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一.战略篇

  1.“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高度重视战略经营

  2.“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预测是战略决策的前提

  3.“三分割据纡筹策”,“先取荆州后取川”——谈战略目标

  4.“凡事当以利害较之”——谈决策方案的选优

  5. 环环紧扣,逐浪推进——谈决策的实施

  二.较量篇

  1.“贾文和料敌决胜”的启示——审时度势,以变制胜

  2.“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突出特色,以奇制胜

  3.“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兵贵神速,以快制胜

  4. 陆逊为什么迟迟不出战?——后发制人,治气制胜

  5. 千里送人头的用心——集中兵力,重点制胜

  6. 从吕蒙不争徐州谈起——趋利避害,扬长制胜

  7.“先知迂直之计者胜”——螺旋上升,迂直制胜

  8.“十面埋伏”和“犄角之势”——风险分担,多角制胜

  9. 撮土成城奏奇功——不辞点滴,积微制胜

  10.“兵有先声而后实者”——树上开花,造势制胜

  11.“借”字的妙用——呼风唤雨,借力制胜

  12.“攻心为上”,“心战为上”——抓住根本,信誉制胜

  13.“善进为能,善退亦为能”——善败不亡,退中求胜

  14.“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防间识诈,因间制胜

  三.伐交篇

  1. 只因诸葛扁舟去 致使曹兵一旦休——伐交在竞争中的六大作用

  2.“纵横舌上鼓风雷,谈笑胸中换星斗”——《三国演义》中的九大谈判术

  3. 使于四方,不辱使命——“智将型”外交人员的五个条件

  四.人才篇

  1.“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人才的价值和爱才

  2.“不忠不孝不要紧,只要有才便可以”——选才用才的一条挑战性口号

  3.“兵不在多,在于调遣耳”——孜孜以求用人艺术

  4.“请将须行激将法”——激励与人尽其才

  5.“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谈人才流动

  五.素质篇

  1. 曹操为什么不当皇帝?周瑜为什么要加害孔明?——高层次的管理者要胸怀全局,目光远大

  2.“既得陇,复望蜀”——高层次的管理者要有永不枯竭的进取精神

  3.“平生谨慎,必不弄险”对吗?——高层次的管理者要有冒险精神

  4.“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再思考——高层次的管理者要有民主作风

  5.“三杀”、“三气”之类的启示——高层次的管理者必须具备创新能力

  6.“随机应变信如神”——高层次的管理者要具备应变能力

  7. 好谋无断酿悲剧——高层次的管理者需要具备决断能力

  8.“非学无以广才”——高层次的管理者要具有“T”型战略性知识结构

  ______________

  三国医学

  中国的医学在三国时期有一长足的发展,当中最为人熟悉的是华陀。 华陀,沛国譙人,他常于安徽、江苏、山东一带行医,华陀最擅长外科手术,相传他已懂得替人进行外科手术,就现时医学知识来看,进行外科手术必须知道病征,人体各部份器官位置与结构、消毒消炎及麻醉等工作。既然华陀懂得进行外科手术,以上的条件自然做得到。例如在消毒及消炎方面,华陀在进行手术之前,所用器具皆先以药汤浸洗以作消毒。就麻醉而言,华陀发明了一种麻醉药名为「麻沸散」,進行手术前让病人服用,待服者失去知觉后进行手术。 华陀使用外科麻醉药比西方早了一千六百多年,表现了中国人的医学智慧。

  伤寒专家 中国医学有关治疗伤寒的步伐在三国时代大大提高。当中以张仲景及张机最为著名。 张仲景,中国古代著名伤寒医学家,著有<<伤寒论>>一书,详细记录有关伤寒一病有关资料。据说,张仲景为一孤儿,全因在他六岁时父母兄妹皆死于伤寒,故立誓为一医师专研究伤寒病。 张机,三国时代著名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国临床医学理论的基础。

  三国时代,魏国的太医王叔和著有《脈经》,它是医学上的重要著作。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脈的专著,书中讨论病情极有助益。 皇甫谧,三国时代魏人,著有「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被誉为中医针灸学的始祖。后来,「脉经」、「甲乙经」这两部书传到韩国、日本等国,提高了东亚地区的医学水准。

  ____________

  三国宗教

  《太平经》与太平道

  《太平青领书》又称《太平经》,在汉順帝时期出现。原书共有一百七十卷,现今存世的只有五十七卷,见明《正统道藏书.太平部》。另有《太平经鈔》十卷,《太平经文序》两卷,《太平经聖君秘旨》七卷。

  东汉时期黃老道在民间流行,《太平经》是他们在这一时期创造的经书。可能脱胎于西汉成帝时出现的《天官歷包元太平经》。它是道教最早的经典。《太平经》是由多位不同时期的作者的文章所汇聚而成的,內容庞杂,「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覡杂语」。它的社会思想,既有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部分,也有呼吁公平、反对巧取豪夺、同情贫苦人民的部分。在道术方面较重「守一」。

  东汉末灵帝时,张角创太平道,奉《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发动黃巾起义,起义失败,太平道受打击。

  张道陵与五斗米道

  汉順帝时,张道陵入四川鶴鸣山,造作符书,创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经张道陵子孙张衡、张魯的传播,流行於四川与汉中。

  张魯雄据汉中二十八年,推行五斗米道,政教合一,以祭酒为理。五斗米道与太平道同一源流,教理教义基本相同。《太平洞极经》与《太平青领书》实为一经二名。

  张魯归顺曹操,五斗米道由巴、汉流傳到江南一帶。 事奉黃、老,是方仙道、黃老道的传统。

  汉桓帝祭老子,又在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张道陵创五斗米道,已正式奉老子为教祖。张魯使教內「祭酒」诵习《老子五千文》,《道德经》便成为道教的主要经典。《老子想而注》反映了早期道教对《老子五千文》的解释。

  _________

  在野人物介绍  

  臧洪

  字子渊,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人。生年不详,卒年兴平三年(公元195年)。

  臧洪初为本郡孝廉,灵帝末年辞官回家,被张超聘为功曹。臧洪曾经劝张超讨董卓,后来归附袁绍出任青州刺史。袁绍惧怕臧洪的才能,又派他做东郡太守。曹操攻打张超时,因袁绍不救,臧洪因此与袁绍绝交,后被袁绍杀死。

  陈容

  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人。字号及生卒年不详。

  陈容少时即与臧洪交好,被跟随臧洪赴东郡,出任东郡丞。袁绍攻打臧洪时,陈容亦被袁绍杀死。

  何晏

  字平叔,南阳郡宛县(今河南南阳)人。生于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卒于正始十年(公元249年)。

  何晏因母亲被曹操纳为夫人,自幼被曹操收养。何晏以才学华秀而出名,著有《道德论》、《论语集解》等传世之作的注文。曹爽当权时,何晏被引为心腹,出任散骑常侍、侍中、尚书,后被司马懿杀死。

  邓飏

  字玄茂,籍贯及生卒年不详。

  邓禹之后。明帝时曾任尚书郎,洛阳令,中郎,中书郎等职。曹爽当权期间,出任颍川太守、大将军长史,后被司马懿杀死。

  张范

  字公仪,河南郡修武县(今河南获嘉)人。生年不详,卒年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

  张范生性恬静,轻视名利。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被曹操聘为议郎,参丞相军事并受到曹操敬重。曹操每次出征都令他和邴原辅助曹丕守卫京师。张范常救济贫穷,家无余财,建安十七年病故(公元212年)。

  王烈

  字彦方,平原县(今山东平原)人。生于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卒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8年)。

  王烈少时师从陈骞,闻名遐尔。董卓作乱时避乱辽东,并多次拒绝曹操的聘请。七十八岁时病死于辽东。

  徐弈

  字季才,东莞县(山东沂水)人。生卒年不详。

  徐弈避乱江东时被聘为孙策下属,后回到原郡并跟随曹操讨伐马超,任丞相长史并留守长安。后升任雍州刺史、丞相东曹掾,因为丁仪等人忌恨而任魏郡太守。曹操讨伐孙权时,召徐弈为留府长史。魏国建立之后曾任尚书、尚书令、中尉、谏议大夫等职。

  何夔

  字叔龙,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人。生卒年不详。

  何夔避乱河南时被袁术强召为下属,后来逃回家乡投奔曹操,曾任司空掾属、城父令、长广太守、乐安太守、丞相府东曹掾。魏国建立之后,任尚书仆射。曹丕被立为太子之后,何夔曾任太子少傅、太傅、太仆。曹丕继位之后封何夔为成阳亭侯。何夔死后谥号靖侯。

  鲍勋

  字叔业,泰山郡东平阳县(今山东新泰)人。生卒年不详。

  鲍信之子,因父战死而被曹操聘为丞相府掾属,后任太子中庶子,黄门侍郎,因刚正不阿,惹怒曹丕而罢官,不久出任侍御史。延康元年(公元221年)出任侍中,随曹丕出猎并力谏获罪,被降职为右中郎将。后因群臣力谏,曹丕不得不任命他为御史中丞。曹丕讨伐东吴时,鲍勋又因力谏而惹怒曹丕,被降职为治书执法。不久被人诬陷,曹丕即不顾群臣求情而将鲍勋杀死。

  蒋济

  字子通,楚国平阿县(今安徽怀远)人。生卒年不详。

  蒋济在汉末出任九江郡吏、扬州别驾。后被曹操聘为丹杨太守,不久升任丞相府主薄,西曹属,成为曹操的心腹谋士。魏文帝继位之后出任右中郎将。魏明帝继位之后出任中护军,封侯关内。曹芳继位之后,蒋济出任领军将军,封昌陵亭侯,又任太尉。随司马懿诛杀曹爽之后,晋封都乡侯。蒋济死后谥号景侯。

  刘放

  字子弃,涿郡(今河北涿州)人。生卒年不详。

  刘放在汉末时曾任涿郡主薄。投奔曹操之后受到赏识,历任主薄、记室、县令。魏国建立之后出任秘书郎。魏明帝时期,刘放出任秘书丞、秘书令、中书监,晋封关内侯,掌管中枢机密。魏明帝继位,出任散骑常侍,晋封西乡侯,负责起草朝廷诏令密命。曹芳继位之后,刘放出任左光禄大夫,后转任骠骑将军。刘放死后谥号敬侯。

  刘馥

  字元颍,沛国相县(今安徽宿县)人。生卒年不详。

  建安初年投奔曹操,不久出任扬州刺史。在任期间,刘馥筑城池,立学校,广屯田,修堤坝,多有政绩。

  梁习

  字子虞,陈郡拓县(今河南拓城)人。生卒年不详。

  初为郡主薄,后被曹操任命为四个的县令,因有政绩升任司空西曹令史。后任并州刺史,封关内侯。建安十八年(公元210年)拜议郎,魏文帝继位,梁习复为并州刺史,晋封申门亭侯,其政绩常为天下州郡之最。太和二年(公元227年),出任大司农。

  张既

  字德容,冯翊郡高陵县(今陕西高陵)人。生年不详,卒年黄初四年(公元223年)。

  十六岁出任郡吏,建安初年举茂才,任新丰县令。投奔曹操之后任议郎,封武始亭侯。曾经游说马腾入京,平定关中之后出任京兆尹。魏国建立之后曾任尚书,雍州刺史。魏文帝继位之后,出任凉州刺史,晋封都乡侯,西乡侯。死后谥号肃侯。

  温恢

  字曼基,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祁县)人。生卒年不详。

  年轻时举孝廉,曾任多个县的县令以及彭城相,鲁国相等职。后入朝做丞相主薄,受到曹操赏识,升任扬州刺史。曹丕继位之后,温恢出任侍中,后历任魏郡太守,凉州刺史。在持节领护羌校尉途中病死。

  任峻

  字伯达,河南尹中牟县(今河南中牟)人。生年不详,卒年建安九年(公元204年)。

  董卓作乱时,劝说中牟县令举兵,出任主薄。投奔曹操之后,出任骑都尉,典农中郎将,负责粮草兵器运输补给。官渡之战时期,升任长水校尉,封都亭侯。任峻待人宽厚,常于饥荒之际接济朋友遗孤和贫困亲戚,信义倍受称赞。魏文帝继位之后追谥任峻为成侯。

  苏则

  字文师,扶风郡武功县(今陕西扶风)人。生年不详,卒年黄初四年(公元223年)。

  少时以学识操行而闻名,举孝廉和茂才。曾任酒泉太守、安定太守、武都太守等职。曹操讨伐张鲁时,苏则为向导,任金城太守。后因平定少数民族叛乱有功而拜护羌校尉,封关内侯、都亭侯并入朝为侍中。因多次进谏而惹怒魏文帝,被降职为东平国相,死于赴任途中。苏则死后谥号刚侯。

  郑浑

  字文公,河南郡开封县(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不详。

  郑浑汉末避乱淮南,受到袁术敬重。后来投奔华歆,曹操知其品行之后任命他为掾。郑浑历任下蔡县令、邵陵县令、上党太守、京兆尹、将作大匠等职。在任期间一生清廉为公,魏明帝曾经颁诏称颂。

  阎温

  字伯俭,天水郡西县(今甘肃礼县)人。生卒年不详。

  初为凉州别驾,代理上郝县令。马超兵败逃至此地时,他无法阻拦便逃回州城。马超围攻州城翼县时,州官派他突围向夏侯渊告急,半途被俘。马超欲使他劝降州城人,阎温反其道而行之,马超怒而杀死阎温。

  苏林

  字孝友,陈留郡(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不详。

  苏林博学多才,建安年间任曹丕的文学侍从。黄初元年任博士,历任骑都尉、散骑常侍。

  韦诞

  字仲将,京兆尹(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

  韦诞有文才,善辞章。建安年间为郡吏,拜郎中。太和年间因为善书法而任侍中、中书监、官至光禄大夫。韦诞善于制墨,世称“仲将之墨”。

  孙该

  字公达,任城郡(今山东微山)人。生年不详,卒年景元二年(公元261年)。

  孙该强志好学,二十岁任郡吏,历任郎中,博士,司徒府右长史,官至陈郡太守。孙该著有《魏书》。

  陈群

  字文长,颍川郡许昌(今河南许昌)人。生年不详,卒年青龙四年(公元236年)。

  陈群少年知名,初为刘备的别驾,后归附曹操,历任司空府西曹掾、治书侍御史、参丞相府军事、御史中丞。曹丕继位之后加侍中,封昌武亭侯,后任尚书仆射、尚书令,晋封颍乡侯。魏明帝继位之后,陈群出任司空,晋封颍阴侯。死后谥号靖侯。

  徐宣

  字宝坚,广陵郡海西县(今江苏灌南)人。生年不详,卒年青龙四年(公元236年)。

  徐宣避乱江东时因拒绝孙策聘请回到广陵,与太守陈登镇压反叛的民众。后受到曹操器重,历任司空府属吏、齐郡太守、丞相府东曹掾、魏郡太守。曹丕继位之后历任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尚书,封关内侯。魏明帝继位之后,徐宣历任尚书左仆射、侍中、光禄大夫,晋封津阳亭侯。徐宣历事三朝,甚受信任,魏明帝始终不许他辞职。徐宣死后谥号贞侯。

  卫臻

  字公振,陈留郡襄邑(今河南睢县)人。生卒年不详。

  卫臻因其父随曹操战死而受到曹操器重,初为黄门侍郎,转任丞相府户曹掾,加封关内侯。魏文帝继位之后,晋封安国亭侯,任尚书、侍中、吏部尚书。魏明帝时,出任尚书右仆射,晋封康乡侯。抗击诸葛亮期间出任征南将军。后来历任光禄大夫、司空、司徒、晋封长垣侯。卫臻死后追封太尉,谥号敬侯。

  常林

  字伯槐,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生卒年不详。

  常林少时家贫,好学有才智。初为曹操部下,任南和县令,有政绩显著而升任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曹丕当政历任五官中郎将、功曹、平原太守、魏郡都尉、丞相府东曹掾、少府、大司农,晋封乐阳亭侯。魏明帝继位之后历任光禄勋、太常、光禄大夫,晋封高阳乡侯。死后追封骠骑将军,谥号贞侯。

  杨峻

  字季才,河内郡获嘉县(今河南获嘉)人。生卒年不详。

  杨峻投奔曹操之后历任曲梁县令、丞相府属官、南阳太守、中尉。曹丕继位之后出任南阳郡太守。因与曹植友善而得罪曹丕,以南阳街市不繁盛为名将其治罪。司马懿等大臣求情以致于磕头流血,曹丕仍然不准释放。杨峻遂知其因,自杀而死。

  赵俨

  字伯然,颍川郡阳翟县(今河南禹县)人。生年建宁三年(公元170年),卒年正始四年(公元243年)。

  赵俨投奔曹操之后历任郎陵县令、司空府掾属、主薄、都督护军等职。曹丕继位之后,赵俨历任侍中、驸马都尉、河东太守、典农中郎将、度支中郎将、尚书,封关内侯、宜土亭侯。魏明帝继位之后,又出任大司马府军师、大司农、征蜀将军、征西将军、骠骑将军、司空等职。死后谥号穆侯。

  徐邈

  字景山,燕国蓟县(今北京市)人。生年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卒年嘉平元年(公元249年)。

  曹操平定河北时,出任丞相府军谋掾、东曹议史、尚书郎。因违反禁酒令而获罪,后又任陇西太守、南安太守。曹丕继位之后,历任谯国相、平阳太守、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抚军大将军军师,晋封关内侯。后任凉州刺史、护羌校尉。所到之处,皆有建树,又还朝出任大司农、司隶校尉、光禄大夫。死后谥号穆侯。

  王昶

  字文舒,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太原)人。生卒年不详。

  王昶少时知名,初为曹丕的文学侍从,曹丕继位之后,王昶由散骑侍郎转任洛阳典农、兖州刺史。魏明帝继位,出任扬烈将军、徐州刺史,封关内侯、武观亭侯。伐吴之后升任征南大将军,晋封京陵侯。讨伐毋丘佥之乱之后升任骠骑将军,又因平定诸葛诞有功而升任司空。王昶著有《治论》、《兵书》等数十篇论著。死后谥号穆侯。

  崔林

  字德儒,清河郡武城县(今山东武城)人。生卒年不详。

  投奔曹操之后出任除邬县令,因家贫无马只得步行赴任。后升任翼州主薄、任州别驾、丞相府掾属。魏国建立之后出任御史中丞。曹丕称帝之后,崔林历任尚书、幽州刺史,因不敬上司而被降职为河间郡太守。后升任大鸿胪、光禄大夫、司隶校尉、司空,晋封关内侯、安阳亭侯、安阳乡侯。死后谥号孝侯。

  杜袭

  字子绪,颍川郡定陵县(今河南叶县)人。生卒年不详。

  杜袭投奔曹操之后历任西鄂县令、议郎、丞相府军祭酒、侍中、丞相府长史、驸马都尉。魏文帝时期出任督军粮御史、尚书,晋封关内侯、武平亭侯。魏明帝时期,出任曹真和司马懿的军师、太中大夫,晋封平阳乡侯。死后追封少府,谥号定侯。

  裴潜

  字文行,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生卒年不详。

  曹操平定荆州时,裴潜归附曹操并出任丞相府军参谋,历任三县县令,后入京任丞相府仓曹掾,代郡太守。后任沛国相、兖州刺史。曹丕继位之后,出任散骑侍郎、魏郡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荆州刺史,晋封关内侯。魏明帝时出任尚书、太尉军师、大司农、尚书令、光禄大夫,晋封清阳亭侯。死后追封太常,谥号贞侯。

  王象

  字羲伯,河内郡(今河南武陟)人。生卒年不详。

  少孤贫,为人牧羊而读书不辍,文采温雅。魏国建立之后出任散骑侍郎,升任常侍、秘书监,封列侯。

  桓阶

  字伯绪,长沙郡临湘县人(今湖南长沙)人。生卒年不详。

  桓阶初任郡功曹,被孙坚举为孝廉,后被朝廷任命为尚书郎。孙坚战死之后,桓阶冒险求见刘表并索回孙坚尸体。曹操平定荆州,因感其忠而任命桓阶为丞相府主薄、赵郡太守。曹丕继位之后历任尚书令、侍中,晋封高乡亭侯,屡为曹氏父子出奇谋,被视为寄命之臣。后来在生病期间升任太常,晋封安乐乡侯。死后谥号贞侯。

  刘桢

  字公干,东平县(今山东东平)人。生年不详,卒年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

  刘桢为“建安七子”之一,博学多才,与曹丕友善。曾任丞相府掾属、五官中郎将、曹丕的文学侍从。曾因犯“不敬”罪而落狱。刘桢著有文赋数十篇,有《刘公干集》传世。

  令狐愚

  字公治,籍贯及生卒年不详。

  令狐愚是王浚的外甥,黄初年间出任和戎护军,后任曹爽府长史、兖州刺史。曾经与王浚一起密谋废除曹芳,事未行而病卒。后来此阴谋败露,令狐愚被开馆暴尸。

  寥立

  字公渊,武陵郡临沅县(今湖南常德)人。生卒年不详。

  寥立颇有才名,曾经被诸葛亮誉为与庞统齐名的人物。追随刘备期间,历任长沙太守、长水校尉、侍中。寥立以为凭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做诸葛亮的副手,结果因担任闲职而不满,又因贬低蜀国政策和要员而惹怒诸葛亮,被后主刘禅贬为平民。寥立后来死于汶山郡。

  李严

  字正方,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生年不详,卒年建安十二年(公元234年)。

  李严少有才干,初为刘璋部下,后来投奔刘备,出任辅国大将军、尚书令。刘禅继位之后出任中都护,与诸葛亮一起管理国事。历任光禄勋、骠骑将军,晋封都乡侯,代理丞相公务,此时改名李平。

  诸葛亮出兵祁山期间,李严负责催办军粮。因连降大雨无法供给军粮,便请诸葛亮回师。此后又称诸葛亮故意回师,想为自己开脱罪责,后被诸葛亮查明真相,奏请刘禅将李严废为平民。

  刘琰

  字威硕,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生卒年不详。

  刘琰是汉朝皇族后裔,善于言论。跟随刘备期间不参与国政,只参与劝谏。后因与魏延不和,被诸葛亮送回成都,从此精神恍惚。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因妻子胡氏入宫朝贺,刘琰怀疑妻子与刘禅有私情,便殴打胡氏。后被胡氏告发,朝廷处死刘琰。

  向朗

  字巨达,襄阳郡宜城县(今湖北宜城)人。生年不详,卒年延熙十年(公元247年)。

  向朗初为刘表部下,任临沮县令。刘表死后,向朗投奔刘备,历任巴西军太守、房陵郡太守、步兵校尉、丞相府长史。诸葛亮南征时,向朗代理丞相公务。

  马谡失街亭时,向朗知情不报,被诸葛亮革去职务,后又重新起用,晋封明显亭侯。

  向朗晚年不问时事,专心治典,勤于教化年轻人,深受时人敬重。

  向宠

  字号不详,襄阳郡宜城县(今湖北宜城)人。生年不详,卒年延熙三年(公元240年)。

  向宠是向朗的侄子,通晓军事。在刘备军中历任牙门将、中领军等职,延熙三年(公元240年),向宠讨伐少数民族时被杀死。

  杨洪

  字季休,武阳县(今四川彭山)人。生年不详,卒年建兴六年(公元228年)。

  杨洪为人忠诚清廉,忧公如家,官至蜀郡太守。诸葛亮北伐汉中时,想任用张裔代理丞相公务,尽管杨洪与张裔交好,他还是公正地指出张裔不适合独当重任。

  费诗

  字公举,南安县(今四川乐山)人。生卒年不详。

  费诗官至谏议大夫。在任期间,因屡次直言劝谏,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打击和漠视。

  杜微

  字国辅,梓潼郡涪县(今四川绵阳)人。生卒年不详。

  杜微初为刘璋部下从事。刘备吞灭刘璋之后,杜微闭门不出。建兴二年(公元224年)诸葛亮任命杜微为主薄,他坚辞不受,后被人抬来。尽管诸葛亮言辞恳切,他仍然不为所动,只任了一个闲职。

  周群

  字仲直,巴西郡阆中县(今四川阆中)人。生卒年不详。

  周群的父亲周舒是著名的占卜家,周群跟随父亲学习占卜,预言大多应验。刘备想争夺汉中,曾经问卜于周群。周群说可以等到汉中的土地但是得不到那里的人民,如果出动非主力部队,一定失利。后来果然应验。

  孟光

  字孝裕,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洛阳)人。生卒年不详。

  孟光博览群书,通晓汉朝典章。初为汉朝讲部吏,刘备占领益州之后,孟光历任议郎、符节令、屯骑校尉、长乐少府、大司农。孟光虽有才学,但是言语直爽,为时人所讨厌,后来因故被贬职为民。

  谯周

  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今四川南充)人。生年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卒年泰始六年(公元270年)。

  建兴年间,诸葛亮任益州牧时,任命谯周为劝学从事,后来历任典学从事、仆射、中散大夫、光禄大夫。景耀六年(公元263年),魏国伐蜀时,谯周谏议刘禅投降。投降之后,谯周曾任骑都尉、散骑常侍,封阳城亭侯。

  谯周精于六经,擅长书札,著有《法训》,《五经论》,《古史考》。

  尹默

  字思潜,梓潼郡涪县(今四川绵阳)人。生卒年不详。

  尹默通晓儒家经典和史籍。刘备占领益州之后,尹默出任劝学从事,历任太子仆、谏议大夫、军祭酒和太中大夫等职。

  黄权

  字公衡,巴西郡阆中县(今四川阆中)人。生年不详,卒年延熙四年(公元240年)。

  黄权初为刘璋部下,曾经力谏刘璋不要请刘备入川。归降刘备之后,曾经谏议刘备迅速夺取汉中要地。在刘备伐吴时,黄权请求出任先锋探查吴军虚实,刘备不听。结果作战失败,黄权被迫投降魏国。曹丕很欣赏黄权,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任侍中,后升任车骑将军。

  李恢

  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今云南澄江)人。生年不详,卒年建兴九年(公元231年)。

  李恢初为刘璋部下,后来归降刘备并说服马超投降刘备。刘备去世之后,蜀国南方诸郡反叛,李恢诈降,然后以奇兵制胜。后来因过失遭到贬谪。

  吕凯

  字季平,永昌郡不韦县(今云南保山市)人。生卒年不详。

  吕凯历任永昌郡功曹、永昌太守。归降刘备之后曾任云南太守,封阳迁亭侯。后被叛乱的少数民族杀害。

  薛综

  字敬文,沛郡竹邑县(今安徽濉溪县)人。生年不详,卒年赤乌六年(公元243年)。

  薛琮投奔孙权之后历任合浦太守、交趾太守、仆射、长史、选曹尚书。薛琮著有《五宗图述》,《二京解》并流传于世。

  陆绩

  字公绩,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

  陆绩学识广博,精通天文历算。投奔孙权之后历任奏曹掾、郁林太守、偏将军。陆绩作《浑天图》,注释《周易》和《太玄经》流传于世。

  张温

  字惠恕,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

  张温在孙权属下历任议郎、太子太傅,深受器重。后来因为张温出使蜀国,称赞蜀国的政策,孙权因此怨恨他并且嫌张温名气太大,迷惑民众,便找借口将张温判罪,然后逐回本郡任低级小吏。其弟张白等虽有才华,亦被废弃不用。

  骆统

  字公绪,会稽郡乌伤县(今浙江绍兴)人。生年不详,卒年黄初七年(公元228年)。

  骆统二十岁时,被孙权试用为乌程相,受到百姓爱戴,已而出任功曹,兼任骑都尉。骆统提出的建议多被孙权采纳。在跟随陆逊抗击刘备和抗击曹仁等战斗立功,升任偏将军,晋封新阳亭侯。骆统三十六岁时去世。

  吾桀

  字孔休,吴郡乌程县(今浙江吴兴)人。生年不详,卒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

  吾桀在孙河担任乌程县令时出任小吏,受到孙河赏识。在孙河担任将军之后,吾桀被举荐为曲阿县令,政绩和声望与陆逊平齐。后来担任主薄,参军校尉等职。在抗击魏国诸战斗中立功而升任会稽太守、昭义中郎将、骑都尉、少府,又调任太子太傅。后因主持正义被孙霸等人陷害致死。

  贺齐

  字公苗,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山阴)人。生年不详,卒年黄龙六年(公元227年)。

  贺齐初任剡县县令,因惩治为非作歹的县令而引起匪盗攻打剡县,贺齐率领军民消灭匪徒而声名大振。后来调任太末县令平息叛乱。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孙策举贺齐为孝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升任威武中郎将。

  吕岱

  字定公,广陵郡海陵县(今江苏泰州)人。生于延熙四年(公元161年),卒于太平元年(公元256年)。

  吕岱曾经担任过本郡吏员,避乱江东时投奔孙权并代理吴郡丞,加封都乡侯。吕岱平定交州之后升任镇南将军。孙亮当皇帝期间吕岱初任大司马。吕岱为官期间以立身清正,以公事为重而著称。

  钟离牧

  字子干,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山阴)人。生卒年不详。

  钟离牧历任郎中、太子辅义都尉、南海太守、丞相长史。魏国吞灭蜀国之后,钟离牧升任平魏将军、武陵太守。平定五溪之后,升任公安督、扬武将军,封都乡侯。后出任前将军兼任武陵太守。

  是仪

  字子羽,北海郡营陵县(今山东潍坊)人。生卒年不详。

  是仪初跟随刘繇,后来受到孙权召用和器重,拜为骑都尉。是仪随吕蒙剿灭关羽之后升任裨将军,加封都乡侯。后来出任侍中、中执法、尚书仆射。

  胡综

  字伟则,汝南郡固始县(今安徽临泉)人。生于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卒于赤乌六年(公元243年)。

  胡琮十四岁时避乱江东,并陪伴孙权读书。孙权称王之后,胡琮被封亭侯。胡琮生性好酒,酒后常常欢呼纵情,但是孙权因爱他的才干,并不责怪他。

  吴范

  字文则,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上虞)人。生年不详,卒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

  吴范以推算阴阳和天象而闻名,因准确推算吴军可以擒获关羽而被孙权任命为骑都尉,兼任太史令。后来因为吴范不愿意透露法术而遭到孙权忌恨。

  赵达

  河南郡(今河南洛阳)人。字号及生卒年不详。

  赵达年少时跟随单甫求学,后来避乱江东研究九宫算数,深得奥妙,能够准确地进行预测。但是因为过于爱惜自己的法术而遭到冷遇。史载他准确推算自己的死期,后来孙权曾经刻意寻找赵达的书籍,始终没有找到。

  王藩

  字永元,庐江郡(今安徽潜山)人。生年不详,卒年甘露二年(公元266年)。

  王藩博学多识,精通天文历法。在吴国历任散骑中常侍,驸马都尉。王藩素有节操,不干阿谀奉承之事,常受到别人的诋毁。甘露二年(公元266年),孙皓宴请群臣,王藩大醉,被孙皓怒而杀死。

  韦曜

  字弘嗣,吴郡云阳县(今江苏丹阳)人。生卒年不详。

  韦曜少年好学,擅长文章。历任丞相掾、尚书郎、黄门侍郎、中书仆射、侍中、左国史,封高陵亭侯。孙亮继位之后,韦曜出任太史令,撰写《吴书》。凤皇二年(公元273年),孙皓因为韦曜不顺从诏令,诛杀韦曜。

  贺邵

  字兴伯,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生年不详,卒年天册元年(公元275年)。

  贺邵在吴国为官。孙休在位时历任中郎、散骑中常侍、吴郡太守。孙皓当政时,贺邵曾任左典军、中书令、太子太傅。因奏章谏议凶残的孙皓而遭到忌恨,后来贺邵遭到奸臣的陷害而被孙皓杀死。

  楼玄

  字承先,沛郡靳县(今江苏今县)人。生卒年不详。

  楼玄在孙休在位时出任监农御史,孙皓在位时期出任散骑中常侍、会稽太守、大司农。因心胸直率,多次违背孙皓的意愿。后来受到奸臣陷害,被孙皓发配到广州。孙皓嫉妒楼玄的名声,派张弈杀死楼玄。张弈不忍杀死楼玄,而楼玄知道之后,在营中自杀。

  滕胤

  字承嗣,北海郡剧县(今山东昌乐县)人。生卒年不详。

  滕胤少时有节操,刚成年就娶公主为妻。孙权称王之后,滕胤被封都亭侯。后来历任丹杨太守、吴郡太守和会稽太守。孙亮继位之后,滕胤出任太常、卫将军。

  陆凯

  字敬风,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

  陆凯是陆逊的族侄,黄武初年出任永兴和诸暨县令。因有政绩而升任建武都尉。后来历任建武校尉、镇西大将军、左丞相。因为经常直言上书劝谏孙皓,孙皓非常恨他。陆凯后来受到诬陷,被孙皓放逐到建安。

  刘惇

  字子仁,平原郡(今山东平原县)人。生卒年不详。

  刘惇通晓天象术数,擅长星象学,有一百多篇著作传世,曾任孙辅的军师。

  诸葛恪

  字元逊,琅琊郡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生年不详,卒年建兴二年(公元253年)。诸葛恪是吴国大将军诸葛谨的长子,二十岁出任骑都尉,后来历任抚越将军、丹杨太守。陆逊去世之后,诸葛恪升任大将军,代理荆州牧,并兼任太子太傅。建兴元年(公元252年),诸葛恪因不听劝告,出兵伐魏而失去民心,后来被孙峻假诏处死。

  朱据

  字子范,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卒于赤乌九年(公元246年)。

  朱据善于言辨,初为五官郎中,后来被孙权任命为建义校尉,并将公主许配给他。朱据历任左将军、骠骑将军,封云阳侯。后来在孙和同孙霸争夺王位时因拥护太子被降职为新都郡丞。赴任途中被孙弘伪造诏书赐死。

  步骘

  字子山,临淮郡淮阴县(今江苏靖江)人。生年不详,卒年赤乌十年(公元248年)。

  步骘避乱江东时,应孙权征召出任海盐县令,不久担任车骑将军东曹掾。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出任鄱阳太守,同年调任交州刺史,升任武立中郎将,征南益州牧。赤乌九年(公元247年)代理丞相职务,翌年去世。

  裴玄

  字彦黄,下邳郡(今江苏濉宁)人。生卒年不详。

  裴玄的学问和品行都受到时人称赞,潜心研究先秦诸子。在吴国任职,官至太中大夫。

  朱绩

  字公绪,丹杨郡故鄣县(今南京市)人。生年不详,卒年建衡二年(公元270年)。

  朱绩是朱然之子,因父亲为官而拜建忠都尉,后来升任镇东将军、骠骑将军、左大司马。

  宗预

  字德艳,南阳郡安众县(今河南镇平县)人。生卒年不详。

  宗预性情耿直,对权势不阿谀逢迎。在蜀国担任官员,官至镇军大将军,封关内侯。

  杨戏

  字文然,犍为郡武阳县(今四川彭山)人。生年不详,卒年景耀四年(公元261年)。

  杨戏少时知名,二十岁被诸葛亮任命为督军从事使,掌管刑狱。历任东曹掾、南中郎将、建宁太守、梓潼太守,在任颇有政绩。后因戏弄姜维,被姜维削职为民。

  许慈

  字仁笃,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生卒年不详。

  许慈师从刘熙,精通《周易》、《尚书》、《论语》。刘备平定益州之后,许慈担任博士,负责发展教育,收集典籍。他生性傲慢自负,官至大长秋。

  王连

  字文仪,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生卒年不详。

  王连初为刘璋部属,任梓潼县令。归降刘备之后出任司盐校尉,实行国家垄断生产盐铁,对蜀国财政发展有突出贡献。

  张裕

  字南和,蜀郡(今成都市)人。生卒年不详。

  张裕初为刘璋部属,出任益州的后部司马,善于占卜吉凶。因准确预言刘备争夺汉中必然失利,而被刘备举为茂才。后来因为预言刘备等到益州九年之后就要失去,被刘备找借口治罪杀死。

  管宁

  字幼安,北海郡朱虚县(今山东临朐)人。生于延熙元年(公元158年),卒于正始二年(公元241年)。

  管宁心志清纯高尚,性情淡泊恬静。多次拒绝魏国委任的太中大夫和光禄勋职务。

  夏侯惠

  字稚权,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生卒年不详。

  夏侯惠是夏侯渊之子,少时以才学见称,善写奏议。曾任散骑黄门侍郎、燕国相、乐安郡太守。

  田丰

  字元皓,巨鹿人氏(今河北宁晋)。生年不详,卒年建安六年(公元201年)。

  田丰博览群书,多有谋略,能准确预见事态发展。田丰初被征召到太尉府,举茂才,不久升任侍御史,后因宦官把持朝政便辞官回家。后来袁绍聘请田丰任别驾之职,辅助袁绍打败公孙瓒。田丰曾经谏议袁绍迎接天子,但是袁绍不听。官渡之战期间,袁绍不听田丰建议并被逄纪挑拨,囚禁田丰。袁绍被曹操打败之后,又听信逄纪谗言杀死田丰。

  毛玠

  字效先,陈留郡平丘县(今河南封丘)人。毛玠年轻时出任县吏并以清廉而著称,后在兖州被曹操征为治中从事。后因谏曹操“封天子以令不臣”、图王霸之业而转为幕府功曹,又任东曹掾掌管选举,后任右军师。

  魏国成立之后任尚书仆射,仍掌管选举。后被白玠诬告而罢官,卒于家中。

  徐庶

  字元直,颍川(今河南登封)人。生卒年不详。

  中平末年,徐庶替人报仇而杀人,在被官府缉拿之后由朋友暗中解救出来。徐庶闻知刘备仁德便化名单福而投奔刘备,被刘备拜为军师。曹操攻打荆州时,徐庶献计击败曹军并占领樊城。曹操设计骗得徐庶母亲并将徐庶诓诈到曹营,徐母因此而气愤自杀。徐庶在曹营不受一物,不献一计。

  赤壁大战时,庞统献连环计于曹操,被徐庶识破并向庞统请教脱身之计,随后徐庶向曹操请兵驻扎散关,因此而脱离曹营。徐庶在曹营期间始终没有献一计一谋。

  左慈

  字元放,号“乌角先生”,庐江人氏(今安徽庐江)但是自称与曹操同乡。生卒年不详。

  史载左慈一眼瞎,一足跛,头戴白藤冠,身着青懒衣。入峨嵋山修道三十年,得到“遁甲天书”三卷,会诸多法术,诡异多端。左慈曾经戏弄曹操,曹操要杀他,左慈躲进羊群变成羊。后来曹操捉拿左慈却捉到三百个同样的人。曹操将他们全部杀死,尸首都提着头追打曹操,使曹操惊吓成疾。

  于吉

  《三国演义》所载于吉是琅琊宫道士。在汉顺帝时期入山采药,于阳曲泉水之上得《太平青领道》百余卷,皆治人疾病之方术。于吉会呼风唤雨变化之术,孙策称霸江东时将于吉杀死,随后孙策也死去。

  王弼

  字辅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济宁)人。生于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死于正始十年(公元249年)。

  王弼聪慧好学,精通儒学和乐理,是魏晋玄学的奠基者。他因不谙人情世故而不被赏识。后来染瘟疫而死。

  周宣

  字孔和,乐安郡(今山东邹平县)人。生卒年不详。

  周宣善于解梦,与朱建平齐名。占卜曹丕甄后被杀,曹丕与曹植不和等事,一一言中。周宣死于魏文帝末年。

  管辂

  字公明,平原人氏(今山东平原)。生于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死于甘露元年(公元256年)。

  管辂相貌丑陋,爱饮酒谈笑,不为时人所敬重。管辂擅长占卜预测,所做预言皆准。管辂官至少府丞,翌年即逝。

  华佗

  字元化,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生卒年不详。

  华佗通晓多种经书,医方药物和养生方法。发明了麻醉药物“麻沸散”,“五禽戏”养生术,著有“青囊书”的医学著作。华佗后来被曹操杀死。

  吴普

  广陵郡人(今江苏淮阳)。字号及生卒年不详。

  吴普曾经跟随华佗学医,救活了很多人的性命。他擅长五禽戏,据说活到九十多岁,仍然耳聪目明。

  樊阿

  彭城国(今江苏徐州)。字号及生卒年不详。

  樊阿曾经跟随华佗学医,擅长针灸并勇于探索。据说樊阿用华佗传授的“漆叶青黏散”制药技术而制药服用,活到一百多岁。

  朱建平

  沛国人氏(今安徽濉溪县),字号及生卒年不详。

  朱建平精通相术,擅长相面,预言多数准确。朱建平死于黄初年间。

  蒋干

  字子翼,九江人氏,为曹操帐下幕宾。赤壁之战时,奉命欲招降周瑜,反中周瑜之反间计,致使曹操误斩蔡瑁、张允两员水军大将,间接导致曹军赤壁兵败。

  糜夫人

  刘备之妻,糜竺之妹。长坂之战为使赵云救得其子刘禅,投井自尽。

  甘夫人

  小沛人氏,刘备之妻。





上一篇:三国韬略2
下一篇:群雄系列介绍
收藏 意见建议

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不念过往 不畏将来,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加油共勉之! 靓仔美女 未来属于你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