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东北海军诞生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曾是中国最强大的舰队,拥有中国第一艘环球航行的巡洋舰。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也诞生在东北海军,“施来克”舰载飞机曾飞临上海轰炸……盛极一时的东北海军在近代中国的海军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东北海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倾注了太多人的心血,其中沈鸿烈可谓居功至伟。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东北海军最后的分裂改投也与其有着莫大的关系。

沈鸿烈受命组建东北海军

  1919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西伯利亚地区一片混乱。北洋政府为防范赤色革命蔓延至中国境内,筹划在黑龙江上建立一支江防舰队。

1920年4月,成立不久的吉黑江防筹办处将3艘商船改造为“江平”号、“江安”号和“江通”号3艘浅水炮舰,并向中东铁路局借调巡船6号,改名为“利济”,江防舰队初具规模。

  随着俄国革命愈演愈烈,北洋政府决定壮大江防舰队的实力。遂调“江亨”、“利捷”和“利绥”3艘炮舰及武装拖轮“利川”号,组成北上舰队开往东北。1920年深秋,北上舰队抵达哈尔滨,与“江平”、“江安”、“江通”和“利济”4舰组成东北第一支常驻的正规海军舰队,正式命名为吉黑江防舰队,编有舰船8艘,总排水量约2200吨,直属于北京海军部。

  1922年,因北京政局混乱,海军部财政困难,吉黑江防舰队经费无着,欠饷已达10月余。张作霖乘机筹谋,使吉黑江防舰队脱离海军部,划归东三省巡阅使公署领辖。从此,揭开了东北拥有海军的序幕。

  张作霖原本对海军没有太大的兴趣,让他改变想法的是第一次直奉战争。

  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惨遭失败。退经秦皇岛时,奉军受到直系海军的猛烈炮击,使得他们白天不敢通过,晚上不敢明灯。此时,张作霖终于意识到奉军必须建立一支陆海空军协调作战的部队。

  第一次直奉战争后,东三省宣布保安自治,脱离北京政府,吉黑江防舰队改属东三省保安司令部指挥。1922年8月,张作霖决定在东三省保安司令部内设立东北航警处,任命沈鸿烈为处长,管理东三省海防事宜。

  沈鸿烈,字成章,湖北省人,早年留学日本学习海军。1911年回国后,被黎元洪任命为海军宣慰使,1912年任海军部军机处参谋,1920年任吉黑江防司令公署参谋,后升任参谋长。

  沈鸿烈是一个永不服输的人。据说,沈鸿烈早年在日本留学时常参加摔跤训练。由于体格矮小瘦弱,沈鸿烈每摔必败。不过,他却从不言败。每次被摔倒后,从不用手拍对方表示认输,而是想尽办法与对手周旋,使对方既不能脱身,也无法言胜,直到裁判员吹哨子勒令停摔,他才放手。为此,同学们常戏称之“不败将军”。

由于沈鸿烈治理舰队有方,加之这种永不言败的性格,深得张作霖的赏识,把组建东北海军的重任交给了他。所有吉黑江防舰队、营口渔船保护局、鸭绿江水上警察局等先后也划归沈鸿烈指挥。

  东北海军统辖江海防两支舰队

  沈鸿烈担任东北航警处长后,他便请来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建立起各级机构,并将一系列建军、扩军计划付诸实行。

  当时,购买军舰极为困难,因为各国政府限制出售军舰,地方政府也有禁令,只好购买商船改装为军舰。沈鸿烈与烟台政记轮船公司张本政接洽,购入2500吨级的废商船“广利”号;向日本洽购2500吨级的废商船“佳代丸”号一艘。每船装4.7英寸口径海军炮两门,3英寸口径的陆军炮4门。“广利”号命名为“镇海”号军舰,“佳代丸”号命名为“威海”号军舰。

  1924年,东北江海防指挥处正式成立,建立江海防舰队,并陆续购入俄国1000吨级破冰船一艘及300吨级日本旧鱼雷艇一艘,改装后命名为“定海”号、“飞鹏”号。至此,东北海军组成了两个舰队,沈鸿烈兼任东北江海防总指挥,方念祖、宗世善、冯涛、谢渭清分别为“镇海”号、“威海”号、“定海”号、“飞鹏”号舰舰长。这4艘军舰以营口为基地,巡防于营口、葫芦岛和秦皇岛沿海一带。在积极创办江海防舰队的过程中,沈鸿烈更是不忘海军人才的培养。早在1923年1月,他便获得张作霖的批准,于葫芦岛炮台山设立了东三省航警学校,任命凌霄为校长,训练海军军官。设初级军官班和学兵班,军官班招收高中生,学制3年,毕业后分配到舰艇服务。东三省航警学校先后改名为东北航警学校、东北海军学校,培养了许多海军人才。东北沦陷后,迁至青岛,改名为青岛海军学校。在抗日战争中又迁至宜昌,最后迁至万县,直到1943年停办。

  1926年1月,东北江海防总指挥部改组为东北海军司令部,司令部所在地设于奉天(现沈阳),统辖江海防两支舰队,沈鸿烈被任命为东北海军司令。不久,沈鸿烈勘定山东蓬莱之长山八岛为海军驻泊基地。

  首艘“航母”搭载水上飞机

 东北江海防舰队成立后,其劲敌是实力占绝对优势的渤海舰队。渤海舰队是实力强大的正式海军,拥有“海圻”号(4425吨)、“海琛”号和“肇和”号(均3300吨)巡洋舰3艘,“永翔”号、“楚豫”号(均800吨)炮舰两艘,“同安”号(不足百吨)鱼雷艇1艘。

  第二次直奉战争前,渤海舰队隶属直系军阀吴佩孚,驻青岛。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奉军攻势猛烈,10月即攻占大沽口。陆上攻击不顺利,直军又把希望寄托于海军这个“法宝”。然而,此时的奉军也拥有海军了,沈鸿烈亲自率领舰队巡防于营口、葫芦岛一线,并在关键的几处海面上大批布雷,使得直军的渤海舰队一点儿便宜也没占到。直军战败后,渤海舰队的老巢青岛被奉系大将张宗昌占领,渤海舰队改归张宗昌指挥。  1926年11月,沈鸿烈乘渤海舰队内讧之机,将“海圻”号舰诱至旅顺掌握,然后又驾驶“海圻”号赴青岛,将“海琛”号和“肇和”号两舰顺利接收,进而瓦解渤海舰队,使之全部归属东北海军司令部管辖。不久,沈鸿烈将江防、海防、渤海3支舰队正式合并为东北联合舰队,总计有军舰26艘。  在这些舰艇中,有两艘特别受人瞩目。一艘是“海圻”号舰,它是当年清政府购买的,装备有各种火炮34门,一次齐射,赶得上一个炮兵团的火力。1911年4月,“海圻”号舰从上海出发,出使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参加乔治五世国王的加冕庆典,并参与了英国举行的海上阅兵,然后访问美国、墨西哥、古巴,完成环球航行,被誉为“天朝第一舰”。  另一艘是“镇海”号,它原是沈鸿烈购买的商船,改装为军舰后,搭载一种叫做“施来克”的水上飞机。这种飞机产自法国,共生产9架,其中8架被奉军订购。1926年,在所订购的飞机到位后,东北海军成立了“水上飞机队”,把“镇海”号作为“水上飞机队”的母舰。这样,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航空母舰”便横空出世了。

舰载飞机重创闽系海军  东北海军在缴获了渤海舰队以后,唯一能与其对抗的只剩下闽系海军。但由于实力等原因,两军交手的机会不多,闽系海军不敢北上与其较量,整天缩在长江沿岸,在岸防炮的保护下得过且过。  1927年3月26日,东北海军主动出击,沈鸿烈命“海圻”号、“镇海”号两舰从长山岛出发。“海圻”号舰冒充意大利巡洋舰,“镇海”号则伪装成商船。

 3月27日拂晓,两舰进入长江,到达吴淞口。此时尚未日出,江面被浓雾笼罩,正驻泊于吴淞口的闽系海军主力“海筹”号、“应瑞”号等舰艇不知强敌已到,加之又是星期天,戒备松懈。“海圻”号、“镇海”号两舰在雾色的掩护下,驶到距离“海筹”号舰侧方约800米处,骤然集中火力猛轰。“海筹”号舰船员还在睡梦中,结果造成多人死伤。不过,“海筹”号舰军官大多毕业于英国,受过正规的教育与训练,猛然遭到袭击后仍临危不乱,马上斩断锚链向长江上游驶去。“应瑞”号舰也弃锚上驶。因为当时的长江属于枯水期,“海圻”号、“镇海”号又是大舰,如果追击就会有搁浅的危险,于是,两舰只得返航。  在“镇海”号返航途中遇到闽系海军“江利”号炮舰。方念祖舰长当即命令轰击,“海圻”号舰听到炮声,也进行截击。“江利”号见状调头疾驶,但是“海圻”号舰更快更猛,一边追击一边用副炮射击,不到半小时,将“江利”号逼停。接管结束后,“海圻”号、“镇海”号两舰押着“江利”号一同北上。在中国海军交战史上,军舰俘获军舰还是第一次。  受到偷袭的闽系海军从此加强戒备,严防东北舰船窜入长江。1927年7月22日,沈鸿烈命“镇海”号、“威海”号两舰秘密驶向海洲湾(现连云港),开始了又一次海战。交战过程中,“镇海”号首次启动舰载飞机,对海石、新浦等地的目标投下了数枚炸弹。空袭结束后,“镇海”号发现北伐军的运兵船“三江”号正在海洲湾航行,与“威海”舰当即开炮拦截,“三江”号被缴获。

同年9月3日,“海圻”号、“镇海”号等4舰再一次出现在长江上,这次舰载飞机的目标是上海高昌庙的江南造船厂。然而,由于飞机上没有瞄准设备,加之地面被薄雾笼罩,空袭效果不大明显。但是,这是上海第一次遭受空袭,谁也没想到奉军的飞机会漂洋过海地飞到这里轰炸,心里的震撼可想而知。

  在1927年3月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沈鸿烈命东北海军屡次南下袭扰苏、浙、闽三省口岸,特别是海军航空兵的出现给闽系海军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从此,闽系海军只得缩于长江之内,制海权尽被东北海军掌握。

  东北海军舰船自沉青岛港

  1929年,张学良为收回中东路,与苏联发生武装冲突。同年10月12日,驻守在同江地区的东北海军江防舰队遭到苏军黑龙江舰队和陆、空军优势兵力的攻击。相对于拥有4门152毫米大炮、8门120毫米大炮的5艘军舰、4艘武装轮船及十余架飞机助战的苏军,东北海军江防舰队的8艘江防炮舰,则因吨位小,舰炮少,又没有空军支援,实力远逊于苏军。

  战斗开始后,苏军舰炮发射炮弹2400多发,使得东北海军江防舰队的军舰和岸防工事遭到严重破坏。“利捷”号中弹沉没,“江泰”号被炸毁,其代理舰长莫耀明阵亡,“利绥”号受重伤后撤往富锦,“江安”号锅炉中弹爆炸沉入江中,“江平”号也中弹起火。东北海军各舰虽尽最大努力作战,共发炮约600发,造成苏联3艘舰船中弹沉没,两架飞机被击落,苏军舰队司令及4名军官中弹身亡,但毕竟因实力相差悬殊,终被摧毁。

  中东路事件后,东北海军重建江防舰队。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东北海军驻青岛、长山列岛,远离奉天,所以除江防舰队落入日寇手中外,东北海防舰队未受任何损失,但在财源上却受到很大影响。因薪饷困难及内部派系纷争,先后发生“崂山事变”和“薛家岛事件”,由于沈鸿烈处置失当,导致东北海军“海圻”号、“海琛”号、“肇和”号舰出走,演变成东北海军的分裂。沈鸿烈因此也引咎辞去代理海军总司令职务,出任青岛特别市长,结束了他在东北海军的10年生涯。从此,东北海军的实力大大削弱,只剩下小型炮舰数艘,维持残局。1937年,日本侵占青岛后,沈鸿烈决心实行“焦土抗战”,下令将东北海军舰船沉在青岛港内。



上一篇:宋美龄为何屡次拒见丘吉尔:对中国有意蔑视
下一篇:王国维与罗振玉相交30年,却一朝绝交
收藏 意见建议

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不念过往 不畏将来,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加油共勉之! 靓仔美女 未来属于你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