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综合导航
小说教程
大纲素材
世界架构
人物资料
描写用语
操作说明
常用网址
登录
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本版
首页
精简一套
签约引导
创作流程
大纲详解
题材参考
情节创作
世界素材
写好人物
人物素材
文笔描写
描写素材
学海无涯
免费赠品
道具
勋章
任务
设置
我的收藏
|
浏览历史
退出
腾讯QQ
微信登录
首页
›
世界素材
›
国共抗日
›
查看内容
搜索
搜索
闻黎明:龙云与西南联大
©
0 人收藏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学习、共进步
仅供交流学习
民国抗战
民国抗战:
军歌学校 » 学校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说到西南联大,都会或多或少联系到龙云,而只要提到龙云,一种感念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号称“云南王”的龙云1927年兵变上台,次年出任云南省政府主席,主政云南17年。西南联大在昆明的8年中,除最后7个月外,都在龙云的治理之下,自然得到龙云的多方面关照。这里介绍的,不过是龙云支持和扶助西南联大的一麟半爪。
闻黎明:龙云与西南联大
欢迎联大迁滇
1937年10月8日,古城长沙城第一次响起空袭警报,虽然这天日军飞机没有降临,但11月24日便遭到日军轰炸。此后,警报声时时拉响,战火一天天朝着这座重镇逼近。面对这种形势,从北平、天津南迁到这里不足一个学期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不得不考虑再次搬迁。
哪里才是安全之地呢,曾随担任云南学台的父亲在昆明居住的经济系教授秦瓒,认为云南地处大后方,不仅群山叠嶂,日军难以进犯,而且有滇越、滇缅两条国际铁路,对外联络也十分便利,主张迁往昆明。学校当局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1938年1月派秦瓒、杨石先、王明之三人赴昆明探勘。秦瓒到昆明后,父亲的人脉关系发挥了不小作用,教育厅长龚自知也甚为支持,当然最终拍板敲定的还是龙云。龙云是如何表示欢迎的,目前没见到直接史料,但西南联大得已迁至昆明,无疑龙云的态度是关键。
闻黎明:龙云与西南联大
大 联 南 西
学 大 国 山
泱 隽 荡 苍
泱 彦 荡 苍
1938年年初,长沙临时大学师生开始陆续向昆明搬迁。2月19日,由体检合格男同学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告别长沙,向彩云之南开拔。湘黔滇旅行团出发前,湖南省政府以公函形式告知云南省政府,2月21日,龙云在湘黔滇旅行团出发的第三天,便以云南省政府主席名义发出训令,指示“沿途经过各该县县长妥为护送”。
4月5日,湘黔滇旅行团即将结束贵州境内的行程,团长黄师岳电呈云南省政府,云该团“顷已由长沙进抵贵州境内,不日将循京滇公路入滇,为避免沿途发生意外计,拟请通令沿途各县,派团予以保护”。云南省政府接电当天,即向湘黔滇旅行团将要经过的曲靖等县转发了这封电报,通令遵照办理。4月19日,湘黔滇旅行团跨过黔滇交界的胜境关,进入云南省界,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情接待,这完全是地方官员秉承了龙云的旨意。
为球赛开球
1938年4月下旬,开往抗战前线的滇军六十军奉命参加第二阶段的徐州会战。在台儿庄附近的禹王山阵地上,滇军将士奋勇阻击日军坂垣、矶谷师团,为稳定鲁南战局做出重要贡献。
消息传来,西南联大师生和云南人民一样,感到无比振奋。5月6日,西南联大常委蒋梦麟、梅贻琦致电龙云,对滇军重挫日寇气焰表示祝贺。这个电报,不知什么原因没有载入档案,是笔者在旧报纸中查阅到的。该电有可能是西南联大抵昆后致龙云的第一份贺电,很有史料价值。电文云:“志舟先生主席有道,倭焰凶残,破我金汤,滇中健儿,奋师挞伐,旌旂所至,讴歌载道,鲁南鏖战,敌锋为挫,雄谋伟略,且更动员,行见扫荡夷氛。再接再厉,光复河山,胜利可必,感奋钦忻,莫可言喻,谨致微忱,伏维鉴照。专此奉肃,祇颂道祺不一。弟蒋梦麟、梅贻琦敬启。”
滇军出征时,全部装备和大部给养都由地方自筹,在台儿庄会战中付出极大牺牲的滇军急需补充,阵亡家属也需要抚恤。为此,云南省各界抗敌后援会在1938年5月9日召开会议,议决为慰劳前线抗战将士、追悼抗战阵亡官兵,及欢送第二次出征将士,组织大规模募捐。筹备期间,云南省各界抗敌后援会致函西南联大、云南大学和已迁到昆明的中央航校,提出大学生可以用球类比赛的形式进行募捐。西南联大体育组主任马约翰教授接到信后,马上与云南大学体育组主任杨元坤、中央航校体育组主任徐汝康连续召开会议,研究开展办法。5月24日的第二次筹备会议上,他们还做出一个大胆决定:足球比赛“恭请龙主席开球”。
6月4日,天气不作美,清晨就阴霾四布,中午竟还风雨大作起来。不过,这并不影响联合募捐球赛,昆明民众呼朋结友来到云南大学东门外的运动场。下午2时许,身穿灰色夹袍青马褂的龙云,由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等人陪同,在中央航校军乐队演奏中,冒雨莅临赛场。这次对阵,一方是西南联大与云南大学混合队,一方是中央航校队。开赛前,队员们在领队带领下跑步入场,排队相向而立,裁判员侯洛荀(西南联大体育教员)略加说明,球员各认疆土,然后就恭请省政府主席龙云开球。
2时40分,龙云在欢呼声中步入球场,亲自操刀,举足开球。龙云这一脚,拉开了西南联大参加云南地方募捐的帷幕,也在西南联大史册上写下了浓重一笔。
上一篇:
民国牛人谭延闿简介,谭延闿为何拒娶宋美龄为妻?
下一篇:
汉奸程斌:他为什么要出卖杨靖宇?最后的下场如何?
收藏
回复
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倒序浏览
始于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
显示全部楼层
急联大之所急
长沙临时大学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组而成,迁到昆明后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样一所庞大的战时高等学府,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教舍严重不足。为了让西南联大尽快恢复正常,龙云除指示有关部门协助解决外,还带头为学校排忧解难。
迁昆初期,西南联大总办公处租用的是崇仁街46号,这个院落原本就比较狭小,随着大批师生相继抵昆,小院就显得拥挤不堪了。龙云知道后,就慷慨地把自己位于威远街中段的公馆东院借给西南联大。龙云在昆明有三处公馆,另两处一是位于今天北京路的震庄新公馆,一是西郊海源寺附近的灵源别墅,但他住的最多的还是威远街老公馆,因为这里原是清末藩台衙门所在地,不仅商业繁华,而且距五华山省政府很近。龙云把自己常住的公馆划出一半,足见对西南联大的偏爱和器重。
1940年,西南联大新校舍落成,总公办处迁到新校舍,龙云并没有索回他的房子,于是那里又成了北京大学的办事处。威远街的这处院子,就是师生们著述中常常提到的才盛巷2号。才盛巷据说原名“财盛巷”,由于战时这里教授云集,方渐渐被人写成“才盛巷”并延用至今。
龙云不仅把公馆借给西南联大,而为西南联大解决代步工具。学校常委、北大校长蒋梦麟出入乘坐的深兰色福特牌轿车,即是龙云赠送的。
必须使用实验仪器的理工科教室,也是在龙云支持下得到解决的。位于西站附近的昆华农校,抗战爆发前不久才建成启用,是春城最现化代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当时就全部让给了西南联大工学院。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这座宏伟大楼成为译员训练班所在地,西南联大从军当翻译的同学,大多都是在这里培训后,再走上不同抗日岗位。今天,这幢大楼已整修一新,成为纪念抗日战争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人们走进这座堂皇大楼,都会想到西南联大,想到龙云。
西南联大是所战时学府,不少学生来自沦陷区,他们只身来到边疆求学,生活很是清苦。龙云非常体谅这些同学的处境,1939年2月饬令秘书处筹划资金,由富滇银行拿出5万新滇币,财政厅拨足新滇币5千元,统交省政府委员缪云台转送西南联大、中法大学等高校,作为救济基金。1940年5月,龙云又设立了奖励清寒大学生的龙氏奖学金,入选者每年奖励120元。首期获奖500名,西南联大就占了210人,为全数五分之二。
抗战时期,需要支出之处颇多,第二、三期龙氏奖学金奖励金额改为每名每年30元,但不论数目多少,都体现了龙云重视教育、关爱大学生的精神。
诚挚的祝福
作为身负重任的封疆大吏,龙云除了在一些全局性的大会抛头露面外,很少参加部门组织的活动。但是,对于西南联大却是例外。
1941年4月27日下午,清华大学在拓东路迤西会馆联大工学院举行建校30周年纪念大会。创建于1911年的清华大学,原是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设立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1925
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大多成为各个行业的中坚,清华大学也成为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到昆明后,西南联大参加过多种地方建设,清华大学因在师资、人数、学科分类、教学设施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故贡献尤多,深得云南人民和龙云的赞佩。出于对清华大学的推重,龙云接到邀请后,不仅莅临到会,还发表了演说。
龙云的演说,既表达了对清华大学的衷心祝愿,也体现了对西南联大的深切期盼。次日《云南日报》刊登的龙云讲词,为我们保存了龙云与西南联大深厚关系的珍贵资料。报道写到:龙云“略谓:清华成立于今已三十年,适当人生壮年之时。清华过去三十来造就专门人才之成绩,对国家之贡献,实已至大,前途更属无限光明。联大迁滇,跋涉千里,此种坚苦卓绝之精神至可钦佩。三年以来,贵校师生生活之艰苦,本人固已深知,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深引为憾。贵校迁滇迄今,为时虽仅三年,而与地方民众,极为融洽,对此点,本人深感愉快。目下本省在国防地位,益见重要,时局如何变化,虽不敢断言,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地方当局,均已充分准备应付,对省外迁来学校,当局必□其明瞭时局实况,而予以充分之协助。各大学迁滇,原应非常时期之要求,诸大学与本省之关系,将为历史上之事实。抗战至现阶段。最后胜利,业已在望,本人深望明年今日,贵校在北平清华园举行三十一周年纪念大会。”
龙云的这次演说,很可能是他在西南联大的唯一讲话。这则由记者撰写的报道,对了解龙云与西南联大的关系,具有特别价值。
上一篇:
民国牛人谭延闿简介,谭延闿为何拒娶宋美龄为妻?
下一篇:
汉奸程斌:他为什么要出卖杨靖宇?最后的下场如何?
回复
举报
始于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板凳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民主力量
西南联大享有抗战大后方“民主堡垒”的光荣称号,赢得这个称号的因素很多,其中也包括云南民盟的作用。
1941年11月,民盟的前身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时,政治纲领中强调“实践民主精神,结束党治”,和“确立国权统一,反对地方分裂,但中央与地方须为权限适当之划分”。这些,与龙云抵制中央势力进入云南、维护云南自治的治滇思想是相通的。因而,对民盟在云南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龙云始终暗中给予支持援助,并且自己也秘密加入了民盟。
龙云不只自己加入民盟,还要他的儿子龙绳祖也参加民盟。龙绳祖是滇军第二十四师师长,是手握兵权的实力派人物,云南民盟认为对于这样一个旧军人,应当让他认识到入盟不是件随意的事,得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于是特别为龙绳祖举行了入民盟宣誓。宣誓地点,在西郊聚仙山下海源寺旁的灵源别墅大厅,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是监誓之一,另两个监誓人是云南大学教授楚图南、冯素陶,他们都是云南民盟的核心领导人。
龙云倚重的一些要员,也秘密加入了民盟,跃龙电力公司总经理金龙章,省宪兵司令部副官长刘达夫等。前两人是省政府委员,后者身负全省治安之责,他们入盟前,都得到龙云默许甚至明示。
昆明有张很有影响的报纸《扫荡报》,它本是国民党第五军出资所办,但中共地下党员高紫瑜(即高天,民盟中央第五至七届副主席)乘报纸创建急需延揽编辑之机,利用关系出任了总编辑。高紫瑜掌握报社后,先后聘请了一批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担任编辑,他们运用各种隐蔽形式和合法手段开展宣传,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好评。一份内部材料中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将昆明《扫荡报》视作《新华日报》昆明版,对于这样一份报纸,国民党当然不能接受。1945年8月7日,副刊编辑吕剑被迫辞职。9月3日,高紫瑜在政治陷害下秘密离昆。12日,编辑杨人鸿遭到拘捕,张兆麟(刘乐扬)被特务跟踪。
云南民盟本来与《扫荡报》没有多少往来,但闻一多、周新民(曾任民盟中央副秘书长)听了张兆麟介绍了这些情况后,意识到这是一次反动派向民主力量进攻的信号。他们分析,此事肯定是军统所为,但根据当时的政治气候,可以暂时不理军统,只向龙云要人,争取把龙云也请进来一起行动。同时,应让龙云知道,军统特务这样做不仅是蹂躏人权,也包含着嫁祸云南地方政府的险恶用心。闻一多、周新民、萨空了、张光年等人几经研究,决定以昆明文化界知名人士名义,写信给龙云陈诉利害关系。信是张光年起草的,闻一多认真修订后,由萨空了誊录呈上。该信签名的领衔者是西南联大教务长潘光旦,他当时是民盟中央常务委员、云南民盟负责人之一,并且是云南宪政研究会成员,与上层人士来往较多。
这封信,首先指出“最近中央特务人员又在昆市从事非法活动,文化界人士之被捕与失踪者时有所闻,影响社会治安至巨且深”。接下叙述毛泽东与蒋介石在渝谈判之际,吕剑、高紫瑜、杨人鸿、张兆麟四记者却遭到迫害。信末写到:“窃以保障身体自由,政府早有明令,我公平时训诫部属及公开发表谈话,对特务之非法行动亦屡次表示深恶痛绝,悬为厉禁。乃最近尚有此项‘中央’特务人员假冒地方军警机关名义非法逮捕与拘讯文化界人士,违犯法纪,扰乱治安,莫此为甚,倘不严行查究,听令彼辈横行无忌,凡我市民必至人人自危。用敢专函具报,并代表我文化界同人恳祈迅饬所属,严密查究并设法驱逐此类特务人员出境,以绝乱源而维人权。”
在向龙云呈递这封信时,闻一多强调:昆明是在龙主席统治之下,但军统特务竟如此横行不法,此风绝不可长。龙云听了勃然大怒,命令部下搜索,并严令军统放人。
龙云的政治态度令蒋介石不能容忍,1945年10月3日凌晨,昆明防守司令杜聿明奉蒋介石之令发动政变,迫使龙云交出政权。龙云虽然离开昆明去重庆担任有职无权军事参议院院长,但云南人民对他却充满了同情。1946年,龙云想继续维持在云南影响,要缪云台想办法办份报纸。缪向龙云的长子龙纯武转达了这个意思,龙纯武为了避免重新登记的麻烦,把三弟龙绳曾办的《观察报》买了下来。报纸复刊,要重写报头,副刊编辑范启新征得龙纯武同意,找到闻一多。于是,闻一多题写的“观察报”三个字,就出现在6月26日复刊的龙氏家族办的这张报上。复刊后的《观察报》颇受读者欢迎,外国记者海伦在一篇介绍昆明的时评中说:“《观察报》看来是独立且颇自由的,尤其它的社论好似刺入腐败者要害的一把尖刀,读者得到满足了,赞扬阵雨似的落在这张报上。销数之快速增加,直到超过八千份的记录。”
龙云公馆的强音
龙云有三处公馆,而且它们都与西南联大发生过关系。前面已经说到,威远街的公馆划出一半借给了西南联大,西郊灵源别墅则是龙绳祖履行入盟宣誓之处。龙云还有一处私宅,即大东门外临江里172号的震庄公馆,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友发出时代强音的场所。
震庄公馆位于今天昆明东风广场北面盘龙江畔,现已改为昆明市震庄迎宾馆。它有内、外两院,外院有7栋中式小楼及水上餐厅、亭榭,内院则是一组保持着当年法式风貌的建筑,核心建筑是曾经做过德国驻昆明领事馆的乾楼。1919年中德两国断交,领事馆关闭,后来龙云修建私家花园,把这里买了下来。1946年4月,西南联大昆明校友会为了欢送母校师长,筹划举行话别会,可在昆校友很多,到哪儿找这么大的地方呢。考虑到震庄公馆地方宽大,地点适合,尤其是龙云的大儿媳就是西南联大毕业生,于是话别会会场就选在了这里。
4月14日是星期天,下午1时,西南联大60多位教授和200多学生来到震庄公馆,举行了离昆前的最后一次校友大聚会。在不少联大校友回忆中,都写到了这次话别会,这倒不仅是会上备有茶点、组织了游艺,也不仅是联大剧艺社演出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和师生互相赠言、畅述感情,而是由于大家严肃地回顾了学校的八年历程,利用这个场合批评教育制度,抨击现实政治,甚至公开指名道姓大骂蒋介石。
龙云公馆回响的这些声音,为龙云与西南联大的关系,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上一篇:
民国牛人谭延闿简介,谭延闿为何拒娶宋美龄为妻?
下一篇:
汉奸程斌:他为什么要出卖杨靖宇?最后的下场如何?
回复
举报
不念过往 不畏将来,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加油共勉之!
靓仔美女
未来属于你们
羽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