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综合导航
小说教程
大纲素材
世界创作
角色物品
文笔描写
操作说明
常用网址
登录
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本版
首页
精简一套
签约引导
创作流程
大纲详解
题材参考
情节创作
世界素材
写好人物
人物素材
文笔描写
描写素材
学海无涯
免费赠品
道具
勋章
任务
设置
我的收藏
|
浏览历史
退出
腾讯QQ
微信登录
首页
›
世界素材
›
科幻未来
›
查看内容
搜索
搜索
遗失在海底的外星人世界
©
0 人收藏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学习、共进步
仅供交流学习
科幻未来
科幻未来:
外星人
遗失在海底的外星人世界
亨利?谢里曼这位考古学家没有因循守旧的陋习。要不是这样的话,他绝不可能发现希腊古城特洛伊。否则,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中描写的这座城池至今也许仍然是神话传说中的事。
谢里曼相信,在每一个神话传说后面都有一部分事实作为其依据。因此,他对传说中的亚特兰提斯发生了兴趣,并着手进行了调查。
在其去世前不久,谢里曼叫人找来了一位朋友,亲手交给他一个信封,上面写着:“此信只能由我家的一名成员拆看,而这名成员必须发誓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信中大致描绘的那个研究事业。”
临死前一个小时,考古学家让人给他拿来纸和笔,用他那颤抖的手写下了最后几个字:“对密封的信封里补充一个神秘的内容。请敲碎鹰头瓦罐,仔细查看罐内之物。在塞依斯寺院废墟东面的查卡纳山谷墓地里。很重要。你将找到证明我的理论的证据。黑夜已经来临,永别了。”
这封信又送到了那位朋友的手里。
当其祖父在那不勒斯奄奄一息的时候,保罗?谢里曼正在俄国学习。他接着回到了德国,随后又到东方继续自己的学业,直到1906年。
在这一年,亨利?谢里曼的那位朋友找到了年轻的保罗?谢里曼。他想这时该是把保罗的祖父委托给他的东西交给这位青年人的时候了。保罗?谢里曼接过东西感到十分奇怪,他庄重地撕开了信封,里面是一些照片和几份材料。
第一份材料这样写道:“打开这个信封的人,必须正式发誓继续我的未竟事业。我已经得出了结论:亚特兰提斯不仅是美洲同非洲和欧洲西海岸之间的一块大片陆地,而且它还是我们全部文明的发祥地。专家们对此已有过多次争论。一些人认为,有关亚特兰提斯的传说仅仅是诗歌里想象的东西,其根据只是关于公元前几十万年以前发生的那场洪水的片断材料。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个传说是有历史的真实性的,不过还无法拿出证据来。”
“在信袋里,有一些文件、笔记、文章和文字证据,我认为这些东西都同亚特兰提斯有关。仔细阅读这些材料的人必须保证,接过我的研究工作,尽一切可能争取拿出有决定意义的成果来。首先,他可以运用我在此交给他的一切材料。其次,他不应忘记宣布,我是这些新发现的真正发起人。法兰西银行里有一笔款子,谁能拿出最后结论,谁就可以领取这笔钱,估计它能偿付一切调查研究之费用。愿上帝为这项重大的工作提供方便。亨利?谢里曼。”
考古学家亨利?谢里曼从不盲目相信任何书本或考古学家的理论,他总是喜欢亲临现场,获得第一手材料,他相信“一切事实胜于雄辩”。正是他这种严谨的态度,使他发现了希腊古城特洛伊,从而名声大噪。
国际科学界认为保罗?谢里曼的言论是一场骗局
在信袋装着的材料里,亨利?谢里曼说在挖掘特洛伊古城时发现了特洛伊王的“宝物”,那是一个青铜罐,里面有一些物件,都用腓尼基语写着:属亚特兰提斯克诺斯国王。
几年以后,即1883年,亨利?谢里曼在法国卢浮宫又发现了一些来自中美洲的帝华纳科古城的发掘物。他吃惊地看到,这些东西的材料和形状同特洛伊王的“宝物”中的物件一模一样……
亨利?谢里曼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这位考古学家请人对特洛伊王的宝物作了一次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东西是用某种粘土制作的,但在腓尼基和中美洲都找不到这种粘土。
特洛伊王的宝物中还有几件金属制品。通过化验证明,金属是由白金、铝、铜组成的,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合金,但在迄今考古学家们发掘到的古代物品中,这样的合金是从未见过的。这会不会就是有名的亚特兰提斯人的“奥利萨尔克”――古希腊传说中的青铜呢?
亨利?谢里曼没有就此止步。他着手研究了玛雅文化,看看它同欧洲的其他古文化有没有共同之处。经过分析,他出乎意料地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共同特点,这是他所不敢想象的。他发现有一种文化同玛雅文化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就是埃及文化。欧洲人是不可能到美洲去的,而玛雅人也是不可能到欧洲来的,因为他们都不是出色的航海家。因此亨利?谢里曼得出结论:应该是传说中所说的那样,从前,在我们所说的新大陆和旧大陆之间,一定有一块宽阔的陆地作为两个大陆之间的桥梁。这块陆地不是别的,恰恰就是亚特兰提斯,这里的居民曾向埃及和中美洲迁移。
这就是保罗?谢里曼从祖父手中接到的奇怪的遗产。当他明白了这一切情况后,他就遵照祖父的遗愿,走上了寻找亚特兰提斯的征途。
一连6年,保罗?谢里曼走遍了埃及、中美洲和南美洲,并仔细地参观了许多博物馆。之后于1912年,他在《纽约美洲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为:《我是怎样发现一切文明的发祥地亚特兰提斯的》。
图为玛雅人的各种神秘符号,它们究竟代表了什么意思至今仍没有人能说清楚。但是专家们的研究表明,玛雅文化和埃及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有雄伟的金字塔,都喜欢建造巨大的石像。这印证了某些学者称亚特兰提斯下沉之后一部分居民逃到了中美洲和北非埃及的说法。
传说,埃及的古文明来自于一个更为发达的古老文明,那就是亚特兰提斯文明,亚特兰提斯是埃及、克里特、伊特里、地中海诸岛和附近海岸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甚至还影响了南北美洲的文化。
可以想见,这篇文章一发表,立即轰动了国际科学界。那么,该文揭开了谜底没有呢?没有。
保罗?谢里曼在这篇文章中只是介绍了上面说的那些情况,即他祖父的发现以及他接受“遗产”的传奇般的经过。当然,他也讲到了在埃及的考察以及他在塞依斯寺院废墟旁的发掘情况。据说他在废墟附近发现了两枚金属货币,其材料同特洛伊王的宝物的合金完全一样。另外还有传说说,保罗?谢里曼在非洲还发现了一个用同样合金制成的儿童的头。最后还得指出,据说他发现了两本极其惊人的手稿。
第一本是玛雅文手写本,珍藏在不列颠博物馆。这本东西叙述说,在公元前8000年的一个叫做“穆鲁克11”的日子里,忽然发生了剧烈的地震。震区遭到严重的破坏,几百万居民同这块陆地一起一夜之间沉入了大海。另一本东西是古老的迦勒底文本。
值得指出的是,在前后两个手稿中都出现神秘的“穆”字。由此可以断定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起源。
保罗?谢里曼的文章没有提供更多的细节,不过这位考古学家宣布,他将出版一部著作,公布他有关这些问题的全部证据。
但是,此后多年,非但这部著作没有问世,连保罗?谢里曼自己也销声匿迹了。他的名字再也没有人提起过。国际科学界认为保罗?谢里曼的言论是一场骗局,甚至还说,《纽约美洲报》上的那篇文章里所论及的种种新发现没有一个是真的。保罗?谢里曼闹了一场恶作剧,然后感到这个闹剧持续得太久了,因此就隐匿了起来。
我们要问,保罗?谢里曼搞这么大的笑话对他有什么好处呢?如果不是想努力完成祖父留下的事业的话,他花了6年的时间奔波于埃及、南美、非洲一带又是为了什么呢?要不是为了寻找亨利?谢里曼有关亚特兰提斯理论的证据,他跑遍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又何苦呢?
有人认为他没有扯谎,深信他做出了某些关键性的发现,也许还可以说他的发现太重要了,因此人们不准他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保罗?谢里曼的发现是不应该透露的,有人下了这道命令。那么是谁下了这道命令的呢?
17世纪意大利的数学家,他们通过数学计算确定了亚特兰提斯的位置。关于亚特兰提斯的位置,学者们一直争论不休。他们隐约感到这块陆地关系到人类起源的奥秘。好多学者在调查、比较、研究,在考虑柏拉图著作的含义。几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取得了进步,离探索的目标已经不远了。
大西国的地理位置之争
前面说过,大西国,也就是亚特兰提斯,是一块岛屿。最先提到亚特兰提斯的柏拉图对它的叙述可以归纳为这样几句话:
在昔日被人称为“海格力斯擎天柱”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海面上,即在西班牙和摩洛哥海岸之间,横展着一块陆地,叫做亚特兰提斯。它由一个大岛和一系列小岛组成。亚特兰提斯人把首都设在陆地的东南海岸波塞多尼亚,那里有为该国缔造者建立的寺院、王宫、壮丽的建筑物。
从柏拉图以后,有关大西国的书数以千计,其中大部分纯属空论。不过,有一些书籍是有科学根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真正的科学发现使大西国这块消失了的陆地逐渐摆脱了神话的色彩,成了历史中更引人入胜的事实。
立志探索大西国奥秘的严肃的研究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同大西国的地理位置有关。1675年,瑞典人鲁布德克认为这个被水淹没的陆地就在他的国家里。另有一些人说它在今天的巴勒斯坦的位置上。德国人博克认为南非一带是大西国的地方,而法国人德利尔?德萨尔则提出高加索就是从前的大西国。后来,177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成为巴黎市长的巴伊曾断言,大西国在现在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1855年,雅克布?克鲁格自认为解决了这个问题,说大西国就是北美洲。然而这种观点遭到贝利乌的反对,后者在1874年发表的著作《大西国人》中说,大西国这块陆地的位置应该在目前的北非这个地方。他的这个观点受到了大家的重视,于1893年被德国人克内泰尔多次援引,并得到了他的发展。后来,这一观点还启发了皮埃尔?伯努瓦,给了他写出《大西国》这部著名小说的灵感。到了1926年,博查特说得更为确切,说大西国就在突尼斯的盐湖地带。他的说法博得了阿尔贝特?赫尔曼的支持,此人于1927年说,博查特的假设使他完全信服。1929年,巴托利和拉特埃宣布说,大西国不在别的什么地方,就是希腊!还有一些理论认为大西国在西班牙南部,在非洲西海岸,在西尔特,在大洋洲,甚至有人还说在南太平洋……
古希腊一种矮桌的底纹,上面描绘着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其图案的精美,亚特兰提斯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座梦幻中的大陆是沉入大西洋?
这最后一种假设是1946年由伯德探险队的考古学家们提出来的,他们在南美洲的西边太平洋底发现了一片陆地。
可50年代初,一位名叫于尔根?施帕努特的年轻牧师声称,他在赫尔戈兰岛附近北海水域发现了消失陆地的遗迹。
若相信柏拉图的记述,那么大西国应该是沉没于直布罗陀海峡的外侧,亦即这座梦幻中的大陆是沉入大西洋。
可是,若无视柏拉图的记述的话,那么大西国应该也有可能处于大西洋以外的地域。有人统计过,那大概有1700余处。而其中最有可能的是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和爱琴海的桑多里尼岛。
1900年,英国的考古学家亚瑟?艾邦斯,在荷马视为丰饶岛屿的克里特岛上着手挖掘,而他们果真也挖掘到与猜想相符的米诺亚王大宫殿。
这座宫殿面积为4000平方公尺,是栋3层楼的建筑物。内部除了有石柱支撑的天花板和楼梯之外,还有巨大的武器库、战车库、粮食仓库、国王的宝车,及塞满了记载着文字的粘土板的古文室等等。极富变化的各个大厅中都用壁画、彩色的浮雕装饰着。毫无疑问,这里就是米诺亚文明的中心地。
可是,克里特岛虽被岩石所埋没,但并未沉没于海中。1967年,希腊考古学家史匹利顿?马利那托斯挖掘出了可解决此矛盾现象的新遗迹。那就是位于克里特岛往北约120公里处的桑多里尼岛。
虽然今天的桑多里尼岛只不过是个由3座小岛所组成的火山岛,可是在以前它是个直径达18公里以上的圆形岛屿。原来的桑多里尼岛因公元前1490年左右火山的一场大爆发,使得岛的中央部位炸毁,所以才变成今日的3座小岛。从厚达50公尺以上的火山灰下所发现的亚克若提利遗迹,确实与克里特岛相同,全都有雄伟壮观的石造建筑物、壁画、壶等等,而且也残留着米诺亚文明的痕迹。可是,它是否就是大西国,却还有许多值得争议之处。
德国的学者尤更?休邦特主张,大西国位于易北河河口海面的海格兰特岛附近,亦即位于北海。此说的最大根据是荷马的叙事诗《奥德赛》中的记述。奥德赛前往卡力布索,并从卡力布索朝东北航行了18日。据休邦特所言,此记述正是暗示大西国的位置,而卡力布索乃指亚德雷斯群岛之意,再者,航行18日后所抵达之处也一定是指海格兰特岛。
北海周围是于公元前12世纪左右因发生大地震和大洪水而大为改观的。可是,若是公元前12世纪的话,那就与柏拉图的记述有极大的差异。他认为柏拉图所说的9000年前,应该是9000个月之误,因为埃及的历法是以月份计算的。对此,有些历史学家也认同有这种可能性。
除此之外,休邦特也指责柏拉图误解了梭伦所叙述的故事。柏拉图述说的亚特兰提斯“被从北方吹来的风保护着”,应该被译为亚特兰提斯位于“北海的方位”才是正确无误的。
虽然休邦特的研究成果应受到极高的评价,但是,若欲将他的发现立即和亚特兰提斯结合在一起的话,他的资料似乎还不甚齐全。
就消失的陆地的地理位置而言,柏拉图的著作已说得再清楚不过的了:“在海格力斯擎天柱那一边”,这就是说在直布罗陀海峡那一边。换句话说,在大西洋里。伟大的哲学家已经说得如此明确,我们何苦到别的地方去寻找呢?
科学的证据
第一次提出亚速尔群岛和加那利群岛是大西国遗迹这个理论的,是一位名叫阿塔那斯?柯切尔的神甫。那是1665年的事。这位圣职人员的看法是正确的,后来几个世纪的发现都一一证实了他的设想。
1898年夏,有一条船在布雷斯特同科德角之间敷设电缆。突然间海底电缆发生断裂,船上的工人马上投入了紧张的抢修工作。出事地点是北纬47°,巴黎以西西经29°40′,在亚速尔群岛之前900公里处,那里的水深达3100米。在打捞的时候,人们奇怪地看到海底具有陆地山脉的特点,其表面除谷底外没有淤泥,岩石顶端呈锋利的尖状。船员们带回了一块岩石,这块“玄武玻璃”一直保存在矿业学院。
“玄武玻璃”引起了一位法国地质学家的极大兴趣。这位学者就是皮埃尔?泰尔米埃。这块玄武岩石在水中一直没有能变硬,而拿到岸上在空气中它却坚硬起来了。因此泰尔米埃得出结论:从3100米深水中采来的这块石头曾受到过大气的压力,因为在这个地方,过去曾同周围地区一样一度露出水面;显然,不久以前发生的地壳激变(这里的“不久以前”,应该从地质学角度来理解)使这里下陷了3000米;欧洲同美洲之间有过一块陆地,这块陆地在激烈的地质变动时不见了。
泰尔米埃对大西洋诸岛――特别是亚速尔群岛――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岛屿的特点恰好同柏拉图所描写的完全相符。
此外,泰尔米埃还发现有两条纵向海沟,一条沿欧非大陆,另一条则沿着新大陆。这说明,如果这里是陆地的话,它极有可能是连接欧洲和美洲的“桥梁”。
实际上,泰尔米埃的地质假设在没有提出之前似乎就早已为人们证实了。
早在16世纪,西班牙人就十分吃惊地在墨西哥发现了希伯莱和埃及式的建筑物,墨西哥的土著人讲的是希伯莱立法者摩西的同胞所操的语言,这似乎说明,这些同胞中有些人没有跟随其他人向红海迁移,而是穿过非洲,向西走上了柏拉图所说的那块土地,最后来到了阿兹特克人的国度里,即墨西哥。
1952年,一位专门研究寄生物的学者乔克十分吃惊地发现南美鸵鸟同非洲鸵鸟极为相似。它们不仅形态相似,而且鸵鸟身上的寄生虫也一样,这是其他动物所没有的现象。因此,只有一种可能性才能使两岸出现同一现象,即鸵鸟曾经从非洲“迁移”到美洲,或从美洲“迁移”到非洲。
另一位学者马雷兹教授研究了新旧大陆间某些昆虫的迁徙,特别是研究了叶蜂的迁徙活动。可是要知道,这些昆虫是没有那么大的力气飞越浩瀚的大西洋的。因此,它们似乎确实借助过今天已经沉没的一块大陆。
应当看到,能证明大西国位于大西洋的不仅仅是地质学和生物学。在这方面,人类学和人种学也有其发言权。
法国地质学家泰尔米埃发现在大西洋海底有两条纵向海沟,在两条深沟之间,有一个中央火山区。其陆地痕迹为南北走向。其中明显可见的是杨玛廷岛、冰岛、佛得角群岛、阿森松岛、特罗斯坦达库尼亚群岛。这些都是消失了的大陆火山的遗迹。这个发现证明了在欧洲和美洲之间曾有一块陆地的说法。
我们的祖先来自宇宙
在《我们的祖先来自宇宙》一书中,夏特兰写过这样一段话:
“最近,人们发现约2900年前墨西哥东海岸就有一批种植麻和棉花的印度和腓尼基的农业移民,同时还发现了开采铜和锡的苏美尔和腓尼基的矿业移民,这些移民也许还开采金和银,不过年代要早一些,大约在4300多年以前,地点也不是墨西哥,而是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山区。另外,在亚马逊河流域的石崖上,人们还找到了古希腊克里特人的线状文字,这表明那些移民越过大西洋,顺亚马逊河逆流而上。”
伯利茨是著名的国际语言学院创办者的孙子,因此他最有条件研究新旧大陆居民之间所存在的语言共性。他在有关大西国的专著中写道:
“极其明显……在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中很多词汇的宗教含义同大西洋另一岸古代语言中的一些词汇十分相似。”
此外,生物学、人类学和人种学也不断提供新的证据,证明从前在旧大陆同新大陆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座“桥梁”。今天,许多地质学家和史前史学者认为,大西国曾经存在是个历史事实。地球物理学也从自己的角度告诉人们,很久以前曾发生过一系列冰川袭击,结果造成了大西洋中一连串的下陷。这个下陷过程贯穿了整个冰川消退时期,也就是说,从公元前6500年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950年,这一年代同柏拉图书中的年代是完全一致的。
然而,直至最近几年,我们还缺乏一种科学的证据来确证大西国的曾经存在,而整个科学界都希望找到这样的证据。现在我们可以说,当人们在1967年至1968年发现了比米尼大墙之后,考古学在大西国的问题上已经摆脱了从前默默无闻的状态了……
南美洲的一些偏僻山区里生活着一些纯粹的亚洲长相的人。有人说他们来自蒙古,然而在几乎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绕半个地球,从蒙古来到南美洲这可能吗?
比米尼大墙:古文明的遗迹
罗伯特?布拉什是个飞机驾驶员,同时,他又是一个酷爱海底考古的人。1967年,他曾飞越过百慕大地区巴哈马群岛中的安德罗斯岛和比米尼岛。在飞行途中,他发现在水面下几米深的地方有一个长方形的灰色物体,它的几何图形十分完整,布拉什立即意识到这是人类的建筑物,于是他拍下了不少照片。
过不多久,他把这些照片送到了法国人迪米特里?勒彼科夫手里。后者原籍为俄国,是专门研究海底摄影的大学者,他发明了许多摄影器材,其中有电子闪光灯。
布拉什的照片引起了勒彼科夫的极大兴趣,但没有使他感到过分的吃惊,因为他自己从飞机上也看到同一海域里有一个约400米长的长方形的东西,另外,他还见到有一些笔直的线条以及圆形和形状规则的物体。勒彼科夫带着布拉什的照片找到了在迈阿密科学博物馆工作的朋友曼森?瓦伦丁。
曼森?瓦伦丁曾是耶鲁大学的教授,同时他又是研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前的美洲文化的专家。他看到照片后,毫不犹豫地当即组织了一支探险队奔赴现场考察。探险队乘一架水上飞机在安德罗斯岛海域上空来回盘旋搜寻。
在巴哈马群岛的大礁带,水并不太深,因此水面下隐藏的东西比较容易看清。探测队的队员们果然找到了罗伯特?布拉什照片上的那个物体:一道30厘米厚的“墙”,周围积满了泥沙,看上去是一座长30米、宽25米的建筑物的地基。为了仔细观察这道“墙”,迪米特里?勒彼科夫把自己设计的一个航行器交给了一支专门的小组使用。对比米尼岛写过一部材料十分丰富的著作的皮埃尔?卡纳克把这个航行器称做为“M114E”,这是一架名副其实的潜水飞机,配备有广角镜自动摄影机。
有了这样的装备,探索工作才能够真正顺利地进行了。探测工作持续了好几个月,不少著名人士参加了这项工作,其中有宇航员埃德加?米切尔和法国潜水员雅克?马约尔。
在大西洋海底发现的一只手的雕塑,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折断了两根手指,表面也有些残破。有人说,它来自亚特兰提斯的那块人类失落的伊甸园。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可见当时的技艺有多高超,这么高难度的手指动作竟被塑造的惟妙惟肖,如同真的一般。
大西国,外星人在地球上的基地?
有很多人怀疑,那些无法解释的“古代超级文明”遗迹是外星智慧的杰作,而大西国上的人就是外星人,那么,大西国就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的基地。如果从这个假设出发,摆在我们面前的很多无法解释的谜就更加耐人寻味了,比如,为什么世界上各种文明中神话里的神,从天上下凡后都在某一天到海里?为什么美洲大陆的神总是来自东方,而欧洲大陆的神总来自西方?这表明,也许有一个共同的大西洋起源。
古人类学家们推测,可能存在过一个大西种族,她包括爱尔兰人、威尔士人、布列塔尼人、巴斯克人、安达卢西亚人以及柏柏尔人等。这些人具有共同的伦理,讲的是一种相似的喉音重的方言。方言中某些音在希腊-拉丁语系中没有,然而可以在尤卡坦的玛雅语中找到这些同样的古怪的音。有些UFO学家认为,这些人的最初祖先来自外星,后来在海底洞内过穴居生活。
两位英国人曾在1952年对5具在秘鲁库斯科发现的印加干尸做了血液分析。其中一具属于C―E―C型(即RH),这种血型的人在世界其他地方从未见过;另一具属于D―C型,这种血型在美洲印第安人中极其稀少。由此可见,大西洋一侧的印加人,另一侧的巴斯克人和埃及人,血型都与周围民族不同。这会不会就是假设中的来自外星的大西国人的血型呢?
大西国的存在是可以肯定的,但它是否是外星在地球上的基地,这恐怕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然而从宇宙的观点出发去解释神秘莫测的世界,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时髦之举。
若是真的在过去的几千年之间曾有过生物来访地球,那么我们今天可能还会面对来自太空的智慧生物新的来访。
卡尔?萨根认为,地球在地质时期曾经有过上万次银河系文明来访过。一位瑞士科学家曾在意大利北部地区找到了被掩埋的类人物骷髅的残骸。他认为这已有1000万年的历史。
在澳大利亚的岩画上有一些奇怪的生物图案,那些生物好像不是来自地球上的,而且身上仿佛穿着酷似现代宇航服一样的东西。难道在很久以前,就是地外生物穿着宇航服来到澳大利亚,在岩石上留下了它们的标记吗?
在美国内华达州孔特利贝尔什深峡谷地层内,人们曾发现一个鞋底的痕迹,其清晰程度乃至粗线条纹路都看得十分清楚。估计这一鞋底的印迹已有1500万年的历史。
在智利的热带丛林中曾找到过一个金属球,其直径有1米,重量约有3吨。而且它的成分是谁也不知道的化合物。奇怪的是金属球光滑的表面,无论用火烧,用酸液浸,还是用刀切削都毫无影响。智利科学院院长拉莫斯?泰尔杰茨博士认为,这一金属球是地外文明代表有意留下的。他们在远古的时代就可能到过我们星球,也可能在我们的时代也拜访了我们的星球。
在法国和意大利的许多岩洞的壁上刻画着许多奇怪的标记,样子同飞碟的形状相仿。专家们已知的类似岩洞有拉兹卡岩洞、阿尔塔米拉岩洞及埃比斯岩洞等。这些地方至今已发现有近2000多个类似的标记,都是石器时代(公元前30000~10000万年)留下的。
最为知名的阿尔塔米拉岩洞中有字母形状的地方长达200米。在此洞内能找到3种不同的标记,主要是在洞的顶壁。
考古学家莲高曾明确提出大西国居民是外星人。这是他根据在乌拉尔找到的金质图表来认定的。这些金质图表在美国保密局存放至今。在这些图上刻有密码符号并标有两处位置。一处标出如何从上埃及到达大西洲帝王坟墓的方位。在图上明显地标出始帝和末代皇帝的陵墓,墓地的位置只能是大致的,它距尼罗河有20~30日的里程。这表明整个墓地位于阿斯旺及西部沙漠绿洲之间。
在金质的图表中还表明15000年前大西洲上曾有过宇宙飞船着陆,其上面有高度发达的类似地球人的生物。
在古代的日本画上绘有称之为“Kanno”的生物。据说公元700~800年前众多日本人士在日本见到过此种生物。根据日本的古老传说,此类生物在河床中、沼泽地带活动。划行时不穿任何衣服,伸出长长的爪子。头很小,有嘴,有长长的鼻子。大耳朵能自由活动,三角眼睛深深地凹陷。头是圆盘,上面竖有4根刺,其中一只耳朵有小小的耳甲。背上有类似贝壳的大东西,一直同嘴相连。嘴则与盘绕的绳子相似。
日本的吉他母拉教授称这正是对外星来客的描绘。外星人脸上的东西正是呼吸面罩,有软管同背后的气罐相接。所谓头上圆盘状的东西,看样子是4根天线。日本古代所称此物生活在大的壳里面,不仅能在水中行走,同时还会升空,以高速飞行。
考古学家挖掘出的古生物化石。这些化石的样子奇形怪状,实在看不出它们是由什么生物的骨骼演化而成的。难道是什么外星的智慧生物?如果它们曾经在远古时代造访过地球,那么它们还会来的。我们期待着它们的光临。
上一篇:
宇宙诞生新假说
下一篇:
星际文明的探索
收藏
回复
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不念过往 不畏将来,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加油共勉之!
靓仔美女
未来属于你们
羽顺
返回顶部