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综合导航
小说教程
大纲素材
世界架构
人物资料
描写用语
操作说明
常用网址
登录
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本版
首页
精简一套
签约引导
创作流程
大纲详解
题材参考
情节创作
世界素材
写好人物
人物素材
文笔描写
描写素材
学海无涯
免费赠品
道具
勋章
任务
设置
我的收藏
|
浏览历史
退出
腾讯QQ
微信登录
首页
›
文笔描写
›
场景环境
›
查看内容
搜索
搜索
现实场景的构建
©
3 人收藏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学习、共进步
仅供交流学习
场景环境
场景环境:
场景构建
1
真实存在
我是写推理小说的,小说中事件发生的地点既可以是自己杜撰出来的,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地点
小涵认为,能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地点运用到自己的小说中去的作者真的很了不起
首先,你要对这个城市特别特别熟悉,对街道的布局,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其次,你要非常细心,不能在场景描写中出现常识性错误,比方说关于明朝的历史小说,把西安称为长按
要知道,读者们往往会记住甚至揪住作者小说中的错误洋洋自得,却对很多出彩的部分视而不见
最后,你还要做到虚实结合,详略得当,不要被真实场景束缚住自己,该想象就想象
小涵看过一本日本推理小说,讲主人公乘新干线从东京到某地,那个作者太罗嗦了,具体的换乘路线说了一大堆,喂喂,拜托,我是看推理小说的,不是看你吹嘘自己对东京交通有多熟的好么
2
优劣分析
小说故事发生场景采用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地点,好处是
一来可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制造出书中的人,书中的事确确实实存在的假象,读者读小说时自身的代入感会更强(绍兴肯定比虚构的江城显得更为真实,对吧)
二来可以增强小说可读性,读者在读故事的同时又领略了另一个世界的风土人情,自身眼界得到了扩展(抛去沈从文的《边城》,鲁迅的《灶戏》不说,千百年来唐诗宋词中传唱的江南让多少人魂牵梦绕)
三来可以降低作者的写作难度,作者们总是喜欢写擅长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老舍的《四世同堂》《骆驼祥子》写尽老北京城
古代没有相机没有飞机,很多作家穷极一生也到不了很多地方,读者读《红楼梦》自然觉得曹雪芹是南方尤其是南京人,读《水浒传》自然觉得施耐庵在山东生活过(施公也是江苏人,不过曾在山东河南游历过)
铅笔分割线
当然喽,小说完全采用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地点肯定也有不好的方面
一是作者只能局限于自己熟悉的特定地点,对于陌生城市刚开始无从下手,如果强行装逼的话会被骂的(郭敬明的《小时代》讲的大概是他认为的上海,而不是真实的上海吧)
二是处女座的作者会忍不住一一考证,力求做到书中场景全都真实可靠,实地调查和从网上收集资料会耗费超多精力
三是某些小说由于某些原因(敏感词你懂得)不适用于真实存在的城市,比方说写犯罪小说连环杀手作案的,无一例外案件发生地点全是虚构的城市
3
适用小说
纪实小说,传记小说,历史小说,间谍小说,游记吃货攻略,回忆录……
多采用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场景作为小说的舞台
这些小说中不得不出现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地点
这些地点为小说人物和故事服务,小说的人物和故事也可以成就这些地点
一谈到梁山好汉,我们会想到山东,谈到宁采臣,我们会想到江南
不过完完全全采用真实场景的小说并不多
如果小说里的场景真要精确到城市里存在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家商店,每一处高楼
我想作者会累死,还有这就不是小说了这是地图好么
4
如何写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复制
如果大家想将生活中存在的地点作为小说的舞台
第一是不要被真实束缚住自己,大方向正确即可,不必做到面面俱到,大多数读者不会去考证你笔下的具体一个地点是否存在
第二是你要对你笔下的城市尽可能地熟悉,你想以上海为背景写一篇小说,你最好在上海生活过,最差也要在网上收集有关上海的信息资料,了解上海文化,上海的交通,上海的……
第三是先写自己生活时间最长的城市,比方说你从小到大就生活在某一城市,你肯定对该城市最了解,刚开始写也肯定最得心应手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新手而言的,这样你能少收集资料多下笔写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书中主要讲了作者小时候的事,书中的场景正是老北京城南
琦君的散文写尽江南烟雾,梅子黄时雨
鲁迅的三味书屋,绍兴灶戏,闰土和猹大概现在还停留在不少人的脑海中吧
很多回忆体小说,散文写得好,不是情节多紧张,内容多精彩,而是这些文章的一字一句中,都饱含这作者的真挚情感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
构建小说场景的八条建议
收藏
回复
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不念过往 不畏将来,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加油共勉之!
靓仔美女
未来属于你们
羽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