水电站(见葛洲坝水利枢纽)。③四川的雅碧江可建11级水电站,总装机1960万千瓦。④四川的大渡河中段可建11级水电站,总装机1920万千瓦;其中已建龚咀75万千瓦,⑤贵州的乌江可建9级水电站,共可装机531万干瓦;已建乌江渡63万千瓦。⑥云南西部的澜沧江中段可建4级水电站,共可装机800万千瓦。⑦西江流域从云南、贵州的南盘江到广西的红水河、黔江,可建11座水电站,装机1044万千瓦。⑧黄河上游从龙羊峡到青铜峡,可建16座水电站,已建成刘家峡等4座(见龙羊峡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青铜峡水利枢纽、三门峡水利枢纽),以后陆续兴建其他各级,共可装机1260万千瓦。⑨华东的闽、浙、赣地区的水力资源虽已开发不少,但仍有1045万千瓦可供开发。⑩湘西的沅、资、澧水,可建大中型水电站32处,共可装机572万千瓦。(11)东北(除黑龙江国际河流外)也还有200万千瓦约60亿度可供开发。(12)华北地区有500万千瓦约150亿度可开发水力资源。


  除常规能源外,中国的新能源资源例如原子核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等亦有广阔的利用前景。


  原子核能资源中国有比较丰富的核能资源,包括裂变反应用的核燃料和聚变反应的核燃料。中国目前已探明铀矿床200余处,大部分铀矿资源集中在中国南部。目前已建成杭州湾秦山核电站。


  太阳能资源各地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大约在330~836万千焦耳/平方米之间。年辐射总量为585万千焦耳/平方米的等值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的内蒙古东北部向南经过北京西北侧,朝西南方向至兰州,然后径直朝南到昆明,沿横断山脉折向西藏南部。根据各地太阳能资源的多少和利用条件,可分为5类地区:


  ①一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2800~3300小时,每平方米面积上一年接受太阳能总量达669~836万千焦耳。相当于燃烧228。5~285。7公斤标准煤的热量。主要包括甘、宁北部、青、藏西部及新疆东南部,为中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②二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太阳能总量为585~669万千焦耳/平方米。主要包括冀西北,晋北,内蒙古和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和西藏东部及新疆南部,是中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


  ③三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2200~3000小时,太阳能总量502~585万千焦耳/平方米。主要分布在鲁、豫、冀东南,晋南,吉林,辽宁,云南、陕、新北部,甘肃东南,粤、闽南部和苏、皖北部,为中国太阳能资源中等地区。


  ④四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1400~2200小时,太阳能总量418~502万千焦耳/平方米。主要包括湘、鄂、桂、赣、浙、闽等省北部,粤北、陕南、苏南、皖南以及黑龙江,是中国太阳能资源较差地区。


  ⑤五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1000~1400小时,太阳能总量330~418万千焦耳/平方米。主要包括川、黔,为中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


  中国太阳能利用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


  地热能资源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天然出露的温泉和人工揭露的地下热水露头有2700多处,遍及全国31省、市、自治区。但由于地热勘探起步较晚,目前尚未最后统计出全国地热资源储量。


  温泉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诸省和藏、滇西、川西等地,形成两个温泉数量多、温度高、埋藏浅的地热带,分别称为胶辽—东南沿海地热带和藏滇地热带。①胶辽一东南沿海地热带共有温泉800多处,温泉水温超过90℃的就有几十处,有的超过100℃,如福州,漳州和汕头等地。②藏滇地热带共有温泉千余处,现已发现的高于当地沸点的水热活动区有近百处,是为高温水汽分布带。西藏羊八井地热田,在孔深200米以下获得了171℃的湿蒸汽;云南腾冲火山区,温泉温度则达105℃(见腾冲火山群)。③其次,北起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南到江汉平原、北部湾海域,称为松辽—海南热水带。这一热水带地下热水产量大,温度高,水质好,分布广,层系多,但埋藏较深,多在千米以上。④冀热—雪峰带包括冀热山地、太行山、秦岭东段及湘西、桂东山区,有温泉近300处,多属中低温热田。呼伦贝尔—四川热水带,北起呼伦贝尔、陕北高原,南到四川盆地,也是深埋热水带。


  中国地热能目前利用程度不高。已发现的2700多处地热点,被利用的还不及200处。主要用于采暖、空调、农业温室、工业过程、水产养殖、医疗卫生等方面,用于发电试验的地热点只有西藏羊八井、湖南宁乡县灰汤、江西宜春市温汤等8处。


  风能资源中国风能的季节性强。全国风能风流分布可归纳为5区:


  ①风能资源最丰富区。包括以新疆哈巴河为中心的新疆四北部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如巴彦淖尔盟、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等地区)和辽东半岛,年均风速4。0~5。0米/秒左右,是风能利用最理想的地区。


  ②风能资源丰富区。包括新疆克拉玛伊—福海以及奇台—伊奇一带、内蒙古大青山以南以及哲里木盟、伊克昭盟、昭乌达盟一部分地区和河套地区、黑龙江南部、吉林北部、辽中、青海北部、河西走廊、冀南、山东半岛、苏、浙北部、台湾和海南岛,以及长江中下游的九江—安庆—铜陵的狭长地带,年均风速在3。0~4。0米/秒,风能利用也很理想。


  ③风能资源较丰富区。包括新疆中部、黑龙江东北部、吉林南部、青海东部、甘肃北部、宁夏、晋北、冀北、鲁西、豫北、鄂北、皖、藏北、年均风速2。5~3。0米/秒。这一地区年均风速不高,但某些地区如湘北、青藏高原等地一年中某一段较长时间内,仍有风力可资利用。


  ④风能资源贫乏区。包括新疆南部、陕甘中部、晋南、湘南、滇东、青海中部和藏南,年均风速2。0~2。5米/秒,缺乏开发条件。


  ⑤风能资源最贫乏区。包括甘南、陕南、鄂西、湘中南、赣、浙西、闽北、粤北、桂、黔、滇西南、川、青南、藏东,年均风速多在1。0~2。0米/秒。


  中国是风能利用的古国之一,1958年起许多省市研制5千瓦以下的小型风力提水发电装置。1978年引进了250瓦和100瓦小型风力机,用以提水、发电,结构简单,适合牧区使用,已投入小批生产。设计容量为18千瓦的中国最大风力发电试验机组安装在浙江省泗礁岛上,到1979年底已经正常运行了2000多小时。


  潮汐能资源据估计,理论潮汐能蕴藏量有30亿千瓦。中国沿海的潮汐能资源总量可装机1。1亿千瓦,其中可供开发利用的约3100~3500万千瓦。1958年中国开始研究试验潮汐电站,至今已投入发电的有山东乳山(300千瓦)和金港(165千瓦),浙江小沙山(200千瓦)和象山(100千瓦)等。


  (王家诚支路川)


  中国农业地理中国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为了因地制宜地实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必须充分认识各地区自然、经济条件的特点,掌握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客观规律。


  农业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中国农业自然条件的主要特点是:


  ①光热条件优越,地带性差异显著。中国国土共跨有8个温度带,各地带温度条件不同,宜种农作物种类及熟制差别很大。但除高寒气候(青藏高原大部)外,76。5%的地区温度条件均较优越。夏半年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各种喜温作物。水稻、棉花的种植北界为世界最北。暖温带及以南地区农作物均可复种(见中国的气候、中国土地资源)。


  ②水资源丰富而地区分布极为不均,特别是水土资源不平衡,给农业带来重大影响。东南部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和西北部的半干旱、干旱地区约各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东南部地区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极有利于植物生长。全国90%以上的耕地和森林分布在东南部地区。西北部地区降水不足,农业必须依靠灌溉。这就限制了农林业的发展,大部是草原和荒漠,成为天然的牧业地区。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河川径流量占全国82。4%,而耕地仅占全国38%;北方黄淮海流域耕地占全国37%,而河川径流量仅占全国6。6%。


  ③山地显著多于平地。山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2/3,平地只占1/3。山地自然条件的多样性,要求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利用方式,方可发挥其生产潜力。特别是中国东南部的亚热带和热带的丘陵山地,全部位于多雨湿润地区,为世界所罕见,有发展林特产等多种经济的潜力(见江南丘陵、东南沿海丘陵)。


  ④易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尤大。旱涝威胁交替出现。冬季寒潮降温可影响到海南岛。春秋低温也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此外,冰雹、干热风及沿海地区的台风等,对部分地区的农业也有重大影响(见中国的寒潮、中国的台风、中国的干热风、中国的冰雹)。


  ⑤各地区农业自然条件配合不甚协调,各有利弊。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力高,气候不甚干旱,但气温较低,生长期短,易受寒害。华北地区平原广阔,夏暖冬寒,水资源不足而变率大,旱涝碱面积较大。南方地区温度条件好,水源充沛,植物生长发育快,但丘陵山地比例大,耕地较少,降水变率大,易受洪涝威胁。西北地区土地面积广,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夏季温度高,但严重干旱缺水,沙漠、戈壁和盐碱地分布很广。青藏地区地势高,太阳辐射强度为全国之冠,但气候寒冷,生长期短。


  社会经济条件由于各地区在农垦历史先后、民族生活习惯、人口密度、工业交通城市分布及不同时期国民经济需要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别,往往在相同的或相似的自然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的农业特点。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农垦历史已超过3000年,而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等地区则不过一二百年甚至只有几十年,两地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差别显著。藏、蒙古、哈萨克、塔吉克等族是长期从事畜牧业的民族,而汉、维吾尔、回族等则长期习惯以农为主。这些民族的不同分布区,基本上也就是牧区和农区的所在地。朝鲜族擅长种植水稻,东北地区的水稻分布区过去往往就是朝鲜族分布区。人口密度影响农业劳动力的保证程度和农产品的需要程度,从而影响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和作物布局。全国大面积复种指数最高的地区,并不在地处热带、人口较稀、灌溉不发达的海南岛和西双版纳,而却在人口稠密、灌溉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全国粮食单产最高的地区,往往即为人口最稠密地区。这同劳力充裕、精耕细作有关。但粮食商品率的高低,则不仅同粮食单产有关,更重要的是同人均耕地面积、当地粮食自给需要量的大小有关。因之,人均耕地最多的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也最高。至于一些不便长途运输的作物如甘蔗、甜菜及蔬菜、园艺、奶牛饲养等的分布,则和加工工业、交通条件、城市分布发生直接联系。


  土地的农业利用与改善据粗略估算,中国土地资源中,约有74%的土地已利用或可利用于农林牧渔生产。


  ①耕地。全国耕地约0。9567亿公顷,垦殖指数为9。97%,耕地分布极为不均,90%以上分布于大兴安岭经长城至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线以东地区。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垦殖指数可达50~60%,四川盆地40%,东北平原20~30%,长江以南的丘陵低山地区一般约10~20%。西部地区耕地少,主要集中于山麓平原的小块沃洲,广大高原山区耕地很少。


  宜农荒地资源估计共0。3535亿公顷,其中质量较好的仅0。1亿公顷左右,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及新疆等地区,其余多为质量较差、开垦需要投资较大的土地,且大多又属于宜牧或宜林地,处置不当易引起农林牧业之间的矛盾。


  从北到南,不同熟制之间耕地生产水平差别很大。东北、内蒙古、甘新、青藏及黄土高原西部和北部等地区,约占全国35%的耕地,基本一年一熟,其中一部分尚实行轮歇撂荒,复种指数低于100%。华北地区大部实行二年三熟,复种指数为120~150%。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一年二熟至三熟,复种指数为180~250%。有些地区人口较稀、劳力不足,水利灌溉保证程度不高,虽位于生长期很长的亚热带或热带,复种指数并不高,甚至仍有一年一熟地。因此,无论南方和北方,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潜力都较大。但也有一些地区,人多地少,有机肥不足,片面强调提高复种指数,势必导致土壤肥力减退,或出现次生潜育化,实际是掠夺地力,这一情况亟需改善。


  在中国水田较旱地、水浇地较无灌溉地,单位面积产量往往高出50%,乃至200%以上。因之,兴修水利,解除旱涝威胁,是提高耕地生产力、实现稳产高产的关键。20世纪50年代以来,灌溉面积已从0。153亿公顷发展到1990年的0。474亿公顷,约占全部耕地的49。5%,抗旱能力大大增强。旱涝保收面积约占耕地1/6。全部旱地中,还有70%无灌溉设施(其中一般无需灌溉的南方旱地约占19%)。水田面积占耕地26。67%,约有90%分布于淮河秦岭以南地区,但其中也有一部分无水利设施或水利保证程度不高。


  现有耕地中,约有1/3以上为各种低产耕地,其中约50%是易于引起水土流失的坡耕地,约20%是涝洼、盐碱地,约23%是风沙、干旱耕地,约7%为低产水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基本建设、城乡居民点、交通、水利等的发展,占用耕地现象相当严重。平均每年占用耕地约83。3万公顷,多年累计达0。31亿公顷,而同期垦荒扩大耕地面积约0。32多亿公顷,二者大致相抵,全国耕地总面积略略超过20世纪50年代初期水平。


  ②草地。宜牧草地占国土面积1/3以上。草场面积虽广,但类型很多,产草量和质量差别很大。北部和西部的天然草场为中国主要放牧业基地。但长期以来,利用多而建设少,全国人工草场和改良草场面积仅占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的1。5%,绝大部分还是靠天养畜,草场产草量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直接影响牧业生产,使牧区牲畜长期处于“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状态。由于多年来牲畜头数增加远远超过草场载畜能力,大部分牧场出现超载过牧,局部地区草场兼受滥垦、滥樵和滥挖药材的破坏,造成草场退化、沙化,估计北部、西部牧区退化草场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3%,平均产草量下降30~50%,且质量变坏,可食性牧草比重下降,毒草杂草增多。因此,必须大力改善对天然草场的利用和加强草原建设。中国中部和南部的草山草坡,产草量高而质量较差,粗纤维含量多,草场又大多分布零散,坡陡土薄,利用不当易引起强烈的水土流失(见中国草场资源)。


  ③林地。中国森林面积1246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2。98%,与世界平均数22%比差距很大。地区分布极为不均。东北地区的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地一带为全国最大林区,次为西南地区的川西、藏东南、滇西北等山区。内蒙古东部、东北3省及长江以南各省区,森林覆盖率在25~30%以上,广大农区和牧区少林甚至无林。华北平原地区覆盖率不及10%,西北地区不及1%。林地面积中,用材林占73。2%,次为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竹林等。现有林地利用,在交通方便的林区,普遍存在重采轻造、超采过伐、更新跟不上采伐的现象,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交通不便的边远林区,得不到开发利用,成过熟林比重大,自然病腐损失多;森林火灾也较严重。人工造林则一般质量较低,成活率不高,成林面积小。除已有林地外,尚有疏林地、灌木林、未成林造林地、苗圃用地及各种宜林荒山荒地,约占国土面积15。8%(见中国森林资源)。


  ④内陆水域。全国内陆水域约有0。266亿余公顷,占国土面积2。8%,是发展淡水水产的主要场所。其中江河0。126亿公顷,湖泊0。08亿公顷,池塘水库0。066亿公顷,约有92%分布于爱辉—兰州—腾冲—线的东南部,自然条件极有利于淡水水产业。但多年来重捕捞、轻养殖,人工养殖面积占可养面积的比例,池塘占73%,湖泊仅占25%。加以不合理的围垦,使湖泊池塘面积大为缩小,水域污染和水利设施的截流等措施,使鱼类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依中国农业用地的利用现状,宜牧地、宜林地远较宜农地(耕地及可垦荒地)广阔得多。但长期以来,中国农业上往往只重视对耕地的利用与改善;反之,对于广阔的宜牧地、宜林地和内陆水域,却是利用多而改良建设少,或进行掠夺式的滥牧、滥伐、滥捕,或者任其荒芜,或进行毁林开荒、毁草原开荒、围垦水面,从而破坏林牧渔业的资源基础。发展中国农业,必须着眼于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因地制宜地进行全面合理利用,从而发掘巨大的土地生产潜力。


  农业生产结构1990年全国农业总产值7662。09亿元,其中种植业占58。49%,林业占4。31%,畜牧业占25。63%,副业占6。21%,渔业占5。36%,除西藏牧业比重大于种植业,青海、内蒙古牧业比重稍大外,其他各省区种植业均占绝对优势。这是长期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同中国人口多、粮食需要量特别大有关,也是多年来忽视多种经营发展的结果。这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是:①农业生产结构的单一性与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很不适应,自然资源尚未充分合理利用。②经济效益低,农业费用高,纯收入比例小。③以大田作物为主的农业经济,经不起天灾(尤其水旱灾害)的考验,具有较大的脆弱性。1978年以后,农业结构得到初步调整,农村经济正转向多部门综合经营,农村社会总产值已由1978年的2037。54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16619。21亿元;农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已由1978年的68。6%下降为46。1%,而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饮食业总产值则由1978年的31。4%,上升到53。9%,全国农村单一的农业结构正在发生根本变化。


  农业生产布局可分为下列5方面:


  ①粮食生产布局。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成分(见中国粮食作物地理),全国各县市粮食作物各有其组合特征:第一,在淮河秦岭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稻谷占粮食总产量70%乃至90%以上,平原地区有较多的双季稻,旱地以玉米、甘薯为主,但占比重不大。在丘陵山地区域,尤其是西南地区,玉米、甘薯比重也较大。第二,淮河秦岭以北,六盘山以东、长城以南,以冬小麦、玉米为主,次为高粱、甘薯、大豆、谷子等。第三,东北地区以玉米、大豆、春小麦、高粱、谷子为主,20世纪60年代以后,玉米扩大很快,而大豆、高粱、谷子等则缩减很多。第四,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地带,粮食作物种类多而杂,以春小麦、玉米、谷子、莜麦、马铃薯、糜子、高粱、大豆等为主。第五,西北灌溉沃洲农业地区以春小麦为主,次为谷子、糜子等。南疆等地以冬小麦和玉米为主。第六,青藏高原地区以青稞、春小麦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发展迅速,1990年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3。9倍。其中,1953~1990年平均增长2。7%,而1981~1990年则平均增长3。4%,但年际很不稳定,丰歉年起伏很大。1990年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平均每公顷为3。93吨,各地产量水平相差很大,提高单产和平衡增产还有很大潜力。


  1990年全国人均粮食社会占有量为393。1千克,粮食商品率为36。6%。为保证国家商品粮的需要,提高粮食商品率应在普遍提高各地区粮食产量的同时,有重点地选建若干片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见中国粮食作物地理)。


  ②经济作物布局。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逐年有所增长,1990年达14。4%,主要为棉花(占经济作物面积26%)和油料作物(占经济作物面积50。90%,主要包括油菜籽、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5大油料),其次为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烟叶(烤烟为主)、麻类(黄红麻为主)、药材等。此外还包括未计入农作物播种面积的茶、桑、水果、橡胶等木本经济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虽远小于粮食,但产值和商品率均高,在满足人民生活多方面需要、增加农民收入、提供轻工业原料和出口商品等方面均占有重要地位。大多数经济作物各有一定较集中的分布区。20世纪50年代初期,多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大,产量稳定增长。50年代后期起,经济作物面积缩减,种植分散,管理粗放,产量降低,商品率下降,棉、油、糖均不能自给。自7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纠正了忽视经济作物的现象,经济作物面积又有所扩大,大多数经济作物如棉花、花生、油菜籽、向日葵、甘蔗、甜菜、烤烟、茶叶、蚕茧、水果等的产量均已创历史最高水平(见中国经济作物地理)。


  ③畜牧业生产布局。1949年以来,全国畜牧业有很大发展,至1990年大牲畜达13021万头;猪36240。8万头;羊21002。1万只;大小牲畜总计达到70264。9万头(只),为1949年的3。39倍。但畜牧业仍然是农业经济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第一,畜牧业产值比重低,人均畜产品很少。1990年畜牧业仅占农业总产值的25。63%,人均年产肉量22。1千克,年产蛋量6。95千克,接近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年产奶量只有3。64千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第二,牲畜头数多而产品率很低。1990年猪出栏率只有87。84%,牛的出栏率更低。第三,牲畜增长很不稳定,广大牧区基本上“靠天养畜”,抗灾能力弱,牲畜常年死亡率超过5%。


  为加速畜牧业发展,农区要扩大饲料作物种植和发展饲料工业,提高生猪的出栏率和出肉率,改善畜禽结构,提高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半农半牧区要逐步过渡到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牧区要大力加强草场的管理和建设,改善畜群结构,加速畜群周转。在城市郊区和工矿区要建立和发展现代化畜牧业,增加肉、奶、蛋、禽产品供应。同时,应根据不同地区条件,逐步建设一批不同类型的现代化的稳定、优质、高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见中国畜牧业地理)。


  ④林业布局。1949年以来,历年累计造林保存面积0。28亿公顷,天然更新和封山育林0。326亿公顷。木材年产量由50年代初期的500多万立方米增加到5000余万立方米,提高9倍多。林产品产值增长17倍。但木材和林产品均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林业仍是中国农业经济中十分薄弱的部门,在造林、育林、护林和木材生产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逐步加以解决(见中国森林资源)。


  进一步发展林业生产,要把整个林业纳入以营林为基础的轨道,要重点建设好东北、西南两大林区;加强广大农区的绿化造林;充分发挥南方亚热带和热带丘陵山地的林业生产潜力;建设以木本油料为主的经济林和林特产品生产基地;在黄土高原和北方干旱地区大力发展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林。


  ⑤水产业布局。1990年全国水产总量1237万吨,为1949年产量的26。5倍,但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仅10。8千克。海洋水产占57。7%,以捕捞产量为主(占77。28%),养殖产量较小(22。72%)。淡水水产中,养殖产量占84。92%,捕捞产量占15。08%。长江及淮河流域拥有全国最大的淡水湖群和最密的水网,淡水水产产量占全国60%以上,次为珠江流域。进一步发展水产生产,主要在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产资源,发展人工养殖和资源增殖,重点建设一批海水和淡水养殖基地(见中国水产资源)。


  农业区划概述中国可综合地划分为以下10大农业区:


  ①东北农林区。包括辽、吉、黑3省及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地区。农垦历史短,可垦荒地广,森林资源丰富,是中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木材供应基地,也是重点开荒扩耕地区。大豆、甜菜、亚麻、温带水果等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本区的农业生产,必须战胜自然灾害特别是低温寒害的威胁,改变粗放种植习惯,大力提高单产。同时合理开垦荒地,建设高产稳产的商品粮基地;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采育并重,建设永续采伐基地。


  ②内蒙古及长城沿线牧农林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包头以东地区及从辽宁至宁夏的长城沿线地区。草原辽阔,农牧兼营,在全国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本区生产,需要因地制宜地逐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坚持以牧为主,牧农林结合;合理利用和建设草原,逐步摆脱靠天养畜状态;以草定畜,制止草原继续退化、沙化;稳定农区耕地,着力提高单产,逐步实行粮草轮作;营造防风固沙林。


  ③黄淮海农业区。包括长城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及豫西山地以东的黄淮海平原及山东丘陵地区,是中国小麦、高粱、谷子等旱粮的主产区和棉花、花生、芝麻、烤烟等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发展本区农业的关键在于综合治理旱涝碱,实现水利化,改良低产土壤,大大发掘增产潜力,实现稳产高产;因地制宜地建设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商品生产基地;改变农业结构过分单一状况,大力发展畜牧业及林果渔业生产。


  ④黄土高原农牧林区。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及秦岭以北地区,是重要的旱杂粮产区,但水土流失极其严重,是全国突出的低产、贫困地区。发展农业的关键在于把土地合理利用和治理措施结合起来,控制水土流失;利用川地、坪地、塬地建设稳产高产的农业生产基地;逐步把陡坡耕地退耕种草造林,尽快扩大草地林地比重,实行农牧林副综合发展;以流域为单位开展综合性水土保持工作。


  ⑤长江中下游农林养殖区。包括淮河—伏牛山以南、福州—英德—梧州以北,鄂西山地—雪峰山以东的广大地区。是全国稻谷、棉花、油菜籽、麻类、茶叶、蚕丝、木本油料、生猪、淡水水产等的主要商品基地或集中产区,农业经营较集约,复种指数和粮棉单产均为各大区最高。发展农业的关键在于加强水利建设,战胜洪涝渍害及伏旱威胁,改进耕作制度,合理利用丘陵山地及淡水水域,大力发展亚热带经济林、用材林、家畜家禽及水产养殖业。


  ⑥西南农林区。位于秦岭以南,百色—新平—盈江一线以北,宜昌—溆浦—线以西,川西高原以东,包括四川大部、滇黔地区及陕南、湘鄂西部,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和油菜籽、烤烟、甘蔗、生猪及经济林、用材林生产基地。但大部地区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增产潜力很大。发展农业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丘陵区水利事业,改造低产田,提高单产;充分合理利用丘陵山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建设用材林和经济林基地,发展多种经济。


  ⑦华南农林热作区。位于福州—大埔—英德—百色—盈江—线以南,包括闽南、两广大部、滇南及台湾省。农业经营较集约,大部粮食单产较高,是全国主要的蔗糖、热带亚热带水果产区,也是橡胶、椰子、剑麻、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的唯一产区。发展本区农业的关键是要发挥本区的自然优势,建设以橡胶为主的热作基地,蔗糖基地和热带水果、经济林、用材林生产基地;大兴水利,战胜洪涝旱渍,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粮食自给水平。


  ⑧甘新农牧林区。位于包头—盐池—天祝—线以西,祁连山—阿尔金山以北。农业基本上完全依靠灌溉,农区小而分散,利用荒漠及山地牧场进行季节性游牧,甜菜、瓜果、长绒棉及畜牧业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本区农业的关键在于合理开发和合理利用区内有限水源,改良盐碱地;调整季节牧场,加强草原建设,实行农牧结合;造林种草,防风固沙。


  ⑨青藏高原收林农区。是国内最大的牧区,大牲畜和绵羊头数均为全国各区之冠,人均牲畜头数也为各区最多,南部和东南部拥有全国第二大林区,农业主要限于东部和南部的河谷低地,主要牲畜、作物和树种均带有高寒地区特点。地广人稀,农牧业经营较粗放,生产水平一般较低。进一步发展本区生产,必须加速建设巩固的草料生产基地,摆脱靠天养畜状态;提高牲畜质量,调整畜群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加速林业生产建设;提高作物单产,建设区内的粮食基地。


  ⑩海洋水产区。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太平洋西部5大海域,各海域鱼、虾、贝、藻品种繁多,资源丰富。发展海洋水产生产,要根据海洋水产资源增殖及变动规律,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调整或减轻沿岸和近海捕捞强度,保护和增殖海洋水产资源,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和建设海水养殖基地,积极发展外海及远洋渔业。


  (邓静中)


  中国轻纺工业地理主要包括纺织、食品、造纸、日用陶瓷,自行车、缝纫机、钟表、皮革、工艺美术品及手工业等几十个生产消费资料的行业。


  1949年以前,中国为数甚少的纺织、面粉、卷烟、造纸等企业,集中在上海、青岛、天津等沿海城市及长江三角洲的南通、常州、无锡、苏州一带,脱离原料产地和消费布场,设备依赖进口。现今轻纺工业遍布全国。原有的沿海轻纺工业中心已改建成高中档消费品的生产、出口和科研基地,原来基础薄弱的内地和边远省区轻纺工业也有了明显的发展。


  由于长期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轻纺工业投资相对较少,建设缓慢。在布局上,目前主要轻纺工业仍然多分布在沿海省市,其产值约占全国轻纺工业总产值的近2/3。80年代以来,中国轻纺工业正在加快发展,现已将沿海与内地的轻纺工业进行了适当分工,加强联合,协调工业布局,以适应轻纺工业产品种类繁多及消费需求上的区域差异。


  纺织工业至80年代初期已发展成为包括棉纺织、印染、毛纺织、丝绢纺织、麻纺织、针织、纺织机械、纺织器材和化学纤维等8大行业的工业部门。1990年中国纯棉纱、棉布、蚕丝、丝绸、苎麻布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毛纺织规模居第3位,化纤产量则居第4位,并已成为世界第4大纺织品出口国。上海和江苏省是中国大型纺织工业基地和最主要的纺织品出口基地。江苏省的纺织生产主要集中在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等城市。


  ①棉纺织工业。中国纺织工业的主干。1949年以前,中国棉纺锭仅有500万锭,织布机6万多台。上海、青岛、天津3市的棉纺锭和布机占全国70%。1949年后,在冀中、关中地区和江汉平原等产棉区建设了新的棉纺织基地。在苏、鲁、鄂、川、晋、湘、辽、皖等产棉省区建设了许多棉纺织厂。80年代产棉区的棉纺锭已占全国的2/3,内地纱产量占全国纱产量的比重已由18%提高到43。4%。全国形成16个20万锭以上的大型棉纺织中心,其中上海拥有202万锭,天津、石家庄、郑州、武汉各拥有50万锭以上,北京、青岛、西安、咸阳、邯郸、济南、无锡、南通、重庆、沙市、广州各拥有20~50万锭。现除西藏外,全国各省区都有了棉纺织工业。


  ②毛纺织工业。1949年以前,中国仅有毛纺锭13万锭,其中90%集中于沿海城市,上海的毛纺锭约占全国的73。4%,西北羊毛产区几平没有近代毛纺织工业。50年代开始在内蒙古的海拉尔、包头和呼和浩特,新疆的乌鲁木齐、伊宁,甘肃兰州,青海西宁,宁夏银川,陕西咸阳,西藏林芝等地相继建设了毛纺织厂,逐步形成了以西北羊毛产地为中心的毛纺织基地,全国毛纺锭已发展到165万锭,产毛区的毛纺锭约占全国1/2以上。


  上海、北京、天津3市是全国三大毛纺织中心,拥有优越的技术基础和协作条件,江苏、浙江及新疆、内蒙古、甘肃、陕西、青海、宁夏等省区毛纺织工业发展很快。目前全国毛纺织工业遍及全国各省区(见中国工业地理)。


  ③丝绢纺织工业。中国丝绢纺织工业的地理分布与养蚕业分布基本一致。以浙江、江苏、上海、广东和四川丝绢纺织工业最发达。上海产丝虽少,但丝织印染业发达。四川桑蚕茧产量虽大而丝织印染能力较低,每年大量茧、丝出省加工。浙、苏、沪、川、辽、鲁、粤7省市为中国丝绸主要生产省市。此外,浙江的杭州、湖州、嘉兴,江苏的苏州、无锡、镇江,广东的顺德、佛山、广州,四川的南充、成都、重庆等地都是中国生丝和绸缎的主要产地。辽宁丹东和山东烟台等地盛产柞蚕丝绸。


  ④麻纺织工业。中国麻类资源丰富,主要有黄麻、苎麻、亚麻等类。


  黄麻主要用于麻袋编织。杭州麻纺织厂有12万枚纺锭,是中国生产麻袋和各种包装用麻布的最大企业。上海、天津、大连、青岛、沈阳、广州、承德、天水等地也有大型麻袋厂。


  苎麻为中国特产。湖南浏阳,四川荣昌、隆昌,江西万载、宜春等地手工夏布驰名中外。湖南株洲、益阳、沅江,湖北阳新,广西南宁,上海,四川重庆,江苏无锡,广东广州等市是苎麻纺织中心。湖南省苎麻纺织能力居全国首位。


  哈尔滨为全国最著名的亚麻纺织、漂染中心。其附近阿城、延寿、呼兰、海伦、依兰等地建有亚麻原料加工厂。此外,在吉、冀、内蒙古、宁、甘等省区也发展了亚麻纺织业。


  ⑤化学纤维工业。1949年基本为空白部门。50年代恢复了丹东化纤厂和上海安乐人造丝厂,随后建成了保定化纤厂和北京合纤厂。60年代自行设计并建设了南宁、新乡、吉林、上海、杭州等化纤厂,引进了北京维尼纶厂和兰州化纤厂。70年代在闽、赣、皖、湘、甘、晋、桂、云、黔等省区建成了9座维尼纶厂。与此同时利用国外技术和设备,在上海金山县、辽宁辽阳市、四川长寿县和天津大港建设了4座现代化大型石油(天然气)化纤企业和河南平顶山帘子布厂。80年代新建上海金山石化二期工程、江苏仪征化纤厂、大庆腈纶厂和北京、天津、浙江绍兴涤纶长丝厂,扩建河北保定、湖北太平店、浙江杭州和湖南邵阳等人造丝厂。目前化学纤维在纺织原料构成中已达20%,产量跃居世界第4位。


  食品工业以农副产品为原料,包括粮油加工、制盐、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加工、罐头制品、制糖、制茶、卷烟、烤烟、酿酒、蛋乳制品等,主要分布于原料产地和消费中心。


  ①制糖工业。1990~1991年,全国食糖产量633万吨(台湾未计入),居世界第5位。中国南方甘蔗集中产区粤、闽、桂、云、川5省区所产食糖占全国食糖产量的77。76%左右,其中广东省占36。71%,分布在广州、顺德、紫坭、江门、中山、东莞等地。福建食糖产量占全国10。08%,集中在仙游、莆田、厦门、漳州等地。广西食糖产量占全国18。51%,以贵港、梧州、桂平、南宁为主。云南建水、元江、开远,四川内江、资阳、简阳都是蔗糖主要产地。


  中国北方甜菜集中产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4省区所产食糖占全国食糖产量的11%,其中黑龙江省占6%。大型甜菜糖厂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的哈尔滨、阿城、讷河、佳木斯、齐齐哈尔,吉林的长春、公主岭市、吉林市,内蒙古的包头、呼和浩特和新疆的石河子等地。


  中国的多种制糖资源如甘薯、玉米、械树、甜甙的开发利用,将改变制糖工业的地理分布。全国第1座果葡糖浆厂1984年在蚌埠市正式投产。


  ②制盐工业。原盐分海盐、井盐、湖盐、矿盐4种。1990年1984万吨原盐产量中,海盐约占70%,井盐占9。7%,余为湖盐和矿盐。海盐主要集中于河北及天津、辽宁、山东、苏北4大产区,次为浙江、福建和广东。沿海有35座大中型盐场,包括长芦盐区的塘沽、汉沽、黄骅、南堡,辽宁盐区的复州湾、营口,山东盐区的寿光、羊口、胶澳,苏北盐区的青口、台北、台南、灌西等。井盐产于川、湘、鄂、赣、皖5省,以四川所产最佳,分布在自贡、犍为等地。湖盐主要在西北,青海湖盐储量最大,主要有察尔汗、茶卡、柯柯盐湖。矿盐主要在湖北应城、湖南衡阳、山西运城等地。


  ③卷烟工业。1949年以前,中国卷烟工业是仅次于纺织、面粉而居第3位的工业部门,卷烟厂集中于沿海城市。上海、天津、青岛为3大卷烟中心。80年代除西藏外,各省区都有卷烟厂,其中以豫、鲁、皖3省产量最多,次为两湖和云贵。上海、天津、青岛、昆明已发展为高级卷烟中心。


  造纸工业1949年以来,各省区都建起了规模不等的造纸工业。


  东北区是中国造纸工业最集中的地区。纸浆、机制纸和纸板产量约占全国1/4。佳木斯、吉林、石岘、开山屯、齐齐哈尔等造纸厂和扎兰屯纸浆厂均以木材为原料,白城、沈阳、营口、金城、丹东则以芦苇为原料。辽宁、吉林纸张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吉林省是全国新闻纸的生产中心。


  上海是全国高级文化用纸的主要生产基地,以外地纸浆为主要原料。长江中下游邻近湖区苇田建有岳阳造纸厂、汉阳造纸厂、镇江纸浆厂等,芜湖则有以稻草为原料的大型纸板厂。福建两广地区以木材为原料的南平、广州造纸厂是新闻纸的主要产地。广东江门、福建漳州有以蔗渣为原料的糖纸联合企业。在西南,改建和扩建了利用本地木材、竹子为原料的四川宜宾、重庆、乐山造纸厂。西北造纸工业主要分布在咸阳、宝鸡等地。华北区利用芦苇、棉杆和麦杆等资源,在天津、北京、宣化、保定等地发展了大型造纸厂,其中天津为华北地区最大的造纸中心。


  日用机械工业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日用机械工业主要分布于沿海省市。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日用机械制造中心,其自行车、缝纫机产量均占全国1/4,手表产量占全国1/3以上。自行车工业主要分布在沪、津、鲁、辽、苏、粤、冀、鄂8省市,缝纫机工业主要分布在沪、津、粤、辽、苏、鲁、京、陕8省市,手表工业主要分布在沪、苏、辽、津、鲁、京、陕、粤、川、豫、鄂11省市。除上海、天津、北京、广州外,青岛、沈阳、大连、南京、苏州、开封、西安、武汉等城市都是中国日用机械制造中心。


  日用陶瓷工业陶瓷原料粘土、高岭土等分布广泛,中国除天津、西藏外,各省区都有陶瓷工业,其中粤、湘、赣、冀、鲁5省日用陶瓷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江苏宜兴、山东淄博、河北唐山和邯郸、广东大埔、石湾和枫溪等地均为中国著名陶瓷产地。


  合成脂肪酸和合成洗涤剂工业日用化工是中国轻工结构中的新兴工业部门。辽宁、天津、上海的合成脂肪酸工业发达,所产皂用合成脂肪酸占全国总产量的65%,上海、天津、北京3市的合成洗涤剂产量占全国1/3。全国最大的南京烷基苯厂的建成投产,为合成洗涤剂工业提供了原料。除西藏和青海外,各省区都建有合成洗涤厂或车间。


  手工业是中国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亦称为二轻工业。手工业分布面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经50年代以来的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和机械化水平。


  手工业生产一般接近原料地,就地取材,产品具有地方传统技艺特色。中国工艺美术丰富多彩,如北京的玉器、景泰蓝、雕漆,浙江的东阳木雕、黄杨木雕,湖南的菊花石雕与烟花,江苏、广东、四川、湖南的四大名绣,天津的手工地毯,广东佛山的灯彩,江苏宜兴和广西坭兴的紫砂陶器,苏州的檀香扇,青岛和大连的贝雕,天津的泥塑,无锡惠山的泥人,北京的风筝,广东的椰雕和橄榄雕,贵州和云南的蜡染,抚顺的煤精雕,甘肃的夜光杯,四川的瓷胎竹编,洛阳的唐三彩,上海的绒绣,杭州的绸伞等产品,均精美绝伦,驰名中外。


  (魏心镇王缉慈)


  中国人口地理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990年7月1日中国第4次人口普查统计,包括台湾省、香港、澳门在内的总人口达11。60亿人,其中大陆部分11。34亿人,占同年世界总人口的21。9%。(参见彩图插页第16、1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从1840~1949年的109年间,人口平均增长0。2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49年底的5。42亿人(未计入台湾省和港、澳的人口,下同)增至1990年7月1日的11。6亿人(包括台、港、澳。其中台湾省人口是1990年3月底的数据;港澳均按1989年底公布的数据推算)。1953~1990年年均增长1。79%。增长速度为中国历史上所罕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40年间,人口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1950~1958):属高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时期。年均出生率约35‰、死亡率约15‰、自然增长率约20‰。第2阶段(1959~1961)属出生率急剧下降、死亡率回升、自然增长率很低的时期。年均出生率约21‰、死亡率约18‰、自然增长率约3‰。第3阶段(1962~1971)属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时期。年均出生率约36‰(最高的1963年达43。37‰)、死亡率约9‰、自然增长率高达27‰左右。第4阶段(1972~1989)属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时期。这一时期,人口年均出生率约21。6‰、死亡率约6。9‰、自然增长率降到约14。7‰。据第4次人口普查显示,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生率达20。98‰、死亡率为6。28‰、自然增长率仍为14。7‰。不同时期中国人口发展特点的显著差异,是社会经济发展与后期人口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口构成可从人口年龄、职业、城乡人口构成3方面简述。


  人口年龄构成中国的人口年龄构成仍较年轻。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953年为36。3%;1964年为40。7%;982年为33。6%;1990年为27。7%;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同期分别为4。4%、3。6%、4。9%和5。6%。中国年龄构成目前正向缩减型方向发展,表现在1982年以后的年龄结构中,14岁以下各岁人口在逐年减少。年龄构成的变化将使中国劳动力适龄人口的绝对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长。按中国通用标准,男16~59岁、女16~54岁划为劳动力适龄人口。全国大陆部分(下同)劳动力适龄人口情况见表1。中国现有劳动力资源,接近世界发达国家全部劳动力数量之总和。根据预计:1995~2000年每年约有1900万人进入劳动力适龄人口的行列,而同期每年退出劳动力适龄人口行列仅800~1000万人。在这期间,中国劳动力适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和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仍将不断增加,而平均每个劳功力适龄人口的负担系数将减少,人口老化程度亦将较快提高。但到2000年,预计中国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还不会超过9%,低于1990年工业化发达国家占总人口10%的老化水平。


  人口职业构成1949年以来,中国非农业人口有计划稳步增长。1952年为8921万,占总人口的14。4%。


  1990年增加到21985万,占总人口的19。43%。今后非农业人口增长的速度将会加快,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将不断增加。


  据1989年统计,全国在业人口有55329万人,占总人口的49。8%,比1949年占33。4%提高了16。4%。被抚养人口共58862万人,占总人口的50。1%。在业人口的抚养比(以在业人口为100)为106,而1949年的抚养比为199。


  全国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中,农、林、牧、渔劳动者占60%,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占24。5%,教育、科学、卫生、文化人员占3。5%,服务业、商业工作人员占6。5%,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其他人员等共占5%。除农业劳动者远高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外,其他劳动者所占比重均比上述国家低。按国际上通常以“三个产业”的划分来看中国在业人口构成,则“第一产业”占60。2%;“第二产业”占21。9%;“第三产业”占17。4%。今后中国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在业人口所占的比重将会较快增长,第一产业的在业人口将减少。


  城乡人口构成中国城乡人口构成中,城镇人口比重小,乡村人口比重大。1949年末,城镇人口仅10。6%,乡村人口占89。4%;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时,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26。23%。41年来城镇人口比重约增加16%。


  国内各地城乡人口构成差异较大。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东北3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7。52%,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华北区(包括京、津两市)占31。78%,华东区占25。42%,居第3位。西南区城镇人口比重最低,仅占18。85%。就省(区)而论,以辽宁省城镇人口占的比重最高(50。86%),西藏自治区最低(12。59%)。乡村人口所占的比重的分布恰与城镇人口分布情况相反。


  人口迁移又可分为省(区)际间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两方面。


  省(区)际间人口迁移省(区)之间人口迁移大致区分为下列3类情况:①为在内地与边疆地区建设新的工业基地,从东南沿海迁至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和西南等地区。②为开垦荒地,建设新的农业基地,由城镇移到黑、内蒙古、新、粤、海南、桂、滇、赣等省区。③黄河、长江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及湖南等人口稠密地区,部分农村人口迁往地广人稀、荒地资源较多的边疆和江西等省区。总计1950~1979年,省(区)际净迁移人口大约2500~3000万人。8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等的设立及晋、宁等地资源的开发,省际间人口迁移出现重大变化:①内地的川、皖、豫、黑、吉等省人口向粤、鲁、辽等省区迁移;②河北人口向京、津两市迁移,江、浙、皖人口向上海迁移;③川、湘、豫等省人口向开发资源的晋、宁等省区迁移。


  省(区)际人口迁移的结果,导致“三北”地区和沿海一些省份人口增长快,其中特别是黑、内蒙古、新、宁、青、粤等省区增长最快;其次,使滇、桂、黔和赣、鄂等省区人口增长亦较快。这使中国人口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情况发生了一些有利的变化,同时,对合理配置生产力,发展边远地区经济,也起了积极作用。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据1986年全国74个城镇抽样调查结果,推算1950~1986年,中国大陆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约5000多万人。1984年下半年,国家放宽了农村人口到城镇做工、经商等户口迁移的规定,加上设镇的标准降低,中国的城镇人口出现较快的增长。1990年底全国城镇人口比重比1982年第3次人口普查时增加了5。68%(即增加9105万人)。


  人口分布以1990年中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8人,是世界平均水平(34人)的3倍多。


  自1982年普查到1990年,省区间人口密度增长,以边远地区的宁夏、青海和南部沿海的粤、闽、桂、海南及京、冀一带人口密度增长幅度较大,华东、东北和四川等省区增长幅度较小。


  中国人口分布很不平衡。沿海12省、市、自治区平均每平方公里364人,内地18省和自治区平均80人。其中,内蒙古、藏、青、新4省区只有9人,与沿海相差达40倍。除3直辖市外,人口密度最高的江苏省达每平方公里654人,而最低的西藏自治区仅有2人。如以漠河—兰州—腾冲一线为界,将全国分为东西两部分:据1990年人口普查,东部土地面积占全国的43%,拥有全国94。4%的人口,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达231人,西部土地面积占全国57%,人口仅占全国的5。6%,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10人。


  根据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特征,可将东部分为7区,西部分为2区。


  东北区包括辽、吉、黑3省,从19世纪末由于关内大量移民,才逐步得到较多的开发和利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工作,人口由50年代初的4000万左右增长到1990年年中的9833万。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4人,区内人口分布因地区而异:①松辽平原、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集中了东北人口的大部分,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均在200~400人。其中,绥化—哈尔滨—大连与沈阳—山海关铁路沿线及辽河下游,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多在600~800人,尤其是辽宁中部沈阳、抚顺、鞍山、本溪、辽阳五市城市分布地区,人口更为密集,每平方公里达1350人左右。②松辽平原以东、以北的丘陵和松嫩平原西部,除城镇居民点和佳木斯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外,每平方公里人口降为100~200人。③长白山和小兴安岭林区以及三江平原,人口密度一般不足25人。


  黄河下游区包括北起长城、南到淮河,西依太行山与秦岭,东抵渤、黄海的地区,1990年年中人口达2。7亿,平均每平方公里569人,是全国人口最密集地区。其中黄淮海平原密度高达500人以上。


  本区又可分为:①太行山前冲积洪积扇地带、鲁中山地西麓和京杭运河沿岸等地,人口非常密集,几个稠密的人口中心,如定县—石家庄、北沁河、丹河下游与人民胜利渠地区,以济宁为中心的鲁南地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均在600~800人。②河南许昌、安徽阜阳的颍河流域,人口密度亦在600~800人。③河北省东南部地区、安徽淮北大部分地区及河南中牟、开封地区,每平方公里人口300~500人。④滨海盐土地带,人口密度一般100~300人。⑤黄淮平原以北、以西的丘陵和鲁中山地、胶东丘陵,每平方公里人口一般200~400人,有的地方仅100~200人。


  长江中下游区包括淮河以南,南岭和钱塘江以北,西至巫山的广大地区,为中国人口最多地区,有2。6亿人口,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32人。


  本区人口密度高的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其中:①长江三角洲,平均每平方公里900人以上。②苏北平原,人口每平方公里400~600人,其中淮安、盐城一带达600~800人。③安庆—镇江长江沿岸平原与巢湖平原,每平方公里500~800人。④长江中游平原,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00~600人。其中黄梅—武汉的沿江平原,应城以南的汉江下游平原,洞庭湖平原,每平方公里人口亦在400~600人。⑤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外的淮阳丘陵、南阳盆地和湘资水流域等地,每平方公里人口为300~600人,其中南阳盆地底部和湘中一些区域,每平方公里500~600人。江西大部分地区和皖南、大别山、鄂西、湘西等山地,每平方公里人口一般在200人左右。


  东南低山丘陵区包括浙江省钱塘江以南地区和闽、台、粤、桂4省区和港、澳地区。1990年年中人口2亿,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293人。


  鉴江、珠江、韩江、九龙江、晋江、瓯江、灵江、钱塘江等主要河流的三角洲平原及台湾西部平原,每平方公里一般在600~800人,其中广东珠江三角洲和浙江宁绍平原每平方公里人口达700人以上,潮汕平原和瓯江下游平原达1000人以上。由沿海三角洲平原向内陆,人口密度逐步下降为200~400人,北部、西部山地一般为100~200人。但山间盆地,如广西的玉林盆地、广东的兴宁盆地、浙江的浦阳江谷地等,每平方公里人口达400~600人。


  西南高原区包括黔全部和滇的绝大部分地区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大部分地区,1990年年中人口达0。68亿,平均每平方公里120人。东部云贵高原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多在100~200人。其中坝子如滇池、玉溪、曲靖、安顺、贵阳、遵义等盆地及其周围,每平方公里人口一般在200~300人。黔南只有50~120人。西部高原峡谷区,除大理、保山等坝子人口较密(150~200人)外,大部分地区人口较稀。人口多沿河谷分布,一般每平方公里50~100人,滇南每平方公里只有10~50人。


  川东陕南区位于长江和汉水上游,包括四川盆地和陕南,1990年年中人口达1。08亿,平均每平方公里331人,仅次于黄河下游区。四川盆地的盆地底部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高达500人以上,与黄淮平原、长江下游平原同为全国人口稠密区。在盆地中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主要有:①成都平原,每平方公里达800多人。②沱江下游和宜宾—泸州长江沿岸一带,每平方公里700~800人。③沱江与涪江的中游中江、乐至一带,每平方公里人口在600~700人。④渠江流域中游,每平方公里人口亦在600~700人。至于盆地周围山地,人口密度一般在200~300人,大巴山等较高山地,多在100~200人。


  陕南包括秦岭、大巴山北坡和汉江上游谷地。汉江河谷每平方公里100~200人,其中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达200~400人,其他广大山区大多为50~100人。


  华北山地与高原区北起阴山山脉,东到张北高原、太行山,南到秦岭,西到乌鞘岭,1990年年中人口0。94亿,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143人。陕、晋两省中部的渭河平原与汾河各地人口稠密,渭河平原每平方公里达500多人,汾河各地300~400人。南部许多平缓的山间盆地与河谷平原,如长治、彬县、天水、甘谷等,每平方公里200~300人。北部许多山间盆地、河谷平原,如西辽河中游,滦河中游,桑干河与滹沱河上游,大黑河中下游等,每平方公里为100~200人。宁夏中、北部多在1人以下,但后套平原和银川平原每平方公里则有100~200人。广大黄土高原一般每平方公里人口50~100人,其中有的地方仅25~50人。


  西北干旱区包括东起大兴安岭,西抵帕米尔,南到阴山、包头—庆阳—乌鞘岭和青藏高原北缘的广大地区,1990年年中人口仅0。5亿,平均每平方公里仅17人。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林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10人,其西侧的宽广阶地与河谷平原10~50人;呼伦贝尔草原、锡林格勒盟和乌兰察布盟北部,内蒙古西部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人口1~10人。甘肃河西与新疆天山南北,绿洲人口较密,每平方公里为10~50或50~100人。其中大的绿洲中心在100~200人,而绿洲周围每平方公里人口1~10人,最外围的荒漠和高山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


  青藏高原区包括藏、青两省区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川西及滇西北,人口0。09亿,平均每平方公里仅4人。全区人口主要集中于海拔3000~4000米以下的河谷农业区:①青海东部(日月山以东)的湟水、黄河、大通河两岸集中了全省2/3以上的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50~100人。②藏南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全藏42%的人口集中于此,每平方公里约50人。③藏东川西高原峡谷区,每平方公里20~50人。


  广大牧区,大致青藏公路以东每平方公里人口1~10人,青藏公路以西大多每平方公里不到1人。


  (仇为之朱云成)


  中国森林资源中国森林面积小,资源数量少,地区分布不均。1990年中国森林面积为1。246亿公顷,人均约0。107公顷,而全世界森林面积约40。49亿公顷,人均约0。8公顷。中国森林覆盖率12。98%,而全世界森林覆盖率为31%。中国森林蓄积量91。4亿立方米,人均约8立方米,而全世界森林蓄积量约3100亿立方米,人均约72立方米。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山区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造林、营林经验,培育了大面积的人工林,特别是南方山区的杉木林和竹林。


  中国幅员辽阔,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加之植物种类繁多,森林植物和森林类型极为丰富多样:


  ①东北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中国主要天然林区,现有森林3094万公顷,占全国的26。9%;森林蓄积量28。9亿立方米,占全国32%;森林覆盖率约为37。6%。经过采伐更新和人工改造经营,区内人工林的比重将逐渐增加。本区西北部的大兴安岭主要是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林和采伐后的桦木、山杨次生林,部分地区有樟子松林,沿河流有杨树和钻天柳(亦称朝鲜柳),东南部有生长不良的蒙古栎林。小兴安岭主要是红松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树除红松外有落叶松、鱼鳞松、红皮云杉和冷杉(臭松);阔叶树有椴树、水曲柳、核桃楸、黄菠萝、榆树和械树类及多种桦木和杨树。长白山区的森林与小兴安岭林区相近似,但阔叶树种的比重增加,并有沙松(冷杉一种)和长白赤松。


  ②西南亚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中国第2重要天然林区。这一林区海拔高差很大,森林主要分布于山坡中下部,一般在4000米以下。全区有林地面积2245万公顷,占全国19。5%;森林蓄积量35。8亿立方米,占全国39。7%;森林覆盖率28。3%。林区针叶树有多种冷杉、云杉及落叶松、高山松、铁杉;阔叶树有多种桦木、槭树、高山栎。在海拔较低处还有椴树、榆树、槭树和高山松、华山松等,海拔更低的山坡出现壳斗科、樟科等常绿阔叶树。林区林下植物有杜鹃、悬钩子、忍冬和箭竹等。林区内栖息着许多珍稀动物。大熊猫即生长于以箭竹为主要林下植物的云杉、冷杉林内;并有金丝猴、扭角羚等。


  本区因位于长江许多支流的上游,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应充分重视。在陡坡、山脊的森林应划作水源林,并应划定必要的自然保护区,保存珍稀物种和森林类型。


  ③南方松杉林和常绿阔叶林及油茶、油桐等经济林。这一地区主要森林树种有马尾松、黄山松、杉木、柳杉、柏木,多种竹类(主要有毛竹、淡竹、桂竹、刚竹、南部还有丛生竹)和多种常绿阔叶树(主要有樟树、楠木、栲类、石栎、常绿青冈、木荷、木莲、阿丁枫、胆八树等)。此外有许多落叶阔叶树如多种栎类(包括栓皮栎、麻栎、小叶栎、檞栎)、山毛榉、枫香、檫树、拟赤杨、光皮桦等。中国多种特有树种原产于此。针叶树中有银杏、水杉、杉木、金钱松、银杉、台湾杉、白头杉、福建柏;阔叶树有珙桐、杜仲、喜树、观光木、伯乐树、香果树等。多种经济林产品重要的有油茶、油桐、乌桕、漆、棕榈、厚朴、杜仲、白蜡。油茶面积约有300多万公顷;油桐约200万公顷。


  南方山区面积大,气候条件好,具有林业生产潜力,大力发展用材林、竹林和多种经济林木,能提供大宗竹木材料和多种林产品,既能提供国民经济建设和各种工业原料,又可用作人民生产生活资料。南方是多山的地区,不少山地坡度很陡,雨量多并常出现暴雨。因此森林对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减免洪水灾害和下游河流、湖泊、水库的淤积有重要作用。


  ④华北落叶阔叶林及油松、侧柏林。这一林区的范围,大致北自辽宁南部,南到淮河以北,包括华北广大山区。目前仅有散生的小片栎类、桦木、山杨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和小片的侧柏、油松等针叶林。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山谷局部地区有少数白蜡、槭树、椴树、青杨等生长。在海拔较高山地还有小片华北落叶松、云杉(青杆和白杆)及少数冷杉。本区需大力保护和培育森林,生产用材、薪材并涵养水源,保持土壤。


  ⑤华南热带季雨林。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主要林区有海南岛及南海诸岛、台湾省南部及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地区。森林基本上属热带季雨林,在湿润的山谷树木板根现象较明显,林下有高大的树蕨、棕榈科植物,树干附生兰科、蕨类及天南星科植物,显出热带雨林的景观。这一林区蕴育和保存极为丰富的森林植物,有青梅、坡垒、龙脑香、娑罗双树等龙脑香科树木,并有蝴蝶树、人面子、番龙眼、山楝、麻楝、卵叶阿丁枫等热带树种,在西双版纳和广西最南部还有野生团花树。此外,陆均松、鸡毛松在海南岛和云南南部也有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则有以常绿壳斗科树木为主的常绿阔叶树林。在低海拔及河谷雨量较少处旱生型现象明显,如海南岛南部有厚皮树,闭花木、合欢属(黑格、白格)、刺竹等近似稀树草原的旱生型热带林。


  华南热带林区是中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但这里有漫长的旱季和偶尔出现的10℃或以下的低温。因此,要采取防干风、低温的措施。海南岛种植橡胶前,栽种防风林带收到良好效益。


  ⑥中国森林除分布于上述各林区外,在广阔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绿洲境内及沿河流以及一定高度的山地也有森林分布,如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杨林、天山、祁连山中山地段的云杉林等。此外,在中国东部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平原、盆地和三角洲,原有天然林早已破坏,只有零星散生的树种和小片丛林。20世纪50年代以来营造了农田防护林、衣林间种和四旁植树。有不少的县,森林覆盖率已达到10~15%。这些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对农田起到很大的防护效益,四旁植树改善并美化了环境,同时也提供就地需要的用材、薪材和多种林产品。至1989年,中国人工造林面积达3830万公顷,占世界人工造林总面积的1/3。


上一篇:关于海盗的知识
下一篇:中国古代航海技术上的成就
收藏 意见建议

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不念过往 不畏将来,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加油共勉之! 靓仔美女 未来属于你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