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有没有固定的写作手法?

假设内容是作家独特的想法,每个句子都是作家脑海里蹦出来的,没有按照一定的规律。先前我看了《虚拟文学促成全攻略》,里面介绍的方法:渴望+阻碍+行动+结局…
关注者
752
被浏览
66,941

28 个回答

小说是一个笼统概念,不同类型小说差距很大,下面将小说分为几类回答您的问题,下面的分类只是便于举例,不同类别之间是可以重合的。

一、类型小说

毫无疑问,类型小说是有所谓“公式”的,比如大部分推理小说的公式都是:发生罪案→追寻调查→发现真相,推理小说也经常出现模式化的情节,比如牛逼的侦探 VS 无能的警察、侦探经常受到法律上或生理上的限制(比如Jeffrey Deaver笔下的林肯·莱姆是全身瘫痪、苦苦寻求自杀方法的病人)、罪犯总要伪装不在场证据、罪犯必须是“最不可能的那个人”、侦探第一次怀疑的那个人不是真凶等等,大部分侦探小说都是公式+模式组合起来的。

其他类型小说,比如武侠小说、恐怖小说、言情小说也都有各自的公式或者模式,我们看武侠经常觉得似曾相识,就是这个原因。

二、其他通俗小说

类型小说只是通俗小说的一小部分,还有大量优秀的通俗小说不能归类为类型小说,比如《白鹿原》、《红高粱家族》、《活着》,这些小说不可能概括为公式,但肯定体现着某种规律,这些规律不像公式那样程式化,但其脉络仍隐约可见。比如主人公必然需要有强烈的欲望,正义的或者非正义的,合理的或者不合理的,理性的或者离奇的,周围的环境或者人事必然要和这种欲望发生关系,除了意淫小说作家之外,一般的作家都设定客观条件阻碍人的欲望的实现,或者使美好的愿望发生“异化”,在人与环境和人与命运的斗争中,展现人的性格和作家的思考,这也可以看做是“公式”吧。

三、实验性的小说

实验性的小说可以说是“反公式”,也就是作家知道公式的存在,但有意反其道而为之。举个例子,余华的《古典爱情》就是对古典的“才子佳人、破镜重圆”小说的嘲讽,这类小说可以看成对公式的反动,但先有公式,再有对公式的反动。

四、后现代小说

很多后现代小说可以说是“不遵循公式”的,比如《看不见的城市》,比如《万有引力之虹》,不过这种写法都很小众,公式是人类心理欲求的反应,人们在心理上既期待符合公式的作品,又不喜欢太符合公式以至于千篇一律的作品。

至于提问者说的,按公式写小说“就像数学题有公式代数字一样,大多滑稽”,我不大同意。诗歌有严格的韵律要求,但这不妨碍杜甫、李商隐写出好诗来,小说亦然,事实上,很多经典小说符合你的“渴望+阻碍+行动+结局”的“公式”。拿《老人与海》举例子,这就是一篇严格符合公式的小说,我来做个分析:

渴望:老渔夫圣地亚哥很多天没有打到鱼,希望钓到一条大鱼。

第一次阻碍:大鱼上钩了,但渔夫发现这条鱼的力气、重量超出了自己的掌控。

第一次行动:渔夫凭借着韧劲和勇气,战胜了大鱼;

第二次阻碍:大鱼的血引来了争食的鲨鱼;

第二次行动:老人和鲨鱼搏斗

结局:老人的鱼被吃得只剩下骨头,但老人获得了精神胜利,“梦见狮子”。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老人与海》是一篇公式化的小说,但这不妨碍这篇小说的价值。如果你有空,可以读读阎连科的 《年月日》,这也是公式化的小说,但写得也非常好。

事实上,电影工业比小说更加公式化,这是因为投资方要真金白银的砸钱,所以导演需要更有商业头脑,更遵循人类心理的规律,但公式化的电影也可能是好电影。《黑客帝国》里面有很多公式,比如用自由意志改变命运,比如主人公必须通过一次次的艰难选择完成自己的“成长”,发现自己的“使命”,又比如平凡而有勇气的人可以改变历史,这些都是电影中的“公式”,但《黑客帝国》仍然是一部富有创新性的电影。关于电影中的公式,罗伯特·麦基的《故事》已经讲得很透彻,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没看过《虚拟文学促成全攻略》,但是至少“渴望+阻碍+行动+结局”的确是一般剧本和通俗小说遵循的故事规律,这两年被炒得很火的罗伯特-麦基教你的也不过是这些东西,区别在于根据作者天赋和经验的不同,这里面是可以变出很多花样的。你应该把它当作构思故事情节时的一种指引,而不是刻板地去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