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军火库] 世界军火库 [陆军] 瑞典

  主战坦克

  瑞典S型主战坦克

  瑞典S主战坦克是Strv 103系列坦克的简称,是瑞典陆军兵器局在50年代打破传统设计的一种无炮塔型主战坦克,固定式安装的火炮依靠车体的旋转和俯仰进行瞄准和射击。

  该坦克研制始于1957年,主承包商是博福斯公司,子承包商主要是拉茨维克(Leansverk)公司(负责悬挂装置)和沃尔沃(Volvo)公司(负责发动机)等。研制时充分考虑了瑞典的河流、湖泊较多、北部地区沼泽遍布、长期严寒、冰雪覆盖和国内重型桥梁极少等地理和气候条件,并考虑了二次大战中各国坦克的使用和中弹情况以及装甲部队的战术使用要求等因素,从而把车高、车重及火力作为主要性能指标,要求车重不超过37t,决定放弃旋转式炮塔,研制一种采用固定的105mm火炮、液气悬挂和自动装填的无炮塔型坦克。

  首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必须依靠车体转向进行火炮的方位精确瞄准。为此,在1957/1958年冬季把克鲁巴(Growbar)公司为S坦克研制的变速转向机构装在1KV103自行火包上进行技术试验,1959年又把改进的变速转向机构与火控伺服装置组合成转向瞄准装置,并安装在M4A3谢尔曼中型坦克上进行最后阶段的技术试验。试验证实该装置可能解决固定式火炮坦克的方向射界和瞄准问题。

  为解决火炮高低瞄准以及车姿控制等问题,瑞典引进了当时美国为25吨级车辆研制的液气悬挂技术。

  1958年中,博福斯公司开始新坦克样车设计,1961年底完成2辆样车。车长指挥塔上安装了1挺12.7mm试射机枪,车体两侧的箱形机枪座里各安装2挺7.62mm朝前射击的机枪。前置的动力装置原是1台波音(Boeing)公司的502-10MA型燃气轮机(330马力)与1台罗尔斯-罗依斯(Rolls-Royce)以司的B81型汽油机(230马力)。

  1960年中,陆军订购10辆预生产型车,此即后来定型的Strv103型坦克。车右侧的2挺机枪换成了12.7mm机枪,车体两侧各安装2个单轮缘托带轮,安装了炮管固定装置。汽油机改换成176kW(240马力)的K60型2冲冲程多种燃料发动机。

  1965年对该坦克进一步改进,定型为Strv103A型坦克。其辅助武器为3挺7.62mm机枪,安装了激光测距仪和车长瞄准镜稳定装置,并把燃气轮机改为波音公司的553型燃气轮机,输出功率是360kW(490马力)。该车于1966年开始批量生产,1967年开始交付装备,一直持续到1971年6月,共制造了300辆。但后期生产的该坦克安装了浮渡围帐和2个炮管固定架,在车首安装了可伸展的推土铲,并定型为Strv103B型坦克,随后把早期生产的所有A型车均改进成B型,于1972年装备部队。

  Strv103B型坦克是瑞典陆军的制式坦克,装备陆军3个装甲旅并将使用到90年代。另外3个装甲旅装备350辆英国制造的装105mm火炮的逊邱伦坦克。目前瑞典陆军共装备主战坦克650辆。

  S坦克的研制费用840万美元,包括制造了2辆样车和10辆预生产型车,每辆价格约40万美元。

  由于火炮固定安装,因此坦克不具有行进间射击的能力,只能短停射击,而且只有改变坦克方向才能转移火力,难以对付突然出现的侧后方向的目标,此乃S坦克的固有缺点。但由于火炮固定,可较容易地实现自动装填,因此火炮射速高,还可减少1名乘员。1967年与豹1坦克的对比试验表明,该坦克射击平均需要13s,命中率为70%,而豹1坦克需要23s,命中率为65%,因此,它的短停射击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结构特点

  一、总体布置

  无炮塔S坦克总体布置独特,火炮固定在车体前部中心线上,车内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前置,可对乘员起防护作用,中部是战斗舱,车后部放置弹药和自动装填装置。

  战斗舱内3名乘员基本上位于同一高度,车长在战斗舱的右侧,居坦克最高点,驾驶员兼炮长在左侧,其后面是机电员,两人背靠背就坐。战斗舱内车底板上开有安全门,车内无通话装置。

  该坦克高度最低,车体顶的高度仅为1.9m。在车体前部装甲板下方固定安装有升降式推土铲,依靠车体的俯仰进行推土等作业。

  二、武器系统

  1.主要武器

  该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博福斯公司62倍口径长的105mm L74式加农炮,比英国L7A1炮的炮管长1.2m。火包与坦克车体刚性固定,炮管不会发生颤动。炮管中央装有圆筒形抽气装置,无炮口制退器,炮管尾部有2个带中央曲柄的立楔式炮闩。火炮瞄准是依靠车体的旋转和俯仰实现的。

  2.弹药与自动装弹装置

  L74式加农炮可以发射穿甲弹、榴弹和烟幕弹,根据需要也可发射碎甲弹。脱壳穿甲弹初速为1463m/s,有效射程为2000m;榴弹初速为730m/s,有效射程为5000m;碎甲弹初速为790m/s。

  尾部弹药仓沿车中线分为两部分,各有5×5个弹药孔,通常右侧弹架装25发脱壳穿甲弹,左侧最上一排装5发烟幕弹,下面4排是20发榴弹。

  车体后装甲板上开有补充装弹门,2名乘员从车外补充装满弹药只需5~10min。

  炮弹装填采用液压操纵自动装弹机。驾驶员或车长按一下驾驶-射击操纵装置的装填钮,炮弹的固定卡爪自动松开,炮弹靠自重落到最下一层托弹槽上,送弹挺杆将其推到弹药架中间的装弹机上,然后装弹机将弹药举到炮尾,由后边的装填滑块推入炮膛。发射后的空药筒由抛壳机从车体后部中央的排出口抛出车外。装填结束,信号灯即亮。由于坦克采用固定式火炮,炮尾和弹药间无相对运动,因此在任何情况下均可迅速而准确地完成装弹。整个装置非常简单,不易发生故障。装弹机失灵时,由机电员人工装弹。

  由于自动装弹机的使用,S坦克省去了1名装填手,且可增加火炮射速。

  烟幕弹不能自动装填,须由机电员人工装填。

  最近瑞典已采用了以色列研制的M111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用以取代目前使用的脱壳穿甲弹。

  3.辅助武器

  该坦克的辅助武器是3挺比利时的KSP58式7.62mm多用途这机枪,其中2挺并列机枪固定安装在车体左侧平台上,与主炮交替使用,并可摇控,另1挺高射机枪装在车长指挥塔左侧,由车长操纵,也能在车内瞄准射击。这些机枪发射北约通用枪弹,初速为800m/s,有效射程为1200m,射速为700~800发/min。

  在车长门两侧安装有两组烟幕弹发射器,每组有4具,口径为80mm。

  为在夜间进行目标照明,部分S坦克顶部安装了两架莱兰(Lyran)照明弹发射器。

  4.观瞄装置

  该坦克的炮长和驾驶员由一人兼任,驾驶员通过操纵驾驶-射击装置可以完成车辆驾驶及火包瞄准、弹种选择、射击等动作,车长使用相似的驾驶-射击装置,但具有超越控制能力。

  供驾驶员使用的琼格尔(Jungner)OPS-1L联合式潜望镜和双目瞄准镜装在驾驶员前部,视场为100°,放大倍率为1×、6×、×10或18×,右侧目镜中装有瞄准分划。瞄准镜中组装有1具西姆拉德(Simrad)公司的LV300激光测距仪。

  供车长使用的琼格尔OPS-1联合式潜望镜和双目瞄准镜与OPS-1L相似,但未装激光测距仪,在左侧目镜中安装有调准指针。该瞄准镜在高低向是全稳定的,俯仰范围为11°~16°。车长指挥塔能旋转208°,水平向稳定。车辆在行驶时,瞄准线能稳定地对准目标。

  此外,驾驶员舱盖左边装有1个简单的潜望镜,车长有4个潜望镜,机电员有2个潜望镜,所有潜望镜和瞄准镜均有装甲护罩。

  三、推进系统

  1.组合动力装置

  该坦克采用了燃气轮机和柴油机双机联动的动力装置,动力舱内燃气轮机在左侧,柴油机在右侧,总输出功率为537kW(730马力)。

  K-60型2冲程对置活塞式多种燃料发动机是该坦克的主机,最大功率为176kW(240马力),可燃烧柴油、煤油和汽车等多种燃料,燃料消耗量仅为相应汽油机的70%。

  波音553型燃气轮机是波音公司的一种改进型双轴式燃气轮机,作为S坦克的副机,于1967年开始装备该坦克,最大功率为360kW(490马力)。553燃气轮机是航空发动机,无回热器,因此燃料消耗率较高,但具有部件少,体积小和重量轻等优点(在此之前曾先后采用过比利时FN波音公司270马力的50210MA型燃气轮机和沃尔沃公司的330马力的250型燃气轮机)。

  在车辆高速行驶或在复杂地形和恶劣路面上行驶时,两台发动机同时使用。燃气轮机也可单独使用,尤其是在低温条件下,可用燃气轮机起动柴油机以对车辆进行低温起动。通常情况下两机均用柴油。

  组合动力装置的使用增加了坦克的战斗可靠性,它集中了两机的优点,又弥补了各自的缺点。

  该坦克有3个燃油箱,其中2个500L的油箱装在翼子板的后部,1个136L的燃油箱装在发动机的底部,通常均装柴油。

  整个动力装置用3个支点的支架安装在车体内,更换发动机前必须先卸去前上斜装甲和主炮,大约需要4h。

  2.传动装置

  由于采用双机动力装置,该坦克的传动装置比较复杂。沃尔沃的液力变矩器与1个DRH-1M型自动变速箱装在K-60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以获得与燃气轮机相似的输出特性,能使两台发动机很好地联合运行。两台发动机功率通过闭锁-空转离合器和弹性联轴器汇流到行星变速箱,变速后共同输出。再经过1组离合和制动装置把轼率传递到车辆两侧主动轮。

  3.转向机构

  转向机构有两套。一套是液压差速转向机构,包括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用于缓转向和火炮精瞄,机构中采用了自动闭锁器,从而解决了车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问题。另一套是离合制动式转向机构,由离合器和制动器等组成,用于急转向、停车和火炮粗瞄。两套机构相互独立,可同时工作。液压转向无摩擦损失,功率可再生,可实现车辆的原位转向。制动转向使某侧履带减速式制动,能完成原地转向。

  当该坦克由两负重轮支承时,原位转向1周仅需2~4s。

  4.悬挂装置

  该坦克采用液气悬挂,控制车体前后俯仰,实现固定火炮的高低向瞄准。为保证发射平台稳定,射击时,液气悬挂要进行闭锁。车两侧前后两负重轮悬挂油路对角相连,如械前对右后。中央液压连接系统有1正排量泵,它可把油液从前悬挂输到后悬挂,或相反,从而通过改变负重轮曲臂行程来改变车体纵向倾角。此外,另有一系统用于增减前后悬挂油缸中的流量来变更车体高度及同时调整履带松紧度。前后两负重轮提起后,仅用中间两负重轮支承地面,转向阻力减小,转向十分灵活。中间两负重轮悬挂油缸组件不与其余油缸相连,相互独立。前后悬挂油缸中装有减振阀,以减少车辆振动。此外还装有断流阀,以便在悬挂损坏时停止供油。

  5.操纵装置

  坦克前进、转向及俯仰均通过操纵驾驶员的驾驶-射击装置手柄(T形杆)来完成。在T形杆水平操动时,车辆实施转向,当旋转角小于20°时,启用液压差速转向机械,当旋转角大于20°时,就自动转为离合制式转向。当车速为0时,可实现原位或原地转向。在T形杆俯仰操动时,便调节车体纵向倾角,使坦克前后俯仰。

  6.行动装置

  该坦克主动轮前置,诱导轮后置。车体两侧各有4个双轮缘负重轮和2个托带轮,采用可更换橡胶衬垫并带有销耳衬套的干式双销履带。

  7.浮渡装置

  该坦克浮渡时可将车体四周上部折叠的围帐竖起,整个准备工作需要15~20min。驾驶员站在后顶部用与主操纵杆连接的手柄进行远距离油门控制和转向。浮渡围帐是一种合成的纺织尼龙材料制成的柔软的气囊结构,围帐下边固定在车体四周上边的有装甲防护的槽里。车内装有两台排水泵。水中行驶用履带划水,航速为6km/h。

  四、防护系统

  该坦克的战场生存力较高,车体高度仅为1.9m,减少了中弹面积;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前置也增大了乘员防护力;此外,车体前上装甲板倾角小,约30°(与水平面夹角),水平厚度增加两倍以上。前上斜装甲板上有许多水平的加强筋和备用履带板,可提高抗穿甲弹能力。车内弹药存放在车尾部,不易被直接击中。

  动力舱内装有两套自动灭火系统,可从内部或外部控制。S坦克无三防装置。

  型号演变

  为在90年代保持S坦克的战斗力,80年代初瑞典陆军决定对现装备的Strv103B型坦克进行现代化改进,定型名称为Strv103c型坦克。1983年博福斯公司签订了价值4亿瑞典克朗的坦克改进合同,大约是200辆车,每月完成7辆。1984年底完成10辆现代化改进的坦克样车,第一批改进型车于1986年春季交货,1989年可望完成最后交货。

  Strv103C坦克的主要改进项目包括:

  (1)驾驶员瞄准镜内安装西姆拉德公司的Nd:YAG激光测距仪,从而提高坦克火炮的首发命中率。该镜组装工作由博福斯航空电子(Bofors Aerotronics)公司完成。

  (2)K60型发动机改成底特律(Detroit)柴油机公司的6V-53T型柴油机,输出功率是202kW(275马力)。此外还安装了新的操纵装置、散热器、发电机和消声器等。

  (3)原沃尔沃传动装置改成博福斯公司新的全自动传动装置,有3个档并有正倒车机构和电子控制装置。

  (4)坦克正面安装附加装甲,侧面安装侧裙板,以增强坦克防破甲弹的能力。

  (5)将2个新的燃油箱,由翼子板下安置到车体尾部,在车体两侧上面安装了9个附加油箱,其容积均为22L,燃料储备增大,战斗行程提高。此外这些外置燃油箱的安装也提高了坦克防破甲弹的能力。

  (6)安装火控计算机,其软件与目前瑞典陆军的逊邱伦坦克改装用的相同,而硬件经过修改。这一工作由博福斯航空电子公司完成。

  (7)为了在夜间照明1500m内的目标,在车体顶部指挥塔左侧安装了莱兰双管71mm照明弹发射器。

  (8)所有Strv103C坦克均装推土铲。

  此外还研究了附加防护、指南针、三防和夜视等问题。

  装甲车

  瑞典CV90履带式装甲战车族

  1978年瑞典决定研制一种供2000年军方使用的CV90战车,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行高炮、装甲人员输送车、装甲指挥车、装甲观察指挥车、自行迫击炮和装甲抢救车等6种变型车,形成CV90履带式装甲战车族。当时提出的要求是战斗全重不超过20t,具有良好的战术机动性,适合在瑞典北部严寒、深雪、薄冰和沼泽地带作战;能较好地对付装甲目标;具有防空能力;在规定的战斗全重与成本的瓣提下增强防护力,车体前部能防30mm炮弹,车体底部能防地雷;具有一定的战略机动性,能用铁路和民用平板卡车运输,能否空运则暂未定;易于保养维修和具有发展潜力等。全部研制工作委托瑞典HB·乌特维克林公司(HB Rtveckling AB)进行。该公司选定赫格隆与索纳公司和博福斯公司为主承包商。底盘和机动部件由赫格隆与索纳公司承包;炮塔和武器系统由博福斯公司承包。

  1985年7月,瑞典军方与HB·乌特维克林公司正式签订了设计、研制和制造5辆样车的合同,此前还签订过研制1辆底盘试验车和1个40mm机关炮双人炮塔的合同。1986年12月,HB·乌特维克林公司又获得了研制4种炮塔的新合同,价值14000万克朗,其中3咱安装博福斯公司的40mm机关炮,另一种装25mm机关炮。

  第一种装40mm机关炮的炮塔,在PbvG机械化步兵战车上使用,并配备完整的火控系统。在主炮侧有1挺7.62mm并列机枪,炮塔两侧各有1组电操纵的烟幕弹发射器,每组6具。在炮塔后部尚有2具博福斯公司71mm的莱兰(Lyran)照明弹发射器,照明弹射程达1300m。

  第二种装40mm机关炮的炮塔,在PbkvL装甲人员输送车上使用,并配有简易火控系统。该车有的虽装40mm机关炮,但也有选用25mm机关炮的。

  第三种装40mm机关炮的炮塔,在PvkvA2自行高炮上使用,但雷达稍晚安装。

  除炮塔外,还签订了研制40mm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合同。

  第四种装25mm机关炮的基型炮塔,最初参与竞争的只有毛瑟(Mauser)和厄利空-比尔勒(Oerlikon-Buerhle)两家公司,但麦克唐纳·道格拉斯直升机公司(McDonnell Douglas Helicopters Company)也表明要为该炮塔提供25mm的M242链式炮。该炮塔将在Pbv L装甲人员输送车上采用。

  为了缩短研制时间,降低研制费用,该公司决定尽可能使发动机、传动装置和转向装置采用民用件,而且瞄准镜、武器控制装置和其他关键性的部件也要采用标准件,而无需为该车族专门研制。

  另餐,该车族必须严格按限定的研制费用设计与试制,并要求个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即车族内的各种车辆无需重新改造就可进一步提高性能。

  可以预计,该车族内的7咱车辆将采用同样的基型车体和机动部件。

  该车族底盘试验车已于1985年12月交付瑞典国防部武器管理局(Swedish Defense Material Administration),并于1986年初开始试验。主要部件有萨伯·斯堪尼亚(Saab Scania)发动机、美国阿里逊(Allison)全自动传动装置及扭杆。

  1986年夏开始研制5辆样车,第一辆为步兵战车,第二辆为自行高炮,均安装40mm机关炮,第三辆为装25mm机关炮的装甲人员输送车,第四辆为120mm自行迫击炮,第五辆为装甲抢救车。其中第一辆样车按计划于1988年完成。

  一旦装甲人员输送车和机械化步兵战车试验成功,将利用这两种车辆分别是改装成装甲指挥车和装甲观察车。

  样车的野外试验与部队试验在1988~1989年间进行。首批生产合同1990~1991年签订,第一批生产型车辆将于1993~1994年完成。

  车辆的总坟将根据车型的不同,分别由博福斯公司或赫格隆与索纳公司负责。

  结构特点

  该车族的基型车为PbvG机械化步兵战车,车体采用钢装甲结构,有附加装甲和芳纶衬层。

  双人炮塔采用电液驱动,经过40/70B式40mm机关炮与以色列工业公司和意大利奥托·梅拉拉(OTO Melara)公司的60mm超速炮对比试验后决定先用40/70B式机关炮,该炮重615kg,是以博福斯公司口径的牵引式高炮为基础研制的,两者不同之处是,牵引式高炮用4发弹匣从顶部装弹,废弹壳从炮前的斜槽抛出;40/70B机关炮则从炮闩下面的弹仓装弹,废弹壳通过炮塔顶部抛壳窗抛出。炮闩下面一共有3个弹匣,每个弹匣分3节,每节可装8发,能装不同弹种并通过液压装置能变换弹种。每个弹匣均用人工装弹,每装完8发的时间为20s。其余备份弹均在炮塔底部存放。弹药基数为240发,可单发、点射或连发。配用的弹种有对付飞机和直升机的近炸引信预制破片榴弹,对付地面目标的曳光榴弹和曳光穿甲弹,初速均为1025m/s。为对付1500~2000m距离上的战斗车辆,博福斯公司正在研制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初弹采用钨合金弹芯,长径比至少是15:1,初速1600m/s。垂直破甲厚度110mm。预计该弹由博福斯公司的子公司生产。

  40/70B机关炮曾装在IKV-91轻型坦克上试验过,并于1985年进行过实弹试验。该炮可由炮手和车长控制和射击。车长的位置在炮塔左侧。有指挥塔,塔上配有便于环形观察的潜望镜和索佩朗(SOPELEM)公司的M371瞄准镜。炮手的位置在炮塔右侧,在前部与右侧有潜望镜,此外还有博福斯航空电子(Bofors Aertronics)公司的UTAAS瞄准镜、西姆拉德(Simrad)公司的LV401火控计算机。炮塔驱动和武器俯仰均采用电液操纵,紧急情况下也可手动操纵。

  除主炮外,还有1挺7.62mm的并列机枪。炮塔顶部有2具博福斯公司的莱兰71mm照明弹发射器,炮塔两侧各有1组烟幕弹发射器,每组6具。这些都是瑞典坦克装甲车辆上的标准设备。

  动力舱在车体前部右侧,在前上装甲板上有检查窗。驾驶舱在左侧,驾驶员的前面有3个潜望镜,中间1个可换成被动式夜间驾驶仪。

  参与发动机选型竞争的有瑞典萨伯·斯堪尼亚(Saab Scania)公司和沃尔沃(Volvo)公司。发动机功率为368kW(500马力),与其匹配的是沃尔失望公司的自动传动装置,但也有可能采用英国珀金斯发动机(Perkins Engines)公司根据美国底特律柴油机阿里逊(Detriot Diesel Allison)分部特许生产的X-300-5液力机械传动。

  为使车体低矮,散热器的位置与联邦德国黄鼠狼步兵战车相似,在车体后部右侧。

  行动部分采用扭杆悬挂。有7对负重轮,无托带轮。

  该车有乘员3人。载员舱可容纳步兵8人,两侧各4人,面对面坐着。

  其他标准设备还有三防装置和灭火装置。

  型号演变和变型车

  1.Pbv L装甲人员输送车

  除车长、炮手和驾驶员外,在车体后国员舱内可载全副武装士兵8人,而现装备的Pbv302装甲人员输送车的载员为10人。

  8名士兵通过车辆后门出入,并可用5.56mm突击步枪从车体顶舱口射击。为不使防护性能降低以及物资存放和座位布置困难,除后门外,在车体两侧有射孔和观察镜。

  该车有可能在载员舱顶安装博福斯公司RBS 56比尔(BILL)反坦克导弹,该导弹已于1986年投产,在2000m以外能击毁主战坦克。

  2.Lvkv A2自行高炮

  与Pbv G机械化步兵战车相似,也采用双人炮塔,炮塔装有1门40mm机关炮,没有载员,但弹药基数较大。

  在炮塔顶部后方有搜索雷达,用以发现飞机与直升机。为了显示所发现的目标,车长和炮手均有较小的屏幕。行军时雷达可折叠放入炮塔吊篮内,需要时即可升起进行搜索。

  3.Grkpbv自行迫击炮

  安装的是120mm迫击炮,炮口可向前也可朝后。向前时方向射界有限。研制该炮是鉴于目前瑞典陆军还滑有利用原有的Pbv302装甲人员输送车改装的自行迫击炮,而其制式的1941式120mm迫击炮也是牵引式的。根据与FMV公司签订的合同,FFV和萨伯·斯堪尼亚两家公司使用研制的斯特里克斯(Strix)末制导迫击炮弹将配备该炮使用,此外,还有1挺7.62mm机枪。

  4.Stripbv装甲指挥车

  预计采用PbvL装甲人员输送车同样的炮塔,即25mm机关炮炮塔,车内有各种通信设备以及参谋人员用的其他设备。

  5.Epbv装甲观察车

  采用的也是25mm机关炮炮塔。车内有各种传感器和通信设备。

  6.Bgbv装甲抢救车

  炮塔上安装1挺7.62mm机枪,车后有抢救用的液压绞盘和野战更换动力装置用的液压吊车。车前有推土铲,也可在起吊或者在抢救车辆时作为配重使用。

  CV-90车族

  ----Pbv G机械化步兵战车

  ----Pbv L装甲人员输送车

  ----Lvkv A2自行高炮

  CV-90 ---------Grkpbv自行迫击炮

  ----Stripbv装甲指挥车

  ----Epbv装甲观察车

  ----Bgbv装甲抢救车

  瑞典SKPF m/42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

  国别 瑞典

  名称 SKPF m/42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

  SKPF m/42 Wheeled Armoured Personnel Carrier

  研制单位 斯堪尼亚-瓦比斯公司

  Scania-Vabis,SE

  生产单位 斯堪尼亚-瓦比斯公司

  Scania-Vabis,SE

  现状 完成生产计划

  装备情况 瑞典(130辆)

  概述

  m/42(4×4)车是瑞典于二次大战期间研制的装甲人员输送车,共有SKPF和VKPF两种车型。两种车型外观完全相同,但SKPF车采用是斯堪尼亚-瓦比斯公司的底盘和发动机,VKPF车采用的是沃尔沃(Volvo)公司的底盘和发动机。瑞典于1943~1946年间生产了m/42车约200辆。

  m/42(4×4)车是瑞典陆军在装备Pbv301车之前唯一列装的装甲人员输送车。当前,Pbv301车已退役,但m/42车仍在瑞典陆军、特别是在瑞典某些岛屿上的部队装备。VKPF车已退役,SKPF车仍在服役,至1984年约130辆。另外,m/42车曾在刚果、塞浦路斯等国和加沙地带境内以联合国部队名义执勤的瑞典军队中使用。

  结构特点

  SKPF m/42(4×4)车体呈菱形,用钢板焊接制成。动力舱在前,车长和驾驶员居中,载员舱在后。车长和驾驶员前面有挡风玻璃,挡风玻璃可用顶部铰接的装甲板防护。他们各有1侧门并有2个能用盖板防护的观察孔。2个顶部上方装有环形支架,支架上安装双联8mm机枪。载员舱为敞开式,并可用车载的防水帆布覆盖。步兵坐在沿车辆中心线的条椅上,他们通过车后大门上下车辆。该车左侧装1绞盘,无三防装置和夜间观察仪器,不能水上行驶。

  瑞典对m/42车不断地进行改进。50年代将该车换装先进的机枪。1971年又将该车换装新型制动器和大灯等设备。1983年瑞典驻哥德兰(Gotland)岛部队对该车作进一步改造,如载员舱附加了装甲防护,将原后轴上的1对双轮轮胎换装成1对低断面的单轮胎并在载员舱后顶部安装指挥塔,指挥塔上装1挺7.62mm机枪。这样,该车前后菜有两挺装7.62mm机枪,并能用打开的舱盖去保护射手射击。目前,瑞典决定将其余m/42车也进行上述改造,以延长寿命,但发动机与传动装置不变。

  性能数据

  型号SKPF m/42

  乘员+载员2+13人

  驱动型式4×4

  战斗全重8500kg

  单位功率9.95kW/t

  车长6.900m

  车宽2.300m

  车高2.900m

  轮距1.660m

  轴距3.800m

  公路最大速度70km/h

  涉水深0.736m

  发动机

  生产公司斯堪尼亚-瓦比斯

  (Scania-Vabis)

  类型4缸汽油机

  功率85kW(115马力)

  传动装置

  生产公司斯堪尼亚-瓦比斯

  类型手动变速箱

  前进档/倒档数4/1

  分动箱2速

  主要武器口径/类型/数量8mm/机枪/2挺

  装甲结构类型/厚度/材料均质/5~10mm/钢板

  瑞典Pbv302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

  --------------------------------------------------------------------------------

  国别 瑞典

  名称 Pbv302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

  pbv302 Tracked Armoured Personnel Carrier

  研制单位 赫格隆和索纳公司

  AB Haegglund and soener,SE

  生产单位 赫格隆和索纳公司

  AB Haegglund and soener,SE

  现状 完成生产计划

  装备情况 瑞典

  概述

  1961年初,瑞典赫格隆和索纳公司根据陆军要求研制Pbv302装甲人员输送车,以代替1958年使用的Pbv301装甲人员输送车。该公司于1962年12月完成第一辆样车,并于1963年10月签订生产该车700辆的初始生产合同,1966年2月完成第一批生产任务。随后,直至1971年12月仍继续生产,装备瑞典陆军。

  目前,公司在该车基础上发展一个完整车族,包括IKV91轻型坦克、Brobv941架桥车和Bgbv82抢救车等。

  结构特点

  该车车体用滚压钢板焊接,前甲板可防20mm炮弹。履带上方的两侧车体为双层钢板,两层钢板之间装有蓄电池及其他附件,这不仅增加了浮力,而且也提高了防破甲弹能力。

  驾驶员位于车前中央,并有1扇向后打开的舱盖,前面装有3个潜望镜。车长位于驾驶员之后的车体右侧,他也有1扇向后打开的舱盖,有5个潜望镜能进行360°观察。炮塔位于驾驶员之后的车体左侧,装有3个前视潜望镜和1个后视观察镜,安装1门伊斯帕诺-絮扎(Hispano-Suiza)公司的20mm机关炮。炮塔手动360°旋转,火炮俯仰范围为-10°~+50°,射速为500发/min,可发射榴弹和穿甲弹。弹药基数,榴弹为405发,穿甲弹为100发,装有3个弹带和10个弹匣,每个弹带有榴弹135发,每个弹匣有穿甲弹10发。当对付地面目标时,炮手使用单目镜瞄准,放大倍率为8×;对付空中目标时,将炮塔舱盖打开,炮手使用武器本身的概略瞄准镜射击。

  载员舱位于车体后部,9名步兵坐在车内,每侧3名面朝里,1名在前面,面朝前,另外2名在后面,背靠背坐着。步兵通过车体后部两扇大门上下车辆。载员舱顶部有2扇车长液压操纵的顶舱盖,开启时步兵可在车内使用轻武器射击。这种在底部边缘装有压敏元件的顶舱盖使用安全,一旦步兵的枪管或手臂接触压敏元件,液压立即消失,则顶舱盖保持打开状态,防止压坏步兵武器或手指。

  动力装置前置,发动机、离合器与变速箱构成一体。转向是采用离合器-制动器,转向离合器为片式。有5对双负重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悬挂系统由扭杆和第一、第五负重轮的液压减振器组成。履带板为M70型,有橡胶衬垫,宽度450mm,节距110mm,寿命可达10000km,同早期履带相比,在松软地面行驶可提高牵引力20%。

  该车能水陆行驶,水上靠履带板划水推进。入水前竖起车前2块防浪板,启动车底的排水泵。该车能装但未装三防装置。

  该车经少量改动,可作为运载2000kg货物的运货车和载4~6副担架的救护车。

  型号演变和变型车

  1978年,瑞典将该车发展成MK2型,并已完成3辆预生产车型,MK2型车的主要改进在于车体后部单独安装有步兵班长指挥塔。指挥塔有1扇向后打开的舱盖和3个潜望镜,步兵班长既能向前观察,又能第一个下车。炮塔仍保留原20mm机关炮,但在两侧各装3个烟幕弹发射器,车体后部右侧还装两个博福斯(Bofors)公司的莱伦(Lyran)发射架,可发射8枚照明弹。车前附加间隔装甲,这不仅提高了防护力,还增加车辆浮渡能力。车体左后门增设1个观察镜,车长、驾驶员的观察仪器也有改进等。

  该车的变型车有:

  1.步兵战车样车

  此系Pbv302的改进型,减少了步兵人数。步兵沿载员舱中心线背靠背面朝外乘坐。载员舱两侧上部装甲增大倾斜角度,每侧开有3个球型射孔并有观察镜。改装THD 100C型柴油机,功率228kW(310马力)。采用阿里逊(Allison)HT740自动变速箱,以代替原机械式变速箱。采用液压转向装置。安装厄利空(Oerlikon)25mmKBA型机关炮,动力驱动俯与旋转,必要时火炮可装双向稳定器。目前已完成样车。

  2.Stripbv3021装甲指挥车

  该车安装4部电台和天线,载有4名报务员和其他参谋人员。

  3.Epbv3022装甲观察车

  瑞典每个装甲旅装备10辆,主要改进是用新型指挥塔代替了原车长指挥塔。塔内安装1个由双目望远镜和合像式光学测距仪组成的综合光学观察测距系统。双目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为4×,合像式光学测距仪为10×,使用同样的目镜,放大倍率可以转换。该塔的俯仰和旋转均为手动,由炮塔座圈驱动的俯仰方位传感器能精确地给出目标方位。在载员舱有3部电台及1个导航装置。

  4.Bplpbv3023装甲射击指挥车

  车内装有4部电台和1部射击指挥计算机。乘员有车长、驾驶员和炮手,可载7人班组。

  Pbv302装甲车族

  ----步兵战车样车

  Pbv302 ----------Stripbv3021装甲指挥车

  ----Epbv3022装甲观察车

  Pbv302MK2----Bplpbv3023装甲射击指挥车

  ----运货车

  ----救护车

  性能数据

  型号Pbv302

  乘员+载员2+10人

  战斗全重13500kg

  单位功率15.25kW/t

  单位压力58.86kPa

  车长5.350m

  车宽2.860m

  车高

  至炮塔架2.500m

  至车体顶1.900m

  车底距地高0.400m

  履带着地长2.980m

  履带中心距2.420m

  履带宽380mm

  最大速度

  公路66km/h

  水上8km/h

  燃料储备285L

  公路最大行程300km

  浮渡能力有

  爬坡度60%

  攀垂直墙高0.61m

  越壕宽1.8m

  发动机

  生产公司沃尔沃-潘塔

  (Volvo-Penta)

  型号THD 100B

  类型4冲程卧式6缸

  涡轮增压柴油机

  功率/转速205.88kW/2200r/min

  传动装置

  生产公司沃尔沃-潘塔

  (Volvo-Penta)

  型号T60

  类型手动机械式

  前进档/倒档数8/2

  转向装置类型离合器和制动器

  离合器双片式

  悬挂装置类型扭杆

  主要武器口径/类型20mm/机关炮

  烟幕弹发射器总数量1×6具

  弹药基数(主炮弹)405榴弹和100穿甲弹

  射速500发/min

  炮塔驱动方式手动

  炮塔旋转范围360°

  火炮俯仰范围-10°~+50°

  电气系统电压24V

  蓄电池数量/电压2个/12V






上一篇:世界军火库 [陆军] 英国
下一篇:世界军火库 [陆军] 意大利
收藏 意见建议

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不念过往 不畏将来,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加油共勉之! 靓仔美女 未来属于你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