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生死疲劳》中主要人物的原型分析

《生死疲劳》中主要人物的原型分析


        关键词:原型批评;佛教;人物原型

        一、引言
        莫言是第一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代表作《生死疲劳》自出版以来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称赞,目前已被翻译成英、法、德、日等十几种语言。《生死疲劳》曾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06年度小说排行榜”(榜首)、亚洲“2006年十大好书”,2007年获“‘福星惠誉杯’,《十月》优秀作品奖”,2008年获得香港浸会大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首奖,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的成功与小说中人物原型的设置有很大的关系,其中主要人物的原型来源于佛教故事中的人物。本文基于原型批评理论和佛教故事分析《生死疲劳》中主要人物的原型,通过原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更好地透析作者在小说中所蕴含的深刻主题。

        二、原型批评理论简介
        原型批评理论是一种文学研究的途径或方法,20世纪流行于西方国家,是指从宗教现象中探寻文学的起源。原型又称原始意象,是一种形象,或为妖魔,或为人,或为某种活动,是我们的祖先无数典型经验的心理凝结物。瑞士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认为在个体的无意识之下还有一层更深层次的无意识,他把这层无意识称为集体无意识。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通过遗传而来的,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1](P61)卡尔·荣格从分析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作品创作的“自主情节”。他认为,作品的创作过程并不完全受作者知觉主体的控制。任何作品都可以在古老的神话和传说中找到它的原型。创作过程包含着集体无意识深处的原始意象的无意识的激活。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似乎受到一种异己力量的控制,这时作品中的声音不是作者一个人的声音在说话,而是全人类的声音在说话。[2](P95-96)加拿大原型批评大师诺思罗普·弗莱是原型批评的集大成者,他在卡尔·荣格的基础上发展了原型批评理论,他认为原型是典型的即反复出现的意象。按照他的观点,一首诗跟一个新生婴儿一样,是降生在业已存在的一种词语秩序之中的,它既附属于这种诗歌结构,就必然带有这种结构的特征。新生婴儿作为一个个体单位,重现了他所属的社会群体;一首新诗与它所属的诗歌领域,也存在类似的关系。文学的各种形式同样也不存在于文学之外,就像奏鸣曲、赋格曲及回旋曲不能存在于音乐之外一样。[3](P139)

        三、《生死疲劳》主要人物原型分析
        1.蓝脸的人物原型分析
        蓝脸是《生死疲劳》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小说中全中国惟一坚持到底的单干户。《生死疲劳》中蓝脸的原型可以追溯到佛教故事中的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又名悉达多,是佛教的创始人。出家前,释迦牟尼是净饭王的太子,出生在宫廷中,原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长大成年后,有一次出游,他看到年迈的老人手持拐杖,步履蹒跚,有感于人生老苦。又一次,释迦牟尼出游看到面色萎黄、气喘呻吟的病人,太子心生怜悯,有感于人生病苦。又一次,他看见一死者,身体僵硬,臭积难闻,其一家老小悲痛不已,释迦牟尼顿感人生死苦。因有感于人生病、老、死苦,回宫后,释迦牟尼决定出家修行,以解脱病、老、死之苦。释迦牟尼身为太子,出家求道的阻力非常大。父王先是设置种种障碍, 在宫中增设歌舞、美女取悦太子,同时加强门卫守护,防止太子出家;后来太子半夜出走,父王又派王师大臣去追寻,说服太子回家。王师大臣以各种世俗道理试图说服太子回家,先动之以父母亲情,又说求法不必处山林,在家亦可求道。悉达多太子信念坚定,不为所动。后来王舍城的国王瓶沙王要给他一半国土和军资,让他放弃出家,太子婉言谢绝。[4](P234)蓝脸坚持单干的决心和释迦牟尼矢志不渝的修行决心几乎一样。西门屯的最高领导人洪泰岳动员了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能言善辩的女人及心灵嘴巧的学童来蓝脸家劝说蓝脸入社。那些老人就像忠诚的老兵一样,把守着牛栏门口,说:“蓝脸,贤侄,入了吧,你不入社,人不高兴,连牛也不高兴。”那些女人们盘腿打坐在蓝脸家的炕上,嬉皮笑脸地说:“只要你们答应入了社,我们立马就走,如果不答应,就让我们的腚,在你们家炕上扎根,让我们的身体,在你们家抽芽、长叶、开花、结果,让我们长成大树,把你们家的房顶撑开!”那些以莫言为首的顽童,发起攻心战役:单干是座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摇到桥下淹没了。人民公社通天道,社会主义是金桥,拔掉穷根栽富苗。蓝脸老顽固,单干走绝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缸醋。蓝脸说:“我早就发过誓要单干到底,不能自己掌自己的嘴。”[5](P98-101)在蓝脸和释迦牟尼的身上都体现出一种钢铁般的意志力,他们都不会因为他人的劝说而改变自己的想法。释迦牟尼为求道受尽了艰难困苦,他曾在深林中苦修六年,日食一麻一麦,以淡泊明志求得早日悟道。蓝脸是当时全国惟一的单干户,因拒绝众人的劝说,受到众人的排挤,人们以各种手段羞辱他,洪泰岳对蓝脸说:“‘螃蟹过河随大流’,‘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要顽固不化,不要充当挡路的石头,不要充当硬汉子,比你本事大的人成千上万,都被我们修理得服服帖帖。我洪泰岳,可以允许一只猫在我的裤裆里睡觉,但决不允许你在我的眼皮底下单干!”[5](P21)蓝脸的养子西门金龙为了逼他加入人民公社用红漆把他双眼差点泼瞎。后来蓝脸的全家只剩蓝脸一个人没加入合作社,他孤独地守着一亩六分的土地,只能每天夜晚来到他的土地上劳作,如此春去秋来,年复一年,直到人民公社解体。在他和释迦牟尼身上均有一种能忍、能寂的品质。释迦牟尼在深林中修行时曾经因日食一麻一麦导致身体乏力瘫倒在河边,一名叫难陀波罗的牧女供养其乳汁,使其恢复体力。蓝脸在雪地里曾奄奄一息时,西门闹把他救回家,抚养他长大。这与释迦牟尼瘫倒在河岸边被牧女救活的故事如出一辙。

        释迦牟尼最后在菩提树下结伽趺坐,得道成佛。释迦牟尼即将成佛时,祥光冲上死亡与欲念的魔宫。魔王波旬想方设法阻止释迦牟尼成佛,先派了三名魔女(一名叫爱欲,一名叫贪欲,一名叫乐欲)去蛊惑释迦牟尼,但是没有成功,后来又亲自带魔兵、毒虫阻止释迦牟尼成佛,但释迦牟尼仍然专心修行。西门屯的领导人洪泰岳以蓝脸孩子们的前程威胁蓝脸,劝蓝脸不为自己着想也要替孩子们的远大前程考虑,但蓝脸仍然没有妥协。释迦牟尼能抵御宫廷优越生活的诱惑以及爱欲、贪欲、乐欲的诱惑,蓝脸也不为各种利益所动摇。他们都能抵御诱惑,均不为利益所惑。释迦牟尼历经坎坷最后终于得道成佛,有个圆满的结局。蓝脸也有一个圆满的结局。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实行分田到户,土地变成个人的财产,人民公社最终解体。蓝脸由最顽固的单干户一下子变成了走在时代最前列的先行者,终于苦尽甘来。最后,在蓝脸和释迦牟尼身上都表现出一种大智慧。释迦牟尼是无上正等正觉的佛,在他身上表现出一种看破红尘,洞察世间一切烦恼的大智慧。释迦牟尼佛的塑像亲切、庄严、宁静,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在蓝脸身上也同样体现出一种大智慧。当西门屯的领导和社员劝蓝脸加入人民公社时,蓝脸说亲兄弟都要分家,一群杂姓人在一起干是不会长久的。最后,果然不出其所料,后来生产大队瓦解,人民公社解体,农村实行分田到户,土地被分到个人名下。蓝脸能够预测到人民公社必然灭亡的趋势,这足以体现他的智慧和远见,因此可以认为蓝脸是释迦牟尼的置换和变形。小说通过人物原型的设置加强了我们对蓝脸这一人物性格的了解,蓝脸性格的基本特征是向往自由,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其次,从人物原型的角度可以进一步看出作者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少欲无为是摆脱人生苦难和获得自由的法宝。

        2.西门闹的人物原型分析
        西门闹是土改时被无辜枪毙的高密东北乡地主。西门闹在世时扶贫济世,土改时被不分青红皂白地枪毙,因此到了阎王那里喊冤叫屈。于是阎王让他投胎转世,转世后西门闹身为动物,魂为人,因此仍然具有人的记忆。他带着仇恨的情绪不断地反抗,阎王让他不断地在畜生道轮转,一世为驴,一世为牛,一世为猪,一世为狗,一世为猴,最后转世为大头婴儿。西门闹是小说的叙事主人公之一,小说通过他的见闻讲述了高密东北乡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西门闹本性慈悲,乐善好施。他在关帝庙前雪地里把奄奄一息的蓝脸抱回家救活。他看到一个赤裸的男人冻死在土地庙前,出钱将其掩埋在村西老墓田里。村里的半大小子黄瞳在他家偷了一包烟,他不仅不计较,还送了人家一包茶叶。大灾荒那年春天他平价粜出二十石高粱,免除了所有佃户的租子,使许多人活了下来。他还捐钱修复庙宇的神像,施舍粮食给高密东北乡的每个穷人。甚至西门闹转世为猪时还舍身救落水孩童。西门闹的慈悲和救苦救难的形象与佛教故事中的观世音菩萨形象相似。观世音菩萨最主要的特质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传入中国大约是魏晋时期,是随着净土宗的盛行而日益深入人心的。净土宗的信仰是称名念佛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即西方极乐世界,魏晋时期社会的动乱是造成这种信仰盛行的社会现实根源。哀鸿遍野、苦难深重的动乱社会,更促使人们信崇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在印度佛教庞大的佛菩萨王国里,中国民众很快选择了观世音菩萨,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广大民众祈望有一位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的救世主。在频生的天灾人祸面前,束手无策、陷于失望甚至绝望境地的平民百姓,需要这样的救世主。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基辛说:“宗教强化了人类应付人生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即死亡、疾病、饥荒、洪水、失败等等。在遭逢悲剧、焦虑和危机之时,宗教可以抚慰人类的心灵,给予安全感和生命意义,因为这个世界从自然主义的立场而言,充满了不可预料、反复无常和意外的悲剧。”[6]观世音菩萨原本是伟丈夫的男子形象,自从传入中国之后便有了中国的文化特征,中国民间供奉的观世音菩萨是端庄高贵的女菩萨。观世音菩萨在民间影响深远,人们相信如果遇到困难或灾难,只要虔诚膜拜观世音菩萨,就可以得到解救。民间流传的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的事迹举不胜举,如《西游记》中的观世音菩萨屡次于灾难中救唐僧师徒,确保唐僧顺利取经。还有人们熟悉的送子观音,信徒们相信当人们有生育的愿望时,膜拜观世音菩萨即可如愿以偿。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美德被普天之下的百姓广泛赞颂,观世音菩萨的神像庄严、慈祥,令人敬畏。观世音信仰已成为一种民间传统文化,储藏在人们的无意识深处。作者在文中设置这一人物原型具有深刻的含义,首先,这一原型存在的意义在于暗示西门闹的善良。一个如此朴素善良的人却遭受了巨大的冤屈,包含着作者对西门闹的同情。其次,观世音菩萨集真、善、美于一身,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和平仁爱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四、结语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对一部小说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死疲劳》自出版以来好评如潮,这与小说中人物原型的巧妙设置是分不开的。佛教诞生于印度,发展于中国,流传于世界各地。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尤其是人的精神生活和心理生活。每年初一烧香礼佛的信众不计其数,千年古寺更是人群摩肩接踵。佛教文化已成为人类文化的珍品,根植在人们心中,成为支撑人们生活的一种信仰,佛教故事中的许多原型已经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深藏在人们心中。由于集体无意识和原型具有普适性,不同的人面对类似的情境时,均能产生共鸣。一个原型的影响力,无论是采取直接体验的形式还是通过叙述语言表达出来,我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它发出了比我们自己的声音强烈得多的声音。谁讲到了原始意象,谁就道出了一千个人的声音,可以使人心醉神迷,为之倾倒。与此同时,他把他正在寻求表达的思想从偶然和短暂提升到永恒的王国之中。他把个人的命运纳入人类的命运,并在我们身上唤起那些时时激励着人类摆脱危险、熬过漫漫长夜的亲切的力量。[2] (P97)作者将小说中的人物原型同佛教故事中的人物联系起来,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引起读者的共鸣。找到了原型就找到了本质,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在文中传达的主题——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1][瑞士]卡尔夫·古斯塔夫·荣格著.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2]荣格.论分析心理学和诗的关系[A].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加]诺思罗普·弗莱著.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批评的解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4]侯传文.佛经的文学性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莫言.生死疲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6]搜狗百科.观世音菩萨




上一篇:撒旦的文学原型与象征
下一篇:《肖申克的救赎》之人物原型分析
收藏 意见建议

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不念过往 不畏将来,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加油共勉之! 靓仔美女 未来属于你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